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区县窗口]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

    [复制链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23: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林抬箱石——卒子走遍安庆
白林抬箱石
——安庆风景系列
第152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的抬箱石。图一:大龙山五横乡境内

DSC_4691.jpg
     今天卒子介绍的位于安庆市区的抬箱石,目前安庆地区有类似这种石头不是很多,总是充满的传奇。之前,卒子已经介绍过岳西县的橐箱石。图二:大龙山怪石林立
DSC_4760.jpg
     从五横乡的松隐寺下水泥道直到大龙山山上的林场,有一处群山之间的凹地。近年来,山上的大树被砍伐,植被基本是茶树,每到谷雨前,这里的茶叶远销各地。图三:大龙山山脊
DSC_4765.jpg
    这里是大龙山主峰三县尖下不远的山谷凹地,地理图上没有准确的地名。这里与三县尖直线距离约三公里,中间有条巨大的山沟。图四:抬箱石一侧
DSC_4773.jpg
    在这条山沟之间,有一个小山包,山包上有几处突起的巨石。今天卒子介绍其中一处相对比较有特点的石头,也就是今天介绍的抬箱石。图五:抬箱石另一侧
DSC_4776.jpg
    抬箱石,顾名思义就是像二个人把一个箱子抬起来。与岳西的橐箱石最大的区别就是橐箱石是像一个人用肩膀橐着箱子,而安庆的抬箱石是二个人用四只手抬着箱子。图六:抬箱石大头一侧
DSC_4780.jpg
    抬箱石是一块独立而巨大的石头,长长的,一头大来一头小。从这边看,如同一棺寿材架在石头上,另一同却像一只巨炮架在炮台上。图七:远望抬箱石与远处的三县尖电视发放塔
DSC_4786.jpg
    抬箱石下,是二处比较独立的巨石基座。这三处石头本是一体连岩,因为地理和风化的作用,现在分成了三处,相互支撑,形成如今看到的抬箱石。图八:抬箱石旁边的巨石也有几分神韵
DSC_4789.jpg
    自古以来,有很多的谜团都未曾打开,研究学家对安庆大龙山的石头非常好奇,也十分着迷,曾不厌其烦地行走在大龙山观察和领悟。图九:抬箱石一侧
DSC_4819.jpg
    这处抬箱石的巨型石块,是经过亿万年风化的作用留下来的,谁也不能确定它从何而来,是什么人把它们弄成现在这个样子。站在箱子的巨石上,心里不禁会问:这三块巨石从哪里来?这里周围几里都是泥土,至今谜底难解,只留下一个神奇的传说。图十:抬箱石正面一侧
DSC_4825.jpg
    这块巨石柱一头高一头矮,模样怪异,架在石块基座上,重达约十吨,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时期,这样大的巨石是如何架在石头基座上去的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图十一:抬箱石小头一侧
DSC_4828.jpg
    经过比对和思考,卒子得出一个结论:这块叫抬箱石的巨石,与下面的基座原同为一块巨石,由于地壳运动,这块巨石被裂成三个部分。图十二:抬箱石小头一侧
DSC_4834.jpg
    再经过数亿年的风化,使得原本裂在上面的巨石慢慢地变成一头高和一头矮。后来又慢慢形成一个斜坡,再经过变亿年的演变,变成如今的样子。图十三:抬箱石小头一侧伸出长长的一头
DSC_4838.jpg
    抬箱石,长约六米左右,高一头略大,直径约为一米,矮一头略小,直径约为四十公分,整体看来,像一只大炮架在炮台上。图十四:抬箱石整体
DSC_4846.jpg
    三块花岗岩巨石鼎立,高度约有五至六米,直径七至八米不等,形状像一只大炮架在炮台上,犹如二个人四只手抬起一只大木箱,顾名“抬箱石”。图十五:正面远远望着抬箱石
DSC_4851.jpg
    青山绿水环抱的大龙山,卒子顺着松隐寺的盘山公路登上山顶,穿行到三县尖电视塔下的五横乡白林村茶场探访“抬箱石”的奇观。安庆抬箱石是一处不错的风景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观赏和考察。图十六:永远也游不尽的大龙山
DSC_4852.jpg
(本篇完)
2018-06-2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6-24 20: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桃园舒家山与神龟石——卒子走遍安庆
桃园舒家山与神龟石
——安庆军事遗址旧址系列
第152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的舒家山与神龟石。图一:大龙山

DSC_4905.jpg
    舒家山又称舒家大排,位于安庆关门第一镇的大龙山镇桃元社区,总面积467亩,山场基岩为花岗岩,土壤贫脊,由于其地理位置正处于集贤关外与大龙山的山体延伸部分,历史上曾多次被作为军事战略要塞。图二:大龙山镇桃园村舒家山最高点
DSC_4907.jpg
    经过多方打听,舒家山在清朝咸丰年间被称为舒家大排。是前后左右四个山岭中的一个,这四个山岭,站在大龙山上瞭望如同四条长长的山岭平行交错延伸到平畈,当地百姓称这四个山岭为四大排。图三:一群山羊在舒家山石头间跳跃
DSC_4918.jpg
    无独有偶,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眉山村有个叫虾子山,现在的合安高速从它的山脚下绕山而过,车辆来往频繁。这里在清朝咸丰年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图四:舒家山最高点是个瞭望的最佳位置
DSC_4924.jpg
  当战争渐渐远离之后,这些过去的军事据点就被山脚下的百姓占为已山,久而久之成了他们的安葬先人的坟山。舒家山当然也不例外,除今天卒子介绍的舒家大排外,还有齐家山(齐家大排)、老虎山和夫子岭四个大排。图五:舒家山最高点巨石
DSC_4930.jpg
  大龙山镇桃元社区的齐家山,位于今天卒子介绍的舒家山背后,属沙质土,它是舒家山背后的略高一点的山岭,舒家山最高点174.6米,而齐家山最高点250.6米。图六:大龙山镇桃园村舒家山最高点
DSC_4937.jpg
    桃元村的百姓有句俗话,“前有照、背有靠”,从清朝晚期开始,这里成了一座座坟山。舒家山有很多石头,形形色色、各式各样。这样风景美好的舒家山却很少有驴友光顾。图七:舒家山上的巨石
DSC_4942.jpg
    舒家山属大龙山南麓的余脉,离大龙山主峰仅几座山丘之隔。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占据了集贤关东西一片,数千军士被分布在集贤关周边的数公里直径的各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形成犄角之势,如今通过这些地方的走访,让图片去还原那百年前那一段重要的历史状况。图八:舒家山上的巨石
DSC_4943.jpg
    第一次听说舒家大排,是卒子在桃园寺一位居士那里了解,当时给卒子非常惊讶的感觉,下山后再多方打听,果然如同这位居士所说,这里就叫四大排。图九:已经被风化的舒家山巨石上的小石块  
DSC_4945.jpg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从多处分兵驻守集贤关沿线。据史料记载,在集贤关有太平军四大营,又有多处扎营太平军,今天卒子介绍的舒家山与集贤关只有半个小时路程,仅通过前后四个山岭就能穿越到大龙山的主峰。图十:大龙山镇桃园村绿化植被
DSC_4946.jpg
  不得不说,舒家山和历史上被称为舒家大排,不是当年太平军的军事前沿阵地之一。咸丰年间,太平军各级军事统帅在这片广袤的区域与曾国荃为首的清军湘勇斗智斗勇。当年,太平军连营数里、人声鼎沸、战马嘶鸣!图十一:对面就是大龙山集贤关
DSC_4947.jpg
    舒家大排现在已经渐渐被人遗忘,舒家山记录着当年军事的前沿阵地。清朝咸丰时期。由于曾国荃与太平军作战,后以太平军战败,这里渐渐失去军事功能,后有周边许多百姓渐渐聚集到这片平畈生活。一队队的太平军将士驻防在大龙山前线,枪炮声、杀喊声此起彼伏。这里,汇集了太平军当年驻防的精锐之师。图十二:大龙山镇桃园村舒家山神龟石
DSC_4962.jpg
    在舒家山山岭最高处巨石下方,有一块酷似乌龟头的石头。这就是传说中的乌龟石,其实它更像是只龟头石,像一只大乌龟的龟头伸出探望外面的世界,百闻不如一见,这块乌龟石是一块被风化的石头和背后的几块石头组成的,从拍摄的角度欣赏吧。图十三:远望舒家山神龟石
DSC_4965.jpg
    目前,安庆市市郊有三处这样的石头,都有着绝非一般的故事。中方寺背后的金龟殿下的乌龟石、龙泉寺山背后的乌龟石,和今天卒子介绍的舒家山乌龟石。图十四:神龟石
DSC_4967.jpg
    小小的桃园村成为大龙山安庆第一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桃园村里的四大排,也成为那一时期的前沿阵地。如今,太平军驻守安庆的安庆保卫战已经过去一百多年,村里的很多村民,不知道这里历史上曾经发过的事情,参考了安庆各类文献,如今安庆的桃园舒家山仍是一处风景与历史人文不可多得的圣地。图十五:大龙山镇桃园村
DSC_4978.jpg
(本篇完)
2018-06-2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6-25 21: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8-6-25 22:03 编辑

宣店庵界石刻与石桥——卒子走遍安庆
宣店庵界石刻与石桥
——安庆石刻、石桥系列
第152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的宣店庵界石刻与石桥。图一:大龙山杨桥镇宣店村山间茂竹林

DSC_5819.jpg
    大龙山下,石塘湖畔,安庆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村庄。这里山峦逶迤、竹林掩映、四季花香。图二:宣店山间的古石桥
DSC_5821.jpg
    庵界摩崖石刻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一座小山山腰上。宣店属丘陵地带,很多山坡,在一个半坡有一摩崖, 高约三米,宽约六米,其上阴刻两字:“庵界”,字为楷书,苍劲流畅。字刻在麻石之上约一米处。图三:大龙山这样的麻石古石桥很多
DSC_5822.jpg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杨桥镇宣店的山有一位僧尼主持重修了芭茅凹山间的一间庵庙,开辟这里的田场,立碑树功德,一间寮房,方圆不过几里地。图四:巨石上刻的“庵界”二字
DSC_5824.jpg
    为与山下的乡民划清庵与民的山地,修行的僧尼在山腰间的巨石上刻有“庵界”二字。楷书书体、秀美流畅。麻石古石桥为麻石质地,三拼而成。在被毁的庵寺不远处。图五:大龙山上的巨石很多
DSC_5826.jpg
    “庵界”摩崖石刻,为阴刻楷书,每字直径约十公分。此庵于清朝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烧毁,自此庵寺不存。绝有这方石刻永存在杨桥的山间。图六:长长的巨石
DSC_5827.jpg
  庵虽然被毁,但唯一存留下来的是这方石刻,还有倒地的一块碑记,卒子此前已经介绍过。在芭茅凹的巨石上还有多处石刻,卒子此次已经介绍过二处。楷书、行书都有,作者不详。图七:巨石上刻的“界”字
DSC_5828.jpg
    在庵界石刻不远处,卒子曾介绍过“沈界”石刻。卒子发现,这方石刻字径十余厘米,书者不详。应不是同一时期的石刻。庵界石刻应在清朝中晚期所刻,而周边山间的石刻分别是在清朝晚期至民国期间的石刻。图八:巨石上刻的“庵界”二字
DSC_5830.jpg
    杨桥镇宣店社区南临风景秀丽的石塘湖,背倚气势雄伟的大龙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这个已经不存的庵寺,不知道有过多少故事。图九:巨石上刻的“庵界”石刻
DSC_5835.jpg
(本篇完)
2018-06-2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21: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8-6-26 21:56 编辑

杨桥抗日游击队地下联络站——卒子走遍安庆
杨桥抗日游击队地下联络站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
第152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杨桥抗日游击队地下联络站。图一:地下联络站位于群山之间

20140812 200.jpg
    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黄岗村座落于赤百公路附近,黄岗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现在的黄岗村是由原黄岗乡演变而来。黄岗乡地处大别山腹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近现代安庆历史上,却是革命的热土,在今太湖县汤泉乡的黄岗境内,就有这样一处革命的圣地。图二:抗日游击队地下联络站设在这间老屋内
20140812 254.jpg
    黄岗村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尤其是迷人的陡岭河谷,是一处充满神秘迷人色彩的幽静胜境。进入峭壁峥嵘的林荫深处,溪声鸟语声如拔琴弦,分外动听,再曲折盘旋而上,幽深的岩谷,如同斧削,岩上绿树披云,宛如巨大石屏上悬着一幅诱人的风景画。图三:老屋大门
20140812 255.jpg
    据《太湖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太湖县设十区七十五保十四镇,黄岗属于北前区一个保。据记载:民国三十年期间,黄岗一带,革命的火种从黄岗乡和佛图乡部分区域点燃。图四:老屋大门门头上的老门牌
20140812 256.jpg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诞生了一支“太湖县抗日游击队,这是抗战时期太湖县唯一一支由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游击队队长李甸民(又名李甸明,今汤泉乡人),也就是民国时期太湖县名人李西溟(又名李熙民)的第六个弟弟,称“七弟”,当地人习惯称“李老七”。图五:老屋厅堂正门
20140812 258.jpg
    1938年5月,太湖县国民政府在县城孔庙成立“安徽省太湖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县动委会”)。县长熊本旭、李楣(又名李菀民)、赵纶士(六邑联中校长)、李西溟(又名李熙民,六邑联中教师)、韦格六(县参议长)等为县动委会。图六:老屋三进
20140812 259.jpg
   1938年7月,太湖县城沦陷,太湖县动委会机关先后搬迁到山区牛凸岭、薛义河等地。据李朴民在《岳西革命斗争大事记》记载:“1940年3月,国民党第四十八军所属第九游击总队司令云应霖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反对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行为。图七:老屋厢房一侧已经坍塌
20140812 260.jpg
    据李楣(李菀民)等人口述的《太湖县黄岗游击队的成立及活动情况》一文记载:“共产党员陈久亭、李甸民等人就是云的部下,也参加了云团起义”。后来,因“国民党四十八军三个团的兵力围剿,云团起义失败。云团起义失败后,团长云应霖受伤被捕,连长陈久亭牺牲,李甸民突围后回到了家乡黄岗一带,继续组织武装革命。”图八:老屋一侧厢房过道
20140812 263.jpg
    据原安庆市工会主席李菀民(原名李楣,李甸民之五兄)回忆:“我有一个七弟李甸民,因自幼不能读书,无文化,粗鲁无知。一九三九年我在潜山县政府工作时,他因害怕国民党征兵,也来到潜山。到潜山后,我将他派到陈久亭自卫队分队里。因为他是我的弟弟,陈久亭就将他编为列兵,并发展为中共党员。图九:老屋土墙砖上标语
20140812 264.jpg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月在今太湖县汤泉乡邓家湾成立了“抗日游击队”。李甸民为游击队队长,下分两个班。李时文、汪毛海分别为一、二班班长。他们白天照常参加生产,晚上进行秘密活动。当时处于国民党白色恐怖之下,加之未与中共党组织和新四军取得联系,活动十分困难。图十:游记队就将老屋设为联络站
20140812 265.jpg
    据后来李楣(李菀民)回忆:“1940年9月,李甸民回到黄岗一带,先后进行革命,暗里联络了当时一班进步青年。此期间,李竹亭、汪胡武等组织了一支游击队,游击队就驻扎在原黄岗乡杨桥村一家老屋内。杨桥抗日游击队地下联络站就设在这幢老屋内。图十一:老屋大门上的“忠”字
20140812 267.jpg
    卒子顺着革命先烈的笔迹,先后来到黄岗乡杨桥村,这里的杨桥村并非宜秀区杨桥镇,而是已经并入黄岗村的原杨桥村。这里山高林密,是革命的理想阵地。革命先烈们在这里反对国民党,一致抗战。他们联系新四军,联系共产党。”图十二:老屋为清末民国初期修建的
20140812 270.jpg
    太湖县原黄岗乡杨桥村,地处大别山腹地,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可以暗地里联络进步青年组织游击队。在黄岗乡多个村庄里,李竹亭等进步青年通过李竹亭等人先后加入游记队,从此黄岗乡以李甸民为首的武装组织就成长起来了。图十三:老屋地基为当地的碎石料
20140812 271.jpg
    抗日游击队成立后,在杨桥村的老屋内先后开展地下活动。1941年新四军五师十四旅张体学同志率领一百余人路过黄岗乡,李甸民找其进行了联系,当时张体学同志进行了一番革命的鼓励,并交待了活动的方法和今后联络地址-----桐山冲一圩大关区县委。图十四:老屋厢房过道
20140812 272.jpg
    据李甸民记载:“游击队共有五十多人,其中有二十多人是黄岗乡一带的。游击队下设三个班。1941年2月,游击队与潜、太、岳指挥部进行了两次联系,后通过新四军五师联系上了七师。1941年3月,新四军七师挺进团在新四军五师14旅的引荐下,团长林维先派叶成带领六个战士,来到了黄岗乡协助李甸民工作,加强了游击队的领导力量,并在佛图乔木寨成立了中共抗日游击队党支部。图十五:杨桥老屋
20140812 276.jpg
(本篇完)
2018-06-2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11: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师洞石棚——卒子走遍安庆
禅师洞石棚
——安庆风景系列
第153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谢湾组禅师洞石棚。图一:禅师洞巨石

20141220 169.jpg
    安庆市叫禅师洞的地方,还真不少。太湖有、岳西有、安庆市郊也有。今天卒子介绍的就是市郊的禅师洞。位于杨桥镇宣店村海拔约四十至六十米的山谷溪流边,有一个天然石棚,一块巨大的巨石斜压在溪流边。图二:禅师洞现在已经修建成小庙
20141220 171.jpg
    近代,又在这个巨大的石棚边修建了一座寺庙,在这座寺庙边有一条古道,通过这条古道可以翻越大龙山。禅师洞石棚就在古道边。图三:禅师洞巨石石顶
20141220 172.jpg
    说是禅师洞,只不过是外名字而已。有人说叫老虎洞、有人叫瞎子洞,众说纷云。比较起来,叫禅师洞更符合实际一些。图四:禅师洞内部
20141220 175.jpg
    禅师洞是祖师爷修行打禅之所,现在为了提高声誉,什么地方都要拉上几千年前的禅师。禅师洞只是巨石与地面悬空的一个石棚洞察,高约二、三米,上面就是数米的巨石如山崖,巨石上留下的是人工凿成的石沿,雨水可以顺着石沿不会流入洞口中。图五:禅师洞内的石像
20141220 186.jpg
    禅师洞石棚位于宣店山腰处的小山下,在大龙山无数个石棚中,是个极不起眼的一个。石棚由二大块巨大石块围靠而成,一面敞口,上覆一块长五米、宽四米、厚三米的巨石。图六:禅师洞上的巨石
20141220 202.jpg
    禅师洞石棚形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历经几千年至今仍完整无损,石棚坐东北朝西南,由二块大小不等的花岗岩石组成,一石为顶,一石为墙,其呈立柱支撑顶棚。棚顶底面平整,棚顶酷似一只大鱼,石面留有人类加工痕迹,重量在数十吨以上。图七:禅师洞上的巨石一侧
20141220 216.jpg
    棚口前宽二米,后为巨石阻挡,内空高约二米多,能遮风避雨。棚底前有槽。图八:禅师洞上巨石石顶
20141220 288.jpg
(本篇完)
2018-06-2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16: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畈陈氏宗祠——卒子走遍安庆
元畈陈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53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元畈村陈氏宗祠。图一: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元畈村

2014100106 206.jpg
     在太湖北中镇境内,有一座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祠——陈氏宗祠。这座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陈氏宗祠古朴而不失端庄。图二:远处就是元畈陈氏宗祠
2014100106 224.jpg
    走进陈氏宗祠,正厅是四根大木柱子,从柱身能够看出原来的样貌。1932年1月初,赤卫队在陈元畈陈氏宗祠成立了“红四乡苏维埃政府”,管辖范围为现在的元畈、吴俊和桐山等地。图三:元畈陈氏宗祠
2014100106 297.jpg
    据《中国共产党太湖大事记》记载:1932年3月4日,国民党太湖县民团团长黄成谷率1500人在陈元畈包围北中区游击队。激战中,一排长王宜训、二排长吴令子等人光荣牺牲,大旗手祝向荣等10余人受伤。图四:元畈陈氏宗祠门墩石
2014100106 298.jpg
    这座迄立三百年之久,见证过红色革命的陈氏祠堂破损严重。解放后,这座祠堂被当仓库储存粮食。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准备在这里建一所小学,就把东边的六间厢房给拆掉了。图五:元畈陈氏宗祠门额
2014100106 300.jpg
    祠堂柱子原状是雕花的,当初没有条件恢复原状,只能刷一层黑漆。陈氏迁到安庆太湖庄,始迁祖守通,始迁于安徽太湖县花亭。现分布情况:安徽太湖县(陈怀水)。图六:元畈陈氏宗祠内
2014100106 303.jpg
    义门陈氏在南唐保大后十年间(947-957年),义门老幼七百余口,到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人口增加到1470余口,短短五十余年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一倍。图七:元畈陈氏宗祠顶棚
2014100106 307.jpg
    宋朝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宋仁宗诏封陈旺、陈机、陈感、陈蓝、陈青为晋国公、燕国公、许国公、吴国公、齐国公。并将《陈氏家法》收入国史馆,且赐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义之风。图八:元畈陈氏宗祠
2014100106 313.jpg
    唐朝僖宗李儇御诗《赞义门陈氏》:“金门宴罢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闉。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至道二年宋太宗御封“真良家”,次年又赠“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一联。宋朝裴愈题写了“天下第一家”匾额,因此世人皆称江州义门陈氏为“天下第一家”。图九:元畈陈氏宗祠碑记
2014100106 314.jpg
    家族过于庞大,便给统治者带来了危机,文彦博、包拯等大臣建议分析居住,宋仁宗采纳了这一建议,以陈氏孝义太盛,散至各地作忠孝典范,教化民风为由,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七月派人监护分析。图十:元畈陈氏宗祠天井
2014100106 315.jpg
    后来,把陈姓在郑州(今属河南)、潭州(湖南长沙)、黄州(湖北黄冈)、汉阳(湖北武汉)、安庆(今属安徽)、棣州(山东惠民)、松州(四川松潘)、泸州(今属四川)、光州(河南光山)、洪州(江西南昌)、舒州(安徽潜山)等地的产业,分为291份。图十一:义门陈氏先祖牌位
2014100106 317.jpg
    又把德化(江西九江)、瑞昌(今属江西)、星子(今属江西)三县田分为27份,德安、建昌(江西奉新西南)的财产分为20份,这些均不在291份之内。图十二:元畈陈氏宗祠内部
2014100106 318.jpg
   据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著名人物陈云、陈毅、陈赓,国民党元老陈立夫、陈果夫、国民党将领陈诚、中共早期著名领导人陈独秀等,都是江州义门陈氏分析到各地支派的后代。图十三:元畈陈氏宗祠木雕
2014100106 319.jpg
(本篇完)
2018-06-2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6-28 22: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正北段古城墙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北正北段古城墙遗址
——安庆遗址系列
第153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北正街附近的北段古城墙遗址。图一:古城墙想像图(图片来源网络)

20180626_181525.jpg
     小时候总以为,只有二监北部一段古青砖的是古城墙,原来安庆沿着德宽路一线,还有很多段北段古城墙,今天卒子再次介绍一段安庆市区内的北段古城墙。图二:安庆北段古城墙从上自下
20180626_181551.jpg
    这段北段古城墙在德宽路与北正街交叉地带,系清朝同治年间修复,原墙基是夯土建造而成,能够在一百年间得以保存,八十年代老旧房屋重建时,将此段古城墙使用碎石重新砌建。图三:古城门想像图(图片来源网络)
20180626_181605.jpg
   北正街与德宽路沿线的古城墙,过去是集贤门故址,分为内城与外城的布局,据史料记载,元末名将史可法称为“宜城天堑”的集贤门,接引古城墙,在此一展古城雄姿。图四:安庆北段古城墙外面使用碎石砌建
20180626_181611.jpg
    古城墙以南以西,原有万观门,中间有集贤门,沿线有一条长长的城墙相隔,墙内之外,原有护城河,护城河后改修成德宽路。图五:古城墙想像图(图片来源网络)
20180626_181615.jpg
   北段古城墙是老城安庆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城墙,现在虽然只是遗址,却能够展现安庆的历史风貌。图六:安庆北段古城墙局部
20180626_181618.jpg
    据史料记载,北段古城墙为清同治年间修复,城墙主体建在高岗之上,现在的遗址只剩下这高高的高岗,全长约三十多至四十米,墙高约五米至七米。图七:古城墙墙基上高建城墙(图片来源网络)
20180626_181622.jpg
    北正北段古城墙断面呈梯形,无城砖,原为夯土砌建,老城墙气势雄伟,不失是安庆一处人文厚重的历史写照。图八:安庆北段古城墙局部
20180626_181628.jpg
    据了解,安庆城垣最早修筑,最早为南宋嘉定十年(1217)四月就有开始建造。当时知府黄干“以金人破光州”为由,奏请朝廷,建城于盛唐湾宜城渡之阴。事态紧急,未待批复就匆匆开工,黄干将工程分为12料(段),“先自筑一料,计其工费若干,然后委官吏、寓公、士人分料主之。”先后奋战近八个月,于当年冬完工 。图九:古城门想像图(图片来源网络)
20180626_181634.jpg
    宋朝景定元年(1260年)三月,沿江制置使马光祖,又率员复筑安庆城池,形成“城周九里十三步,北负大龙,东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的规模。图十:安庆北段古城墙部分
20180626_181639.jpg
    北正北段古城墙建在城西北高岗之上,高出地面有五至七米,古城墙内,为老城安庆北正街集贤门。图十一:想像修复后的安庆北段古城墙的壮美(图片来源网络)
20180626_181644.jpg
(本篇完)
2018-06-2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19: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印——卒子走遍安庆
仙人印
——安庆风景与故事系列
第153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的仙人印。图一:河道里的溪水

DSC_4973.jpg
    仙人,没人见过。但仙人的传说却无处不在,安庆地方的传统故事中包涵着无数个仙人的故事。在安庆宜秀区杨桥镇宣店村的一条长长的溪流的河道中,就有这样一个关于仙人的故事。图二:溪水从巨石之间流过
DSC_4975.jpg
   传说,安庆大龙山有仙人居住。这位仙人围绕着大龙山行走,他拔剑砍石、点枝造桥,在大龙山吃住,自在快活。图三:溪水湍急
DSC_4976.jpg
   这位仙人来无影、去无踪,该出现时则出现,该隐身时则隐身;如风如云,方圆数十里,无人见过仙人的模样,却有百姓见过仙人的足迹。图四:秀美而安静
DSC_4980.jpg
    位于大龙山宣店一条溪流上,常常有水患,大雨过后,溪流的水位猛长,常常会造成畈区的良田被水淹没,有一年间,仍然是孟夏的时节,大雨漫漫,农田被淹。图五:落叶纷纷
DSC_4982.jpg
    附近几村村民到土地庙里求仙人帮助去除水灾。突然有一天,有樵夫看见一阵青烟笼罩在溪流之上,只见溪流渐渐变小,再流入畈区的水量明显变缓。图六:河道里的溪水
DSC_4984.jpg
   没过几天,水患去除。樵夫与山下百姓走到青烟位于,只见一块巨石上留有一个巨大的脚印,于是“仙人印”的故事,流传在宣店百姓嘴里。图七:河道里的巨石
DSC_4986.jpg
   带着无限的好奇,卒子来到叫做“仙人印”的巨石,这块巨石有五米长,四米宽,高约三米,上面平整,坐在巨石上能够让人对“仙人印”仙风遗迹充满了好奇。图八:河道里的仙人印巨石
DSC_4993.jpg
   “仙人印”在一块巨石石面上,脚尖朝西南,约有脸盒大小,脚尖凹印浅,脚跟凹印深,没有趾印,似人工雕刻又像自然生成。图九:仙人印
DSC_4995.jpg
    溪水从仙人印的巨石之间流过,仙人印的河道里巨石叠加,风景美丽。是夏季游客与驴友纳凉的好去处。图十:河道里的溪水
DSC_4996.jpg
    “仙人印”在宣店据说有二个,不久后卒子再找寻第二个后,再通过网络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对安庆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更加充满浓厚的兴趣。图十一:溪水绵绵
DSC_4997.jpg
(本篇完)
2018-06-3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义津老街——卒子走遍安庆
义津老街
——安庆近代商业系列
第153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原安庆市枞阳县义津镇的义津老街。图一:义津老街的青石路基

20151031 056.jpg

义津镇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西北部,距县城三十公里,枞阳四大古镇之一,素有江北古镇之称。义津镇古建筑灿烂夺目,最具代表性的义津老街,目前还保存有宋、元、明、清的大户旧宅建筑群,还有明代石桥一座,部分古代城墙。水码头成就老街昔日的繁华,虽然如今繁华不再,但是当年的水运繁荣却给老街留下了丰厚的人文积淀。图二:义津老街上的泥坯老屋
20151031 063.jpg
  走入义津老街,这条长约两千余米百年老街见证了义津商业发展的历程。漫步义津街,有种时空交错感,吸引着人们往老街深处寻觅。图三:义津老街
20151031 066.jpg
    据史料记载,义津镇建于宋朝,又名白杨古镇,距今有千年历史。而说起义津老街的历史,不得不提到义津桥的由来。当地相传在四百多年前,有一位名叫彭义津的商人,来到义津这个地方,捐资修建了义津桥,造福当地百姓,方便往来贸易,于是桥因人得名,后来是否镇也就因此为名,至今已经无从考究。图四:义津老街上的店铺
20151031 068.jpg
    义津老街依赖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商贸集散地。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曾是经水路从桐城到安庆的必经之路。茶楼、作坊、店铺遍布其间,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图五:义津老街一半是过去一半是现代
20151031 069.jpg
  如今老街繁华不再,街上来往行人寥寥,一排排破旧倒塌的老屋,老街上零星只剩一些打铁匠、刻章店依稀还在顽强抗争着。当年义津老街上的商品,由货船从义津桥附近水码头上岸。来自芜湖、南京、上海、庐江罗河等地的货物都要在此处上船和装船,运往各地。当时老街上开办着各种商铺,十分热闹。商铺都是采用前店后堂的形式,商铺连着住宅。图六:义津老街
20151031 070.jpg
    义津老街过去的繁华,“街上百工艺人齐集,方圆百里乡人往来贸易”。老街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抑扬顿挫,穿透窗棂与帘幔,老街就在这回环往复的曲调中物畅其源、货通天下。图七:义津老街上的手艺人
20151031 071.jpg
    从老街随处可见的精美雕刻、古朴木窗,就能感知老街曾经的过往和繁华,有着历史的沉积,风情的浸润。老街,青石,素面朝天,日影和风尘飘进烟雨楼台,梦写进水乡。图八:义津老街上的店铺
20151031 075.jpg
    义津不仅盛产鱼虾,还有挂面、米面也非常有名。义津的挂面纤长味厚、米面微酸奇香,它们曾经是周边群众走亲访友必备的最珍贵礼品。图九:义津老街上的传统手工业小作坊
20151031 079.jpg
    老街最兴盛、最让义津人回味的日子,是一串长长的贸易史。对于很多老街人来说,百年就像昨天。枞阳大闸没修前,水路发达,货都在义津下,周围都来批发货物、绞面。图十:义津老街如今已经没落了
20151031 080.jpg
    解放前,老街有吴家礼堂、胡家礼堂、姚家大屋、许家巷、王家巷等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还建有“白杨古镇”、“义水荣洄”以及孝子、贞吉牌坊群。老街两侧是绵延一里多长的商铺、茶馆和各种作坊,百工艺人齐集,方圆百里的群众来此贸易,集市上每天人头攒动,客流量达数千人。湖边码头上帆樯林立,每天有大量的木材、窑货、布匹、煤炭、铁器等生产生活用品从这里进进出出,最后销往各地。图十一:义津老街已经人去楼空的店铺
20151031 081.jpg
    义津最著名的职业还是货郎,许多义津人用一根扁担,两只特制的箩筐,挑着针头线脑和铅笔小刀等上百种小百货,也挑着他们的希望,走村穿户,走向全国。图十二:义津老街上春和堂药店
20151031 121.jpg
   义津老街上的 “万春堂药房”是老街仅存的百年老号,据了解其祖辈从南京迁来,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八代了,当年先人们为什么要离开“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六朝古都,来到这个弹丸小镇,现在已经习惯了老街的碧瓦青葱,这间百年老号,就都成了老街历史的一部分。图十三:义津老街
20151031 177.jpg
(本篇完)
2018-07-01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20: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迁桐始祖汪云卿墓——卒子走遍安庆

汪氏迁桐始祖汪云卿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53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的汪氏迁桐始祖汪云卿墓。图一:宜秀区八斗岩

DSC_5048.jpg
    桐西高岭汪氏第六次修谱中提到,汪姓自始祖汪侯诞生至今已近2600年,自31世祖文和公渡江而南已历1800余年,自44世祖汪华建吴称王、光耀徽州已近1400年,自71世祖勤致公迁居桐城已近650年。图二:宜秀区八斗岩下不远就是汪氏迁桐始祖墓
DSC_5054.jpg
    上述记载可能有部分不准确,迁桐的七十一世祖叫云卿公,而并非勤致公。汪氏这个大家族迁入安庆地区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图三:汪氏始祖墓斜对着八斗岩
DSC_5057.jpg
    据了解,元朝末年,刘福通、徐寿辉等发动红巾军起义,长江流域成为战乱中心,家居江西弋阳的觉富(字勤致)公举家避乱,随后失散,独自一人浪迹桐城,依高岭尚姥家为佣。图四:平阳汪氏七十世祖墓
DSC_5058.jpg
    尚姥爱其勤练朴诚,以女赘之,遂为我族迁桐始祖。清朝乾隆年间,汪氏家族已繁衍十余代,很多地方就有了祠堂、宗谱。图五:平阳汪氏七十世
DSC_5059.jpg
    卒子前往汪氏迁桐始祖墓前吊唁汪氏先祖,墓碑上记载,迁桐始祖云卿公为元朝时期迁入安庆地区。汪氏迁桐始祖汪云卿墓位于安庆宜秀区八斗岩下方不远,正是因为八斗岩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位于,现在驴友又称八斗岩为磨刀石。图六:迁桐始祖墓
DSC_5061.jpg
    汪氏宗族第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是汪氏宗族一位显赫的人物,也是汪氏宗族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隋朝末期天下大乱,汪华率众平寇。在群雄割据之时带精兵十万,攻下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在歙之乌聊山筑城池,建王宫,建号吴王。治理六州十多年,为政宽宏,远近爱慕,保境安民,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图七:汪氏从元朝迁入安庆地区
DSC_5062.jpg
    唐武德四年九月李唐王朝时,汪华主动放弃王位,归于唐朝。唐高祖封上柱国、越国公,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兼歙州刺史。死后按照汪华遗愿,在八子俊公护卫下,由长安归葬歙北云岚山,谥号忠烈王。图八:迁入现在的宜秀区八斗岩斜下方
DSC_5063.jpg
  汪氏自宋朝进士,靖康元年任直龙图阁、知相州,副元帅、显谟阁待制、元帅、直学士,宋高宗任知枢密院事、右仆射、丞相汪伯彦;宋朝被誉为神童,忠心为国、刚直不阿的着名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诗人、文学家,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汪藻等等。图九:八斗岩
DSC_5064.jpg
  明朝先后任朱元璋元帅府令使、中书右司郎中、中书省参政、左丞相、左御使大夫,贯通经史,办事稳重,为人宽和厚重的丞相汪广洋等等;清朝政治家、军事家、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汪由敦;参与《明史》编修,为官清政、善政,不畏强权,淡于名利,历任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郎中,举鸿博、授编修的汪琬。图十:宜秀区八斗岩下的古村落
DSC_5068.jpg
  现代艺名人物如汪道涵,有机化学家兼生物学家汪猷,水声学家汪德昭,细胞生物学家汪堃仁,水利学家汪胡桢,逻辑学家汪奠基等等。安庆也涌现了如汪以纯等杰出人物。据不完全统计,汪氏宗族自唐至清,先后有八人中状元,二百多人中进士,三人任丞相或总理,其中有祖孙三代进士、翰林,一门八进士的佳话。图十一:八斗岩又称磨刀石
DSC_5071.jpg
(本篇完)
2018-07-0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9: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桥道光年间蜈蚣柳树——卒子走遍安庆

石桥道光年间蜈蚣柳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53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石桥村道光年间蜈蚣柳树。图一:远望石桥道光年间蜈蚣柳树

01.jpg
    蜈蚣柳树,学名枫杨树,别名白杨、大叶柳、大叶头杨树等。落叶乔木,能长得很高大。枫杨树的外形,既有枫树的坚强挺拔,又有杨柳的飘逸婆娑,既有树木家族柔中有刚、又有刚中有柔的特性。图二:石桥村头的宣传画
02.jpg
    蜈蚣柳树多产于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最为常见,生于海拔一千多米以下的沿溪涧河滩、阴湿山坡地的林中。图三:石桥村头的百年蜈蚣柳树
04.jpg
    在过去的时光里,卒子曾介绍过多株安庆各地的蜈蚣柳树,学名枫杨树容易与枫树混淆。所以称为蜈蚣柳树容易分辨一些。图四:百年蜈蚣柳树直径一米余
05.jpg
    这株位于小龙山腹地的蜈蚣柳树,据树下老人介绍是清朝道光年间种植,至今已经一百六、七十年了。林业局有专家已经立项,会在将来将此树立牌保护起来。图五:远望百年蜈蚣柳树
06.jpg
    枫杨树是一种极易生存的树种,根系发达,生长迅猛,枝条繁茂。长在石桥村的村口,据说当年村里很多枫杨树,现在仅剩一棵了。图六:蜈蚣柳树树心已经空了
08.jpg
    为了保护这棵一百多年的枫杨树,村里特意做了水泥的护台,这棵树以前长势一直不好,多少年前,大树从中间裂开,树已经空心化了,里面已经完全空心。图七:高大的蜈蚣柳树
09.jpg
    蜈蚣柳树高达十多米,胸径达一米余;枫杨喜光,略耐侧荫,幼树耐荫,耐寒能力不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枫杨树冠宽广,枝叶茂密,生长迅速,是种常见的庭荫树和防护树种。图八:远望石桥道光年间蜈蚣柳树
10.jpg
(本篇完)
2018-07-0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20: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河徐湾老屋——卒子走遍安庆

余河徐湾老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53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白帽镇余河村的徐湾老屋。图一:徐湾老屋门楼

2014100106 1307.jpg
    数年前深秋季节的一天,与安庆几位驴友一起去岳西县白帽镇探访深山里的古村落,看着那些已经无人居住、只剩下残墙断壁的老屋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图二:清朝中晚期门楼特色明显
2014100106 1309.jpg
    徐家老屋具有明显的清朝中晚期门楼特色,青石石门框,大大的青砖砌筑得稳健而大方,百年前的黑白壁画仍然鲜艳。图三:徐家老屋门楼近年已经经过初步维修
2014100106 1310.jpg
    白帽镇的余河村在明清两朝有不少的古村落遗址,有些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古村落、古建筑。在深秋时,卒子留下了这组拍摄的图片。图四:正厅的两棵粗壮的木柱
2014100106 1311.jpg
    徐湾老屋现在已经无人居住,据村民讲述,这家人家已经搬迁到很远的地方。老屋有二百年历史,是清朝中期徐家老爷建筑的堂屋。图五:清朝时期的马头墙
2014100106 1312.jpg
   徐湾老屋,南面对群山,相邻左右都是山,依山势而错落;山道曲折,随地形而蜿蜒。过去山村小道狭窄崎岖,这里是难得的安静之地。图六:三进砖墙
2014100106 1313.jpg
    徐湾老屋已经破坏相当严重,一门门楼已经破损,二进正厅破损严重,三进已经接近倒塌。这样的百年建筑,虽不是精品,却也是难得的历史遗存。图七:徐湾老屋两侧厢房倒塌严重
2014100106 1314.jpg
(本篇完)
2018-07-0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12: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鹿山古石塔——卒子走遍安庆

鹿山古石塔
——安庆石塔系列
第153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鹿山村的一座清朝初期的古石塔。图一:鹿山古石塔

04.jpg
    鹿山古石塔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龙山鹿地,是安庆近郊主要游览区之一。位于安庆杨桥镇鹿山村境内。大龙山是安庆最主要的游览区之一。龙泉寺位于在安徽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境内。图二:鹿山古石塔整体位置
05.jpg
    龙泉寺相传在古时,一位朝廷高官路过杨桥镇,当其游玩至一座名为白路山的半山腰时,突然发现有一口长宽一米五余的四方井,虽干旱季节,井水不枯,喝之甘甜,他甚是奇怪。寺庙虽不大,在清末安庆三大古寺之一。图三:鹿山古石塔近距离
09.jpg
    此官善风水,他细细打量周边景物后大吃一惊。原来,在该井上方两侧还各有两个小圆井,而且小圆井上方又各有两个天然石头露出地面。图四:鹿山古石塔局部
12.jpg
    从整体上看,四方井如龙嘴,两个小圆井如龙眼,天然石头似龙角,俨然就是一个龙头。另外,随着“龙头”望去,其后山脉蜿蜒伸曲,犹如龙身。该官员见状立刻叩拜,并出资在此修建了一座寺庙,名曰龙泉寺。图五:鹿山古石塔由麻石建筑
13.jpg
  龙泉寺依山而建,历史悠久,山门左边有三个泉眼,名曰“龙泉”,又名“龙井”,泉水甘甜。据桐城县志记载,龙泉寺建于宋朝(一说为明朝),清朝康熙、咸丰年间多次重建复新,其时殿宇辉煌,香火鼎盛。图六:鹿山古石塔建在半坡间
15.jpg
    从龙泉寺下前山,是鹿山村的山谷地带,这里曾是龙泉寺地界,在这片地界上,清朝初期的龙泉寺大德高僧坐化后埋入石塔内。图七:鹿山古石塔石碑
17.jpg
    古石塔位于鹿山村龙泉寺前山山谷处,处于寺的中轴延长线上,原名“真身宝塔”。该塔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龙山本地产花岗岩建造。图八:鹿山古石塔塔檐
19.jpg
    鹿山古石塔,三层垒砌而成,部分石体上有石雕。塔下为六边形素面台基,边长一米余,其上为须弥座底座,边长一米余,高约二米。
图九:鹿山古石塔塔檐
20.jpg
    鹿山古石塔上置双重须弥座,须弥座上正中置一六方形平座,其上起第一层六方塔身,边长一米余,高一米余,塔身上部叠涩出挑。图十:鹿山古石塔塔顶
21.jpg
    一层塔檐上出短檐。立碑石一座,字迹不清,初判为清朝康熙年间。具有一定的科技史价值。鹿山古石塔就尽快列为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十一:鹿山古石塔
22.jpg
(本篇完)
2018-07-0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2: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王庙街53号旌表忠贞牌坊残件——卒子走遍安庆

大王庙街53号旌表忠贞牌坊残件
——安庆牌坊与牌楼系列
第153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大王庙街的一个已经消失了的节孝牌坊。图一:大王庙街53号古建筑

00.jpg
     大观亭大王庙传统民居,是老城安庆最后历史遗存。位于大观区的大王庙街53号古建筑,为清朝古建筑,建筑二层格局,外墙被水泥砌筑,无法看出清朝建筑的风格。图二:大王庙街53号古建筑内部二进
05.jpg
    大王庙传统风貌保护区传统民居建筑群是安庆仅剩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目前安徽省保存面积最大、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之一。图三:大王庙街53号古建筑内部二进天井
06.jpg
    大王庙传统风貌保护区传统民居建筑群现存数百间具有典型皖派风格传统民居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六大派系之一的“皖派建筑”,在安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展示区域。图四:大王庙街53号古建筑穿坊木制结构
10.jpg
    今天卒子介绍的是位于大王庙传统风貌保护区传统民居建筑群中的53号建筑内的残存节孝牌坊,目前含牌坊石柱一根,其它残件若干。图五:大王庙街53号古建筑内部一进
15.jpg
    如果安庆的文史专家、学者不倡议保护,这些历史遗存将很快被冲刷掉。从大王庙街53号屋附近寻到的半截牌坊残件表明,当年这座节孝牌坊的恢宏与壮美。图六:古建筑内部墙壁上的绘图
18.jpg
    据大王庙街街坊邻居当地百姓讲述,当年这座牌坊是在屋边,是清朝朝廷为旌表大王庙一位贞洁女性而立的牌坊,牌坊为汉白玉质地,已经有百年历史。图七:古建筑内部结构
20.jpg
    文革期间,红卫兵们在革委会的领导下,将这座牌坊整体推倒,很多人将推倒之后的牌坊残件拉回去,久而久之,当年的牌坊残件已经基本无法寻找。图八:古建筑内部细节
21.jpg
    无意之间,卒子在一户百姓家的屋基下,找到这截残存的牌坊立柱残件,屋子的主人说就是大王庙街53号牌坊的残件,当年她的父辈从废料堆里,抬回去这截牌坊残件,也为今年人民提供了一段历史。图九:有着百年历史的木门
22.jpg
    通过对这截牌坊的残件研究,这个节孝坊是二柱牌坊,以中央筑以坊门,由两旁的上辕的华表头和中间的横梁或板门组成。经过卒子手绘之后,大致能够看出一二。图十:卒子手绘节孝坊想像图
24.jpg
    节孝坊横梁上筑起斗拱和屋檐,整体小巧而精致,又称为节孝牌坊。这座牌坊在大王庙街53号建筑的门前,坚实纯美,庄重威严。图十一:古建筑内部部分细节
27.jpg
    这座牌坊是为旌表先贤而建;表明安庆老城百姓在忠、孝、节、义上的成绩。旌表忠贞牌坊,旌表孝道的贞节牌坊。图十二:保护性建筑
32.jpg
    大王庙街53号节孝牌坊是一座精巧雄伟的石牌坊,面朝大王庙老街,一条石板路从牌坊边通过。图十三:牌坊残件一截
35.jpg
    牌坊流行于宋代,盛于明朝和清朝,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具有褒扬功名、旌表节烈、倡导民风的作用。图十四:疑似牌坊残件
37.jpg
    节孝牌坊多为朝廷表彰妇人守节、尽孝之美德而立。每座节孝牌坊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散发着人性的光芒和血泪。图十五:疑似牌坊残件
40.jpg
    是为一位女性“节妇”修建的。旌表她矢志不渝,保全贞洁,“奉旨”修了这座节孝牌坊。图十六:牌坊残件一截细节
41.jpg
    大王庙街53号只是这条老街的一个缩影。图十三:同样着的马头墙
49.jpg
(本篇完)
2018-07-0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7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凤溪圆觉庵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凤溪圆觉庵遗址
——安庆寺庙道观与遗址系列
第154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凤溪圆觉庵遗址。图一:圆觉庵遗址

20180707_132237.jpg
    去过大龙山的朋友,肯定没有见过今天卒了拍过的照片,因为这是经过千难万难才换来的照片。照片记载了大龙山二、三百米高的横排湾里的一座古寺庙遗址。图二:圆觉庵田基
20180707_132739.jpg
    圆觉庵座落在大龙山上高程约为二百至三百米高度的山坡间,早在明朝就已经建成。一块长长的长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图三:大龙山巨石
DSC_5342.jpg
    太平军与湘军在安庆及周边战争时,被付之一炬,毁后原址再无建筑。从规模上看,这座圆觉庵无疑是大龙山最大的寺庙。图四:圆觉庵庙基巨石
DSC_5348.jpg
    长约百米的巨石屋基外围,高达数米的庙基基础,每场重达近一吨的花岗岩庙基,即便现在使用机械也很难完成这块巨大的工程,何况是在四百余年前的明朝。图五:圆觉庵庙基巨石
DSC_5352.jpg
    一条细细的溪水从庙基巨石基础间流出,犹如一条小小的瀑布,这既是饮用水源、又是生活洗漱用水,当初在建造寺庙时,聪明的僧人们就想出这样的办法。图六:圆觉庵庙基巨石
DSC_5355.jpg
     四百余年前的明朝中晚期,安庆大龙山就建有这样的寺庙,名叫圆觉庵,现在已经无法复原当年规模宏大的寺庙模样,但从长达百米的庙基初判,这里曾经生活过数以百人的僧侣。图七:溪水从圆觉庵庙基中流出
DSC_5357.jpg
    芸芸众生,曾经这里一走进庵门,整个与世隔绝,剩下这方圆数里的森林和田地。新修建的圆觉寺位于大龙山狮山脚下,圆觉寺也就是今天介绍的圆觉庵重建的寺庙。图八:成年人在圆觉庵庙基巨石前对比
DSC_5365.jpg
    圆觉庵位于大龙山狮山一座小山岭间,明朝晚期曾建有石塔一座。石塔平面呈八角形,密檐七层,全部石砌,无梯级可登,塔基为高达一米的须弥座,可惜未找到。图九:圆觉庵庙基巨石人工开凿痕迹
DSC_5368.jpg
    狮山是大龙山的一座余脉,其山顶及山下沟内皆为褐色圆形巨石,表面无棱无角,光滑如磨。狮山怪石嶙峋,好多巨石堆叠在一起,或状如累卵,或刀劈斧削,其势撼人心魄。图十:圆觉庵庙基巨石间的溪水
DSC_5370.jpg
    圆觉庵庙宇基座上看到一些过去遗留下来的大块人工开凿的巨石庙基,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材料看,这座庙宇至少应该是明末清初的建筑物。图十一:长达几十米的圆觉庵庙基
DSC_5371.jpg
    狮山上有很多的风景点,巨石之间的石棚光滑圆润。穿过密林的山道要走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圆觉庵遗址,看过圆觉庵,安庆再无庙。图十二:高山流水
DSC_5373.jpg
    大龙山岿巍峻峭,群峰峥嵘,是安庆北部天然屏障。这里有着数不清的历史,看不尽的故事。图十三:用手触摸的历史
DSC_5379.jpg
(本篇完)
2018-07-0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17: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8-7-8 17:51 编辑

温桥革命烈士黄金应墓——卒子走遍安庆

温桥革命烈士黄金应墓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
第154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清河乡温桥村革命烈士黄金应墓。图一:建在半坡间的黄金应同志墓

20140908 016.jpg
    革命烈士黄金应墓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清河乡温桥村的一个山坡间。新墓碑是2013年建筑的,原墓碑仍在原处。黄金应是近代安庆地区涌现出来的无数革命先烈中的一员。为安庆的革命奉献出生命。图二:黄金应烈士想像图
6597201708052553049.jpg
    查询了整个怀宁县网上资料,除了怀宁县英烈网上的照片之外,基本上没有黄金应的任何资料。从墓碑上看,一门两忠烈,说明其与父辈或与兄弟双双牺牲。图三:网上黄金应同志的资料图片
QQ图片20180708171118.jpg
    据当地的百姓描述,民国期间,黄金应同志在柏子山革命根据地牺牲,牺牲时年仅三十二岁。没有得到官方确认,卒子游记以百姓口述为记载,传播安庆地区的提供革命事变与人物,不妥之处,请相关人士指正。图四:网上没有黄金应同志的相关资料
QQ图片20180708171148.jpg
  抗日战争期间,柏子山被开辟为抗日游击根据地。听当地百姓讲述的抗战岁月,和抗日游击队员英勇抗敌的光辉事迹。安庆居于武汉与南京之间,战略位置举足轻重,抗战时期,日军企图攻占武汉,安庆便是“大跳板”。被定名为“安庆攻略战”的侵略。图五:黄金应同志墓
20140908 020.jpg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秋天,利用怀宁县百子山地势险要,中共桐怀潜县委决定开辟百子山为抗日游击区。当时,百子山处于日寇包围之中,敌情复杂,百子山区委坚持发展抗日力量,在百子山、海口洲等地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和游击队、自卫队等武装组织,领导抗日锄奸队,创建百子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这支力量中就包括牺牲的黄金应同志。图一:黄金应同志墓
20140908 018.jpg
(本篇完)
2018-07-0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1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冲陈家堂轩及老屋——卒子走遍安庆

陈冲陈家堂轩及老屋
——安庆祠堂系列
第154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凉泉乡陈冲村的陈氏堂轩及老屋。图一:卒子从骑曾于2013年到访陈家冲

20131221 459.jpg
    “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是安庆市望江县凉泉乡陈冲村陈家堂轩及老屋的一幅对联。横批“感睦遗风”。图二:陈家堂轩八字门
20131221 461.jpg
    据江州义门陈氏宗族史记载,天下第一家指唐宋时期的江州义门陈氏。创造了十五代、三千玖佰柒十捌余口、历时三百三十二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击鼓传餐、百犬同槽、孝义传世、耕读传家、家无私财、族产共有、人无贵贱、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和谐相处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和谐团结最紧密的大家庭。图三:感睦遗风
20131221 462.jpg
    唐僖宗李儇于884年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宋朝多次旌表,帝王将相名流纷纷题词赋诗。内待裴愈奉旨赐书并题词曰:天下第一家。后宋仁宗以弘扬孝义为由下旨分家。《中国姓氏通书》誉为: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图四:望江县凉泉乡陈冲村
20131221 463.jpg
    宋朝太宗赵炅于淳化三年(992年)七月十五日,御笔旌赐“义居人”,并赐联:“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图五:陈家冲有多处堂轩
20131221 464.jpg
    宋朝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赵匡义)驾临义门,君民共宴后,随臣张泊、裴愈皆奏言:“其人尚义,犬亦效 尤。”陈竞回答:“臣家蓄犬百只,共一巨舟公饲之,一犬不至,其群犬不食。”太宗以为奇,遂同陈竞至百犬牢,诸臣随至。陈竞令人端来百馍,便击鼓,群犬应声而至,各叼一馍,站立不动。却有一只小犬叼一馍往外走。太宗生疑,随而察之,只见小犬至正宅老犬处(因非正食时),放下馍于前,返回百犬牢,轻吠一声,众犬才食馍。众人齐赞:“义形于犬也!” 太宗惊叹,遂于“百犬牢”门上亲题一联“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中异类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内同声共护门”。图六:陈家堂轩内部
20131221 465.jpg
    义门陈氏开基祖为陈旺,字天相,系陈朝宣帝第六子之五世孙。其兄兼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初官江州。因兼升官另任,陈旺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四月,迁至江西九江郡浔阳县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即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开创基业。为义门陈肇基祖。图七:重修的陈家堂轩外部
20131221 466.jpg
    陈旺后裔从江西迁至安徽安庆望江县,开辟陈氏安庆地区家族。卒子前往的凉泉乡陈冲村已经有五百余年历史,繁衍三十余代人。图八:陈家堂轩青砖墙与石门框
20131221 467.jpg
    陈家堂轩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在一九四九年四月解放大军横渡长江时,与陈氏宗祠一起被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部”和团部驻地,陈赓同志曾在陈氏多处祠堂内指挥大军渡江。图九:陈家堂轩门牌
20131221 468.jpg
    陈家堂轩由于年久失修,九十年代重修时推动原老堂轩的左右厢房等多处,现存的堂轩有部分重山墙头,堂轩面貌基本保留。图十:陈家堂轩青砖墙
20131221 469.jpg
(本篇完)
2018-07-0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0 10: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段古城墙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南段古城墙旧址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54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玉琳路街道办滨江苑社区的南段古城墙旧址。图一:安庆清朝咸丰年间城防。

01.jpg
     安庆城墙,据百度了解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城区内,始建于南宋,解放后于五十年代初拆除。安庆城墙现残存主要有两段,另有若干段遗址,今天卒子向大家再介绍一段前不久修复好的南段古城墙。图二:屋基就是城墙基遗址
02.jpg
    安庆古城墙始建于南宋,距今八百多年。清朝咸丰年间以后,曾国藩主政安庆时,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北古城墙长约二百余米,城墙呈南北走向,青砖叠砌,错落有致,是安庆市区唯一一段未被拆除的古城墙。图三:遗址
03.jpg
    今天卒子介绍的南段古城墙是修旧如旧经过修葺的的古城墙,但基本保留了它的原貌,还原了历史。原城墙下的街道未修建时,这段古城墙高约十米左右,进城时需要一步一步拾级而上,走上城墙,会让人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能够直接看到长江。图四:南段古城墙遗址局部
05.jpg
     “南段古城墙旧址”与原“北段古城墙旧址”、“西段古城墙旧址”还有将来不久后卒子介绍的“东段古城墙旧址”构建成安庆古城的原貌。图五:南段古城墙旧址保护牌
06.jpg
     今天卒子介绍的南段古城墙是安庆城区修旧如旧的古城墙,中间有部分为原老城墙砖,据史料记载,此段老城墙为清朝同治年间修复,城墙主体建在高岗之上,南临长江,全长约一百余米,现城墙高约三米多,原高约十米。城砖为二顺一丁匾砌。图六:南段古城墙遗址局部墙体内的青砖
07.jpg
    踏在南段古城墙上,感受当年“城墙城墙几丈高,三丈六尺高,骑白马,带把刀,到你家里抄一抄……”的韵味,古城安庆,高大沧桑的城墙与雄伟高大的城门;安庆南段古城墙,又称“月城古城墙”。安庆“月城”,当年走到玉虹街,进了“玉虹门”这才算进了安庆城。月城,实际就是瓮城,又称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图七:南段古城墙遗址局部
10.jpg
    安庆几座古城门实际都有“瓮城”,最大瓮城是古城“首门(正门)正观门”外瓮城,它也是防御能力最强的瓮城,并拥有两扇城门。太平军与湘勇在安庆鏖战时期,传说翼王石达开在正观门瓮城外再建一月城,来巩固天京第一门户皖垣安庆,这就是安庆月城的前身。图八:新修复的南段古城墙旧址
16.jpg
    曾国藩在安庆古城墙及防御工事,日记中记载: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九月十八日,旋出门看城,从小南门绕至西门、北门、东门,出东门外,至宝塔,登塔顶一看,旋归寓。九弟布置之法,城内分段:守垛者,李祥和一营,由东门而南,至西门止;萧开印管中军,由西门至北门止;李臣典一营,由北门至东门止。城外扼要扎营者,熊登武一营扎西门外石垒,程学启一营扎北门外三垒,张诗日一营扎东门外宝塔石垒,尚为周密。图九:南段古城墙保持了修旧如旧的风格
18.jpg
    曾国藩又记载安庆古城墙,日记中记载: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一月初四日,由东门(枞阳门)登城,周历(走遍四周)北门(集贤门)一带,至西门(正观门)下城,至城外看盐河一带,傍夕归。图十:新修复的南段古城墙局部
21.jpg
    曾国藩意识到正观门自古就是安庆古城防御最薄弱的地方,专门视察西门外战略要塞---盐河护城壕,日记中记载: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一月初八日,出门看盐河濠沟,酉初(17点)归。曾国藩第三次视察盐河护城壕,并现场调研,日记中记载: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一月十三日,出门拜客,至城外河下一坐,归途看盐河濠沟。图十一:新修复的南段古城墙一侧
22.jpg
    曾国藩带领湘军安庆大营各营将领,现场指导安排,拆除太平军所筑月城,将月城砖石移至盐河护城壕,正式开工移建新月城,日记中记载: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一月十六日,出城看盐河濠沟,又至东门(枞阳门)宝塔下看濠。似将西南隅贼所修月城拆去,改修盐河濠傍之城用;丈量月城(太平军所筑月城),凡一百四十一丈。盐河应修之地,凡一百八十六丈。图十二:新修复的南段古城墙另一侧
28.jpg
    月城移建开工次日,曾国藩迅速拨付修城所需财政,日记中记载: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一月十七日,将盐河城工(城墙修建工程费用)算明,赋与各营。图十三:南段古城墙另一段被学校占用
32.jpg
    湘勇移建新城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一月廿一日,仅仅一个多月便已完工,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二月廿日,五更起,行题主礼,礼毕黎明,行遣奠礼。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新城建成仅百日,城墙有一处垮塌,曾国藩多次现场调研分析城墙垮塌原因,曾国藩督帅行署驻扎安庆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自集贤门迤南,直抵正观门外江岸”加筑外郭移建月城,并在月城南北两端各开一门,月城北门曰玉虹门、南门曰金保门,设重檐歇山顶式城楼,木构体系青瓦铺顶,四角飞檐翘角。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 在月城金保门南又增辟同安门,开卷顶城门洞无城楼。图十四:珍贵的清朝老照片
33.jpg
(本篇完)
2018-07-1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1 09: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龙山猴子石(峰)——卒子走遍安庆

小龙山猴子石(峰)
——安庆风景系列
第154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小龙山村的猴子石(峰)。图一:安庆小龙山龙头峰

20151219 280.jpg
    小龙山又名巨石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长江北岸的菜子湖畔,是安庆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总面积四十余平方公里。图二:远看小龙山龙头峰
20151219 292.jpg
    小龙山是大龙山的组成部分,为大别山余脉,小龙山是因亿万年前火山运动,在地壳内、外应力作用下形成特殊形态的巨石地质现象。小龙山最高峰龙头峰海拔520米,山间风景秀丽,巨石千姿百态,摩崖石刻“海枯石烂”苍古遒劲,印证了情缘名山古往今来就是有情人前来朝圣祈愿的福地。图三:小龙山
20151219 306.jpg
    小龙山以奇峰、秀水、神石、幽洞、白玉兰闻名于世,被称为“五绝”。竹林似海,松风如涛,枫叶胜火,更有满山遍野的野生白玉兰,在华东地区绝无仅有,全国亦属罕见。图四:小龙山的巨石
20151219 314.jpg
    小龙山的巨石因石得名,以石称奇,这些巨石都是天然形成,奇峰有龙头峰、织女峰(猴子峰)、罗汉峰、牛郎峰、莲花峰等。图五:小龙山的幽静
20151219 360.jpg
    猴子石位于巨石山的蓬莱三仙境内,这些巨石兀立山巅,鬼斧神工,惟妙惟肖。而背后还往往蕴含着一个故事、一段传说,有的叫人愤懑慷慨,有的令人低惋叹息,有的使人忍俊不禁,有的让人深思难忘!图六:小龙山安静
20151219 362.jpg
    小龙山对于整个安徽来说,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更是龙山凤水之所,这里清幽灵动,浸润清纯。它濒临菜子湖,山环水绕,刚柔兼济。凤溪婉延曲折,流水潺潺!图七:小龙山织女峰猴子石
20151219 376.jpg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何况这里山水相依!明朝学者王守仁、方以智,巡抚方孔;清朝诗人沙衍中,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安庆知府姚琅、胡缵宗,以及桐城派诸子等都曾登临绝顶,不少人还留下了千古绝唱。更有总督汪志伊、榜眼程芳朝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在自己死后或者将祖坟安葬于此,托体山阿。图八:蓬莱三仙
20151219 456.jpg
      海枯石烂为小龙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织女峰,关于海枯石烂有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为后人敬仰并传为佳话。“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到巨石山一起看海枯石烂,让海枯石烂见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图九:山水相依小龙山
20151219 483.jpg
(本篇完)
2018-07-11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12: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驿站四十里沿山铺——卒子走遍安庆

千年驿站四十里沿山铺
——安庆近代商业系列
第154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境内的千年驿站四十里沿山铺老街。图一:安庆老城古地图

01.jpg
    据史料记载,安庆老城同安驿古栈道,出集贤门四里野螺桥,五里墩,十里铺,酒壶岭,十七里集贤关,二十里总铺,二十五里车津涧,三十里冷水铺,三十二里分水岭,三十五里杨家亭,四十里沿山铺、老鹳嘴、源浦寺桥。再往北,就出安庆了。图二:沿山铺老街现状
03.jpg
    安庆老城,过去是安徽省省会,过了五里墩,就是十里铺,再向北是罗冲,过集贤关,就到了怀宁境内了。据考,十里铺是民国十年(1921),安徽省长许世英派员从江边丈量而来,到现在的十里乡,正好是十里路,所以就叫“十里铺”。图三:沿山铺老街
04.jpg
    再向北就是大龙山,今天卒子介绍宜秀区的五横乡的一条老街,说是老街,其实就是几个老店铺。当地人称沿山铺。沿山铺有老茶馆、肉铺、铁匠铺等几家日杂生活用品店铺。图四:沿山铺
05.jpg
    这些店铺在老屋前搭一个草顶凉棚,南来北往的客人、周边村民,几家老屋的百姓,打把菜刀、买点洋火、称斤把肉,喝杯茶唠唠家常。从宋朝至今,这条来人客往的店铺成了千年驿站。图五:沿山铺老街
06.jpg
  沿山铺最为著名的是凉茶铺和铁匠铺,如今这些店铺的后人依然健在。他们在讲述他们父辈历史的时候,总忘不掉当年沿山铺的繁华。那水凉茶铺烧水的茶炉后边有抽风口,烧得是干把柴,塞几根进去,风一拉,就听见后面呼呼地响。图六:沿山铺老街曾经繁华多年
07.jpg
  沿山铺经营皮油、皮纸、麻、米、油等等,还有纸扎店,沿山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渐渐衰败。从安庆老城出城至集贤关,到总铺,走一段路到了大龙山镇的车津涧,这里有官行馆。图七:沿山铺老街两侧开满店铺
08.jpg
    离安庆城三十里地称为冷水铺,过分水岭至杨家亭,再走几里路才到四十里沿山铺、最后到老鹳嘴、源浦寺桥,再往北,就到了怀宁境内。图八:老街行人
09.jpg
   沿山铺是安庆老城过去向北的主干道,每隔几里路就有凉亭、店铺供路上行人、百姓歇脚、休息。久而久之,这里也就繁华起来。图九:沿山铺老街
10.jpg
   沿山铺中有一条小溪,经查询百度地图,才知道这条小溪从大龙山主峰三县尖北麓的余脉小山中流出,在沿山铺附近拐个弯再向东北方向流入宜秀区罗岭乡的菜子湖。图十:沿山铺老街想像图
11.jpg
    沿山铺旧时离怀宁县大龙山西北的白麟畈不远,一代大师邓石如就在这一带长成。邓石如的四世孙邓绳候,民国安徽省的首任教育司司长,六世孙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清朝咸丰年间,曾国藩坐镇安庆的督帅行营,曾国荃率部围攻南京,李鸿章刚刚在安庆组建的淮军,乘麦理洋行的商船由安庆开赴上海。湘军和太平军的战事进入了决定性的阶段,曾国藩与李鸿章曾多次经沿山铺到桐城。图十一:晚年李鸿章珍贵相片与安庆太湖赵氏
12.jpg
(本篇完)
2018-07-1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14: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8-7-13 14:48 编辑

曰公清朝余汇川夫妻墓——卒子走遍安庆

曰公清朝余汇川夫妻墓
——安庆古墓系列
第154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曰公社区的一座清朝时期的古墓葬。图一:清朝余汇川夫妻墓葬在这片杉木林间

20150307 201.jpg
    曰公社区前身为怀宁县五横乡曰公村,现为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曰公社区。曰公社区地处五横西南部东与五横社区毗邻,南接安庆铜矿,西北与怀宁凉亭乡接壤。图二:清朝余汇川夫妻墓前雕刻比较精细的石狮
20150307 202.jpg
    曰公社区总面积约十平方公里,山场面积八千余亩,这里六分田、三分地、一分水,是个山川秀美、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景色宜人的地方。图三:清朝余汇川夫妻墓后有盗洞
20150307 203.jpg
    五横乡人杰地灵,有“文化之乡”之美誉,这里有“千年一人”、“国朝第一”的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两弹元勋”邓稼先故居和邓石如墓地,均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石如和邓稼先纪念馆为安庆市重要的人文旅游景点。图四:清朝余汇川夫妻墓碑
20150307 204.jpg
   曰公社区位于大龙山北麓,属浅山丘陵区,东与罗岭镇、杨桥镇接壤,南与大龙山镇相毗连,西接怀宁县月山镇,西北接怀宁县凉亭乡。
图五:清朝余汇川夫妻墓前雕刻比较精细的石狮抱球
20150307 205.jpg
    曰公社区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之乡” 、“书法之乡”,有邓石如、邓稼先故居,千年驿站五横桥等名胜。今天卒子介绍在曰公社区山坡间的一座清朝古墓。图六:清朝余汇川夫妻墓
20150307 206.jpg
    余公,字汇川,号不详,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举人,安庆怀宁官员。《怀宁县志》载:“余汇川候补知县,后入江西为官,有政声。后调知州,以缉盗记大功,所至俱有惠政。以廉介自持。”这段记载,说明余公汇川是个品性端正的官员。图七:清朝余汇川夫妻墓碑
20150307 209.jpg
    余公汇川廉洁品格为人称道。少颖慧,积学能文,善书画,工吟咏。后忧劳成疾,光绪年间卒于怀宁龟山。当卒子在龟山看到余汇川的墓时,整座墓葬极为低调,二根望柱上有石狮,墓碑已经不太清晰。图八:石狮已经风化看不清楚了
20150307 215.jpg
    余汇川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卒,次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下葬至怀宁县曰公村龟山山坡间,一百多年过去,这座墓葬再也没有多少人去研究,去发现新的内容。唯有卒子再次将照片和他的生平在网络上介绍给全球观众。图九:清朝余汇川夫妻墓
20150307 217.jpg
(本篇完)
2018-07-1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22: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小楼百年冬青与榆树——卒子走遍安庆

西小楼百年冬青与榆树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54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的二棵有着110年古树。图一:戴世璜别墅一侧

DSC_0564.jpg
     戴世璜别墅,卒子曾于2016年5月在第967篇文章里介绍过,大家百度一下即可以搜索到。这位传奇人物在安庆呆了很多年。戴世璜于188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一个小镇上,父母都是基督徒。图二:戴世璜别墅又称西小楼
DSC_0571.jpg
     1904年10月,戴世璜获准成为圣公会的教会医生。1905年,他受美国圣公会公务派遣,来到中国安徽安庆,1905年3月7日到达安庆,从此在此地生活了46年。图三:戴世璜一家
DSC_0573.jpg
     戴世璜大部分时间在安庆同仁医院行医。1908年春,戴世璜接替华礼门医生担任院长,从1908年到1931年,长期担任同仁医院院长。1951年他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图四:戴世璜像
DSC_0575.jpg
  在安庆的四十余年间,他不仅见证和参与了安庆近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变迁,还不顾自身安危,竭尽所能保护了一大批中国难民,对弱小者的同情和爱心,以及对安庆民主自由进程中所遇曲折的关注。他与安庆这座老城共度了大半生的时光。图五:戴世璜别墅老照片   
DSC_0577.jpg
    在安庆戴世璜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花在与医疗上,这甚至比他的行医活动更让安庆人永远地记起他。图六:百年冬青树保护牌
DSC_0579.jpg
    晚清时期的安庆地区,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社会事业尤其是教会医疗事业上贡献十分卓著。安徽同仁医院是教会所设,而戴世璜对安徽本地医护人才的培养是卓越的。图七:戴世璜别墅一侧的百年冬青树
DSC_0580.jpg
    美籍护士博恩小姐在《戴世璜自传》的序言中,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他们在护理教育上所做的工作不只在当地而且在全国取得了很多成绩,和其他人一起为中华护士协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图八:百年冬青树
DSC_0583.jpg
    1938年6月12日,日寇铁蹄踏进安庆后,同仁医院收容的难民达650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然后他张罗着腾出十多间大房子和礼堂让难民们住下,又派人四处购买粮食和蔬菜供难民们食用。后来蔬菜买不到,他又派人到胡玉美酱园买来几缸酱菜。这项工作一直延续到珍珠港事件发生,他被日本先拘禁后驱逐出境,医院被日军作为司令部后才停止。图九:戴世璜别墅正在维修
DSC_0586.jpg
    现存于安庆海军医院西小楼的戴世璜别墅,门前有两棵百年古树,他们是当初在建西小楼时种植,现在已经无法考评这两棵古树是由谁种植,但经过百年风雨,这两棵古树仍然枝繁叶茂。图十:戴世璜别墅门前的百年榆树
DSC_0587.jpg
    西小楼一侧的冬青树,有110多年,为国家三级保护树木,树高约12米,地径约三十多厘米,一干多枝胸径,树龄有110多年。图十一:百年榆树保护牌
DSC_0588.jpg
    冬青树常被用作景观树,安庆地区有很多。冬青树为亚热带树种,属常绿乔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其树冠卵圆形,树皮平滑,呈灰青色。有一定的耐寒、耐阴湿性。图十二:百年榆树
DSC_0589.jpg
    西小楼前方有一棵榆树,树龄同为110多年,为国家三级保护树木,树高约11米,地径为三十多厘米,一侧的分枝已经枯死,被截枝。这棵榆树,是1900年前后栽植,树高约十一米,胸围均为三十厘米左右,长势情况良好,为三级古树,由安庆海军医院负责管护。图十三:百年榆树
DSC_0596.jpg
    最后,卒子认为,用张老师的话说,对于安庆,戴世璜是一种精神,一种执着推动历史前行的精神。他在安庆生活了近半个世纪,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始终无怨无悔。这种精神的源动力,就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图十四:戴世璜别墅一侧的百年冬青树
DSC_0600.jpg
(本篇完)
2018-07-1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4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犁头尖汪氏孺人墓——卒子走遍安庆

犁头尖汪氏孺人墓
——安庆古树名木系列
第154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的犁头冲上的犁头尖巨石背后的一座清朝的古墓。图一:中间的小山包就是犁头尖

DSC_4744.jpg
    很多朋友对地方古墓兴趣不浓,那是因为他们学识不够。对于研究古墓葬的朋友,都是情商和智商很高的人。在大龙山和小龙山上,安葬着无数的达官显赫,今天卒子再介绍一棺绝非寻常的墓葬。图二:犁头尖的山溪水流入三冲水库
DSC_4748.jpg
    在小龙山上,有一个叫犁头冲的山凹,明朝初期就有移民迁居在此,繁衍了三十多代人。这些后裔中,有从商的、有当官的,他们都希望将自己的祖上的墓葬安葬到高山之上,于是请来著名的地师看风水。在安庆地区,将地师姓名刻在墓碑上的,非常的罕见。今天卒子介绍的这座汪氏孺人的墓,就将地师杨献瑞的名字刻在墓碑上。图三:犁头尖顶上的巨石
DSC_4752.jpg
    地师是风水术士的尊称,又称地气宗师。据说历代地师秘传之学,勘察山川地理脉络,为那些出得起高价银子的达官贵人们走访风水宝地。地师与风水师、地仙都为风水术士,外人看来这只是称呼不同罢了,其实严格来说的话,它们是不同的,好比古代门派之分一般,同宗但不同脉,其就是这个意思。之所以有不同,其实说白了是因为道行的不同,有高有低。图四:犁头尖汪氏孺人墓
DSC_4764.jpg
    今天卒子介绍的清朝光绪年间行走在桐城、怀宁一带的杨献瑞,其身世不详,但能够将他的名字刻在墓碑上,显示他有着一定的观测风水的能力。图五:汪氏孺人墓碑局部
DSC_4767.jpg
    位于犁头冲上的犁头尖巨石下,有一座清朝光绪十五年(1890年)皇清例赠孺人汪氏墓。汪氏是汪姓迁入三冲一带第十五世祖,丁山葵向。光绪年间,汪氏妣逝,葬于犁头尖斯山之阳。三层拜台,使用麻石碎石磊砌,墓碑为白石雕刻,墓碑直径为三十公分,半截已经陷入泥中,记载不详。图六:汪氏孺人墓碑上地师姓名也刻在上面
DSC_4772.jpg
    犁头尖汪氏孺人墓,背后是犁头尖巨石,在巨石上可以看到金冲的八斗石,犁头尖海拔约二百多米,山上无墓葬。过犁头冲,上犁头尖,需要步行约一小时多,半山多杂木,坡度平缓,穿过二个山脊才到犁头尖。犁头尖能够看到巨石山的满山巨石。图七:犁头尖汪氏孺人墓正对着菜子湖
DSC_4773.jpg
    这座光绪十五年的汪氏十五世妣墓,正对面是菜子湖,高水青水安葬先人,这一处风水宝地的确是安庆地区墓葬风水的好地方。同时也是研究安庆地区风水和习俗的好例子。图八:地师杨献瑞
DSC_4778.jpg
    犁头尖汪氏孺人墓可能是清朝光绪朝廷恩将官七品爵授给这位七品官员已去世的母亲,后安葬在犁头尖。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对妇人的尊称。图九:汪氏孺人想像图
DSC_4788.JPG
(本篇完)
2018-07-1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湾古民居群——卒子走遍安庆

唐湾古民居群
——安庆古宅系列
第154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唐湾镇唐湾村的古民居群。图一:唐湾古民居群又称上排门古村落

01.jpg
    桐城唐湾历史厚重,遗存丰富,民风犹存。古民居群就是唐湾历史文化最绚丽的一笔。这些深藏在大山的古民居,已经超越时代的局限,成为我们共有的财富。图二:唐湾古民居群中的上排门古建筑
02.jpg
     唐湾古民居群又称上排门古村落,卒子曾于三年前在第八百多篇文章里介绍过,今天再次介绍,比较这几年间古村落的变化。上排门古村落(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明朝,清朝达到巅峰,从民国开始衰落。图三:上排门建筑与安庆老城区的穿枋建筑相似
03.jpg
     唐湾古民居群是聚焦在唐湾镇唐湾村湾前、湾里、湾西、河高村民组的依山而建的古民居群,面积约二万余平方米。唐湾古民居群将众多建筑分割成各自独立的整体,又是连接每个整体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使庞大的院落,交往自如。“晴不曝日,雨不湿鞋”,随便从哪一家都可以走通全村。图四:上排门古村落保护牌
04.jpg
     古民居群三面环山,依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层构筑,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木构架基本形式为穿斗式或抬梁式,檐墙和槛墙均以规整的青砖错缝平砌围护承重,建筑内部以编泥墙或板壁相隔,建筑局部点缀雕饰和彩绘,院落以鹅卵石人字形铺墁。图五:唐湾古民居群低调而朴实
06.jpg
  唐湾古民居群在明朝已具雏形,至清朝渐成规模,民国时在村落东南和西北扩建,此时的唐家新老屋、唐述银老屋、唐家汝老屋等均建在古村落旁,与古村落连为整体。图六:唐湾古民居的局部
07.jpg
  唐湾古民居群房屋、院落、弄廊、沟渠等建筑布局相宜,空间紧凑且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在选址、布局规划上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从村落外的自然环境到村落内的建筑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发展文物旅游的重要实物载体。图七:唐湾古民居群二层建筑
09.jpg
    唐湾古民居群的门楼、地面以方砖斜铺,室内以土夯筑,檐下排水沟渠回环曲折与暗渠相通,檐前弄廊纵横交错,迂回有致,将每个独立建筑相连,体现山区居民聚族而居又独立成户的特点。古村落内建筑除传统民居外,颇具功能特色的还有礼制性建筑宗族祠堂、享堂。图八:卒子航拍唐湾古民居群
10.jpg
     据唐湾古民居记载,为唐、彭二姓族人共同居住,并建有唐、彭二姓宗祠。老宅下边,将每个独立建筑相连,体现山区居民聚族而居又独立成户的特点。上排门古村落,实际是由几幢老屋相连组合而成,中间的享堂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近二百年的历史。老屋占地面积二万平米,建筑面积约一万六、七千平米,由南、北、中三个院落组成,有大小房屋近百间。图九:唐湾古民居群地处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间
12.jpg
     在唐家湾的古村落内,有不同姓氏的居民,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且村落内有各自的宗族祠堂。不同宗族的人们能在同一连体的古村落内和谐共生,相互帮助,共同改造自然,这在封建社会,充分体现了唐家湾人民的淳朴、团结、开明、友善。图十:唐湾古民居群享堂正门
13.jpg
    举目望去,唐湾古民居群背山面水而筑,群山如黛;屋旁一马平川,万顷良田;古村落在小丘环抱,一条小溪潺潺流过穿过老屋,像一条玉带环绕古村,好一幅建筑与山水和谐相融的皖江民居风景画。明朝年间,有唐湾先人在此选基建宅,奠定了唐湾古民居群的基础。上排门,不知时朝开始使用这样的名称,历经几代人多次扩建,于民国年间才形成现在看到的规模。图十一:唐湾古民居群
17.jpg
    通过卒子航拍看到,唐湾古民居群老屋的整体结构呈“凹”形,座东北朝西南,砖石土木结构,部分老屋建有二层,中院为“三进四厢”构架,北院为“东西屋夹横屋”,南院为“横屋夹小院落”。唐湾古民居群南北长约二百米,东西纵深近百米,原来建有碎石围墙,用于防盗防匪,现仅存一道碎石围墙。图十二:唐湾古民居群内的木窗户
24.jpg
    唐湾古民居群正门不高,整个老屋的规模不大,据说这块地称乌龟地,朝门只能内缩,不能过高。此后老屋逐步建成,唐湾古民居群也成为唐湾富甲一方的大家族,拥有良田千亩和众多林地。图十三:唐湾古民居群
26.jpg
    唐湾古民居群老屋共有十多个天井,中院的天井是最大的一个。也印证了“四水归堂”的理念。天井的地砖用溪里的鹅卵石铺设。唐湾古民居群正堂屋是举行祭祀、重大仪式和处理家族大事的场所。堂屋两边原来是穿堂,贯穿南北。在整个老屋里,穿堂、巷道、走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仿佛迷宫一般。图十四:唐湾古民居群毁损建筑
29.jpg
     安庆地区各县市的古村落,在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持的基础上,整合利用特色文化资源,还原乡俗生活,丰富乡村“非物质”的传统文化;改善业态生活环境保护传统建筑,逐步整治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以实现“传承皖江文化”的内涵。图十五:唐湾古民居群航拍
30.jpg
(本篇完)
2018-07-1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14: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司空山山顶无量寿佛碑——卒子走遍安庆

司空山山顶无量寿佛碑
——安庆古碑刻系列
第155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店前镇的司空山山顶的一座无量寿佛碑。图一:远望司空山

02.jpg
     司空山,又名司空原,位于岳西县冶溪镇和店前镇两镇境内。相传战国时期有位淳于氏,官居司空,一生为官清正,后隐居此山,故名。海拔1227米,面积35平方公里。图二:通往司空山山顶的小径
03.jpg
    司空山西北起自天鹅尖经多枝尖、驮尖迳抵四望山一带,由五十余座山峰构成。北东以公界尖、黄毛尖、猫耳尖、六县尖等三十余座千米以上山峰构成。图三:通往司空山山顶的石梯路
05.jpg
    司空山渊源于周朝,启蒙于汉朝,盛极于唐朝。西汉末年梅福(字子贞)因上疏削王氏权柄,未成其愿,后挂冠出游,归隐此山赤壁下炼丹。李白游司空山留有诗篇。东汉末年,鬼谷子的得意门徒左慈居司空山并建“玄妙观”,开始了司空第一建筑。图四:通往司空山山顶的石梯路
07.jpg
  南朝陈太建九年(577年),北周武帝灭佛,释门二祖神光慧可护经、像南下舒州,隐居此山,建刹说法,“跃过三湘七泽中,两肩担月上司空;禅衣破处裁云补,冷腹饥时嚼雪充。”慧可大师初来司空山就住在主峰下的“仰天窗”的云中石洞里,后在洞前加盖石室。图五:司空山山顶风景
10.jpg
    洞内有滴水泉,常年不涸,一龛宏敞,冬温夏凉,藏幽面壁,龙虎环抱;后依石峰顶,千仞屏藩;前对钵盂山,双峦拱顶,真是“天造道场,洞天福地”。“二祖禅刹”及“祖师洞”、“三祖洞”、“讲经台”、“传衣石”仍在。图六:司空山山顶风景
11.jpg
  唐朝天宝三年(744年),唐玄宗遣中史杨庭光到司空山采长生不老药——长生藤,经司空住持僧慧能大师弟子本净禅师指点,方获此药。玄宗大喜诏本净入京,于白莲寺安置,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玄宗赐银敕建“无相禅寺”,造僧房5048间,下设9庵4寺。由此司空山名扬四海,僧尼云集,香客盈门,盛况空前。图七:司空山山顶绝壁
14.jpg
  唐朝至德元年(756年),李白因久闻司空山之胜境,避居此山,得“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之句,留下了《避居司空言怀》和《司空山瀑布》诗两首,抒发了自己有心报国、无端获罪的悲愤心情。图八:通往司空山山顶的石梯路
15.jpg
  越五代至宋又有正德、真际、圆通、清晓等高僧相继拜为国师,并赐光祖刹。后人将诗刻于陡削石壁上。历代墨客骚人、名流雅士慕名而来,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刻墨迹,大部分依稀可见。图九:司空山山顶
17.jpg
    南宋瑞景二年,安抚史张德修与潜山农民军首领刘源在司空山聚兵抗元,并在山上兴建“朝天宫”。张德修所作《朝天宫成纪怀》刻于绝壁之上,抒发救国之情,浩然正气,慷慨悲壮。张兵败后,山寺遭到破坏。图十:通往司空山山顶的石梯路
18.jpg
  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司空山太空、如浩禅师为恢复“二祖寺”四处奔波,得到明太守阮自华和柱史颜远大力相助,建造了“祖师殿”、“大雄宝殿”,并建一“石坊”。太平军到岳西时,将其毁坏,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司空山仅存60尊佛像和其他一些遗址遗迹。图十一:通往司空山山顶巨石上的石碑刻
25.jpg
  从司空山半山腰的二祖寺到司空山山顶步行约需一个小时。半路间,先人们在山顶巨石间开凿了石梯坡路,据了解多是明朝至清朝时期留下的。图十二:司空山山顶的风景
26.jpg
    近山顶有块居士立的碑,上书“南无无量寿佛”。南无无量寿佛是六字名号。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图十三:南无无量寿佛碑刻
28.jpg
    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也。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图十四:南无无量寿佛碑刻面对西南
30.jpg
    又作六字名号。归依阿弥陀佛之意。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二四六中):‘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图十五:司空山山顶
33.jpg
    “南无无量寿佛”碑刻,高约四十公分,宽约三十公分,厚约十五公分。为司空山本地石头雕刻而成,碑刻内有石亭一座,上面刻有“南无无量寿佛”字样,面对西南面,能够一望无际的空旷。图十六:南无无量寿佛碑刻一侧
34.jpg
      “南无无量寿佛”碑刻为明朝居士所立,据今已经四百余年,为安庆地区海拔较高的人文历史遗迹之一,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图十七:南无无量寿佛碑刻另一侧
35.jpg
    通往山顶的石梯路筑了一道石栏杆。春风拂面,暗香涌动。雾衔远山,鸟鸣绿林。背依司空山极顶悬崖,左有丘峦环抱,右有清泉潺流。图十八:南无无量寿佛碑刻后这条小小和山岗就是山顶
37.jpg
38.jpg
(本篇完)
2018-07-1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