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区县窗口]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

    [复制链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0: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太平天国安庆战役旧址




     
菱湖古水战旧址

菱湖在历史上是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的古水战之地。1861年4月,英王陈玉成在第二次援救安庆时,率一万余精兵从湖北赶到安庆集贤
关,在菱湖北岸修筑营垒十三座。城内太平军守将叶芸来也出城在菱湖南岸修筑营垒五座,隔湖遥相呼应。那时的菱湖东通石塘湖与破罡湖相连,可直达枞阳。





狮子山古战役旧址

现在狮子山公园内。

一八五九年到一八六一年,清朝军队围攻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为保卫安庆,率军多次救援,进行了两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安庆是一八五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被太平军占领的。同年三月二十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天京。从此,安庆就成为天京的西大门。清王朝于是派重兵围攻。当时,清军的战略是:第一步攻武汉,第二步陷安庆,第三步夺大京。由于安庆得失关系着天京安危,所以太平军决心保卫安庆。

  一八五九年冬,清王朝派湘军头子曾国藩坐镇指挥,分四路围攻安庆。一八六零年五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水师猛攻安庆下游的重镇枞阳。太平军叛将韦志俊(韦昌辉之弟)挖开枞阳附近的罗德洲和下首的堤坝,引水进入后湖,使得清军得以水陆并进。太平军守将连添福、万宗胜率师奋战,相继阵亡。六月二十日,枞阳沦陷,安庆危急。

  英王陈玉成驰援安庆。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支柱,当时年仅二十三岁。他十四岁加入太平军,参加过很多战斗,被天王洪秀全誉为“一身是胆的好将领”。一八六零年十一月,陈玉成率军十万多人,自桐城南下,在垌城西南三十里的挂车河与清军李继宜部展开激战.杀得清军尸横遍野。眼看胜利在望,不料叛徒韦志俊突然从直捣练潭,切断了太平军的粮道,太平军被追撤回桐城。第一次救援安庆失败了。

  这时,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对安庆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天王洪秀全决定;英王陈玉成率长江北岸各路太平军,经太湖、英山、霍山等地进军湖北;忠王李秀成率长江南岸各路太平军,经江西沿江直上而入湖北。两路大军成钳形前进,直捣清军老巢——武汉。

  一八六零年秋冬之间,忠王李秀成率南路大军从太平县出发,经繁昌、石台而人黟县,离曾国藩设于祁门的指挥部只有六十里路。曾国藩惊恐万状,写了一封遗书,准备兵败自刎。可惜。李秀成没有乘胜直捣祁门,也没有按预定的路线向湖北进军,却擅自挥师浙江,转向江西去了,结果失去了良好战机。

  一八六一年三月,英王陈玉成率北路太平军从桐城出发,所向披靡,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就连下英山,霍山,进入湖北,十八日攻克黄州。当太平军接近武昌对,城内清军慌作一团,主管粮台的阎敬铭上吊自杀。驻守安撤太湖的湘军将领胡林翼,在湘军中素有“萧何和武力两手进行干涉阻挠太平军前进,使清军取得了喘息机会,不久又加紧了对安庆的围攻。

  一八六一年六月八日,济军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不在军中的机会,集结重兵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在集资关北五华里,现在群众称为陈家岭)发动进攻。战斗一直打了二十天,太平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守将李四福、贾仁贵、朱孔堂和三千多战士壮烈牺牲,主将刘琳率七百战士突围,因河水暴涨,湖水泛滥,陷于绝境,全部被俘。紧接着,清军又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进攻,八千将士怀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拚死决战,也大部壮烈殉国。清军直扑安庆城下。

  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八月二十五日,他亲临前线,把军队排成扇形,十路挺进,对安庆进行最后一次救援。太平军将士每人背负着一束茅草,冲到清军的壕沟前,一面砍杀,一面用茅草把沟填平。清军据垒顽抗,集中所有的炮火向太平军密集轰击。太平军前仆后继。壕沟里的尸体一层压着一层,和茅草混在一起,把壕沟都填平了。安庆城中的守将吴定彩,趁陈玉成攻击清军后壕之机,带领一批精锐将士,打开西门,绕过清军的壕沟,向东猛攻清军的新垒。主攻安庆的清军将领曾国藩亲自命令督战部队排在营垒的后万,对后退清军一律格杀,以阻挡太平军前进。如此激战了几个昼夜,安庆城外尸横遍野,连河水也被鲜血染红了。

  安庆守军因长锁被困,粮食吃光,只好搜食猪、狗、树叶、树皮,许多战士活活饿死。九月四日夜,清军在安庆马山脚下挖掘地道,暗暗通到城下,装上大量火药。九月五日上午八时,清军点燃火药,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几十丈的缺口。守将吴定彩、叶芸来率领太平军将士用躯肉堵住缺口,拚死奋战。最后,全城两万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安庆陷落,长江以下无险同守,沿江城币相继失陷,过了两年,天京陷落了。太平天国革命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却机重地打击了以清皇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非常伟大的历史火车头的作用。

BigBull_0103.JPG
BigBull_0105.JPG
BigBull_01300000157105122157602795154_s.jpg
BigBull_2605.JPG
BigBull_1430.JPG
BigBull_1431.JPG
BigBull_1432.JPG
BigBull_1433.JPG
BigBull_1434.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0: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太平天国安庆战役旧址



     
菱湖古水战旧址



      菱湖在历史上是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的古水战之地。1861年4月,英王陈玉成在第二次援救安庆时,率一万余精兵从湖北赶到安庆集贤
关,在菱湖北岸修筑营垒十三座。城内太平军守将叶芸来也出城在菱湖南岸修筑营垒五座,隔湖遥相呼应。那时的菱湖东通石塘湖与破罡湖相连,可直达枞阳。






狮子山古战役旧址





      现在狮子山公园内。



      一八五九年到一八六一年,清朝军队围攻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为保卫安庆,率军多次救援,进行了两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安庆是一八五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被太平军占领的。同年三月二十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天京。从此,安庆就成为天京的西大门。清王朝于是派重兵围攻。当时,清军的战略是:第一步攻武汉,第二步陷安庆,第三步夺大京。由于安庆得失关系着天京安危,所以太平军决心保卫安庆。

  一八五九年冬,清王朝派湘军头子曾国藩坐镇指挥,分四路围攻安庆。一八六零年五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水师猛攻安庆下游的重镇枞阳。太平军叛将韦志俊(韦昌辉之弟)挖开枞阳附近的罗德洲和下首的堤坝,引水进入后湖,使得清军得以水陆并进。太平军守将连添福、万宗胜率师奋战,相继阵亡。六月二十日,枞阳沦陷,安庆危急。

  英王陈玉成驰援安庆。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支柱,当时年仅二十三岁。他十四岁加入太平军,参加过很多战斗,被天王洪秀全誉为“一身是胆的好将领”。一八六零年十一月,陈玉成率军十万多人,自桐城南下,在垌城西南三十里的挂车河与清军李继宜部展开激战.杀得清军尸横遍野。眼看胜利在望,不料叛徒韦志俊突然从直捣练潭,切断了太平军的粮道,太平军被追撤回桐城。第一次救援安庆失败了。

  这时,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对安庆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天王洪秀全决定;英王陈玉成率长江北岸各路太平军,经太湖、英山、霍山等地进军湖北;忠王李秀成率长江南岸各路太平军,经江西沿江直上而入湖北。两路大军成钳形前进,直捣清军老巢——武汉。

  一八六零年秋冬之间,忠王李秀成率南路大军从太平县出发,经繁昌、石台而人黟县,离曾国藩设于祁门的指挥部只有六十里路。曾国藩惊恐万状,写了一封遗书,准备兵败自刎。可惜。李秀成没有乘胜直捣祁门,也没有按预定的路线向湖北进军,却擅自挥师浙江,转向江西去了,结果失去了良好战机。

  一八六一年三月,英王陈玉成率北路太平军从桐城出发,所向披靡,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就连下英山,霍山,进入湖北,十八日攻克黄州。当太平军接近武昌对,城内清军慌作一团,主管粮台的阎敬铭上吊自杀。驻守安撤太湖的湘军将领胡林翼,在湘军中素有“萧何和武力两手进行干涉阻挠太平军前进,使清军取得了喘息机会,不久又加紧了对安庆的围攻。

  一八六一年六月八日,济军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不在军中的机会,集结重兵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在集资关北五华里,现在群众称为陈家岭)发动进攻。战斗一直打了二十天,太平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守将李四福、贾仁贵、朱孔堂和三千多战士壮烈牺牲,主将刘琳率七百战士突围,因河水暴涨,湖水泛滥,陷于绝境,全部被俘。紧接着,清军又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进攻,八千将士怀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拚死决战,也大部壮烈殉国。清军直扑安庆城下。

  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八月二十五日,他亲临前线,把军队排成扇形,十路挺进,对安庆进行最后一次救援。太平军将士每人背负着一束茅草,冲到清军的壕沟前,一面砍杀,一面用茅草把沟填平。清军据垒顽抗,集中所有的炮火向太平军密集轰击。太平军前仆后继。壕沟里的尸体一层压着一层,和茅草混在一起,把壕沟都填平了。安庆城中的守将吴定彩,趁陈玉成攻击清军后壕之机,带领一批精锐将士,打开西门,绕过清军的壕沟,向东猛攻清军的新垒。主攻安庆的清军将领曾国藩亲自命令督战部队排在营垒的后万,对后退清军一律格杀,以阻挡太平军前进。如此激战了几个昼夜,安庆城外尸横遍野,连河水也被鲜血染红了。

  安庆守军因长锁被困,粮食吃光,只好搜食猪、狗、树叶、树皮,许多战士活活饿死。九月四日夜,清军在安庆马山脚下挖掘地道,暗暗通到城下,装上大量火药。九月五日上午八时,清军点燃火药,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开几十丈的缺口。守将吴定彩、叶芸来率领太平军将士用躯肉堵住缺口,拚死奋战。最后,全城两万多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安庆陷落,长江以下无险同守,沿江城币相继失陷,过了两年,天京陷落了。太平天国革命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却机重地打击了以清皇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非常伟大的历史火车头的作用。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0: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30 10:35 编辑

(四十一)太平天国安庆战役旧址




     
长风乡拦江矶炮台旧址





   安庆市郊区长风沙地理位置特殊,连荆楚,扼吴越,通三巴,江中有九里十三矶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太平天国时安庆守将建炮台于此,留下遗迹至今。站在古炮台上不仅可以凭吊前人英勇豪放的雄风,还可以远眺波光粼粼的江面中流砥柱般的拦江矶雄姿。




小南门炮台遗址




      现在安庆市沿江中路,小南门对面。已经成为沿江公园一部分。

      小南门指的是康济门,位于安庆高井头(现建设路),出城门往南至江岸,西侧有一兀立高坎,其壁之陡,其势之壮,远非它处可比。这就是太平军筑垒的小南门炮台。1853年夏,石达开率部驻守安庆,将其它四处老城门封筑,仅留小南门供兵士出入。又在小南门江岸垒筑炮台,防止清军的来侵。小南门江岸地势陡峭,江面开阔,由此炮火封锁江面,万夫莫开。在太平军沿江垒筑的炮台中,小南门炮台最具威力。炮是太平军安庆保卫战中的重量级武器,据史料,陈玉成安庆城失守前的一次救援,仅湘军方面,就用去17万斤火药和50万斤铅子。曾国藩机要幕客赵烈文日记中,也有“过小南门炮台下,见一铁跪像。土人云,长毛自潜山岳侯庙中取来,欲熔为炮丸,屡冶不化,遂弃于此”的记载。


    光绪二十八年,当地仕绅共同筹款,在小南门炮台处设义渡局。义渡局置有大小渡船,其中4只大渡船专门渡送过江往来者,2只小渡船在西门外小新桥开河挖断处运送行人。既义渡,自然不收分文,如舵工水手暗中索要,一经查实,必将重办。而义渡局日常开销,则取自仕绅捐赠的不动产收益。民国后,姜笠夫接任义渡局长,在局内(小南门炮台址)建有义渡局亭。

BigBull_32.jpg
BigBull_1005.jpg
BigBull_1001.jpg
BigBull_2602.JPG
BigBull_2606.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0: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31 08:00 编辑

(四十二)太平天国安庆战役旧址

     
太平天国望楼旧址


安庆是太平天国主战场。清咸丰三年(1853)正月十七,太平军以百万之势,“舳舻相接,旌旗蔽江”,如入无人之境,迅速进占安庆城。自此始,至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初一,曾国荃率湘军攻下城池,长达八年,安庆一直为太平军所占。而安庆保卫战的失利,也导致太平天国的最终灭亡。



望楼是是太平军在安庆设立的军事瞭望设施,位于大南门街清真寺对面。目前保留的望楼,只是它的台座。望楼依坡而筑,面临长江,视野十分开阔。望楼台座为砖石结构,高2.35米,南北宽5.3米,东西长12.6米(原为20.4米,抗战期间,东端台座被日军拆除)。据文博部门走访的资料,望楼上方的瞭望台,四壁围以麻石,开有许多瞭望口。瞭望台楼板为船上拆下来的厚板,上面还带有铆钉。安庆克复后,望楼瞭望台部分被住户拆除,改为现在的民居。





咸丰三年九月,冀王石达开二度攻占安庆,并以守为攻,一方面将东南西北四门筑闭,仅留盛唐门(小南门)供兵士出入,另一方面,在城厢内外,广立望楼,随时观察城外清军的动向。在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湘军克复安庆省城图”(《湘军平定粤战图》)上,入镇海门(大南门)后不远,最为显眼的建筑,便是太平军望楼。从图上看,望楼至少为二层碉楼建筑(不含台座),长方形,四周开有瞭望口,其中南墙两个,东墙一个。这与现残存太平军望楼台座基本相符。由于建在高坡,其军事位置,远远超出与其相邻的镇海门城楼。





据安庆太平天国专家胡寄樵先生介绍,类似太平军望楼,目前国内只保存有一处,这就是安庆太平军望楼。因为年久失修,现存的望楼已经破落不堪,但作为太平天国的遗存,它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前期香港凤凰电视台《湘军》摄制组来安庆,还专门带他们过去拍了半天实景。



望楼是是太平军在安庆设立的军事瞭望设施,位于大南门街清真寺对面。目前保留的望楼,只是它的台座。望楼依坡而筑,面临长江,视野十分开阔。望楼台座为砖石结构,高2.35米,南北宽5.3米,东西长12.6米(原为20.4米,抗战期间,东端台座被日军拆除)。据文博部门走访的资料,望楼上方的瞭望台,四壁围以麻石,开有许多瞭望口。瞭望台楼板为船上拆下来的厚板,上面还带有铆钉。安庆克复后,望楼瞭望台部分被住户拆除,改为现在的民居。



咸丰三年九月,冀王石达开二度攻占安庆,并以守为攻,一方面将东南西北四门筑闭,仅留盛唐门(小南门)供兵士出入,另一方面,在城厢内外,广立望楼,随时观察城外清军的动向。在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湘军克复安庆省城图”(《湘军平定粤战图》)上,入镇海门(大南门)后不远,最为显眼的建筑,便是太平军望楼。从图上看,望楼至少为二层碉楼建筑(不含台座),长方形,四周开有瞭望口,其中南墙两个,东墙一个。这与现残存太平军望楼台座基本相符。由于建在高坡,其军事位置,远远超出与其相邻的镇海门城楼。



   
据安庆太平天国专家胡寄樵先生介绍,类似太平军望楼,目前国内只保存有一处,这就是安庆太平军望楼。因为年久失修,现存的望楼已经破落不堪,但作为太平天国的遗存,它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前期香港凤凰电视台《湘军》摄制组来安庆,还专门带他们过去拍了半天实景。

BigBull_1201.JPG
BigBull_1202.JPG
BigBull_1203.jpg
BigBull_2006940452180435.jpg
BigBull_2006940454721825.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8: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4-7 10:47 编辑

(四十三)太平天国安庆战役旧址






     
太平天国安庆保卫失守红水溏旧址









      安庆是太平天国主战场。





      清咸丰三年(1853)正月十七,太平军以百万之势,“舳舻相接,旌旗蔽江”,如入无人之境,迅速进占安庆城。自此始,至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初一,曾国荃率湘军攻下城池,长达八年,安庆一直为太平军所占。





      而安庆保卫战的失利,也导致太平天国的最终灭亡。






      一八六一年六月八日,济军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不在军中的机会,集结重兵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在集资关北五华里,现在群众称为陈家岭)发动进攻。






      战斗一直打了二十天,太平军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守将李四福、贾仁贵、朱孔堂和三千多战士壮烈牺牲,主将刘琳率七百战士突围,因河水暴涨,湖水泛滥,陷于绝境,全部被俘。紧接着,清军又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进攻,八千将士怀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拚死决战,也大部壮烈殉国。清军直扑安庆城下。






     出集贤门远至高花亭还向北,再往前走,就是集贤关关口了。虽然离老城区有十几里路,但后来发生的红水塘事件,却为老城抬高了不少知名度。红水塘一说横水塘,取山水横流入塘而名。“横”改为“红”,是清咸丰晚年的事,当时湘军主帅曾国荃已率兵将安庆城团团围住。为摸清清军实力,外围作战的英王陈玉成,派20余太平军乔装成百姓,蒙混入了集贤关。但刚行至红水塘附近,就被清军察觉,情急之下,躲入塘边一村民家。清军赶来后,遍寻无果,但对村民进行拷问,太平军战士不得不挺身而出,与对方展开血肉拼博。但双方实力悬殊过大,20余太平军最终均遭惨害,其鲜血,一时间将横水塘染得通红。为悼念这些太平军战士,横水塘从此改名红水塘。

清水塘旧址



      老城由四方城插上老城墙,向西南方远眺,有一水波潋滟处,便是老城赫赫有名的清水塘。元至正十八年(1358),正月才过了七天,陈友谅率天完红巾军再度攻打城池,镇守安庆的准西宣慰副使余阙带兵出城迎敌,但因寡不敌众,又身受重创,便慨然挥剑自吻,沉尸于此塘之中。老地藏庵前也有一处清水塘(后为漂白塘,“染布者皆先于此沃之暴之”),曾一度误传为余阙尽忠处,后史学家明察细证,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复在旧址立碑辨非。清水塘又称尽忠池,“池有渠,与大江通,渠有桥,前后两廛通道。”其址在同安门外,老板井巷(今德宽路南段)与观音巷之间(现为大观亭小区住宅群),《道光志城郭街衢图》上,标有具体位置。清水塘前的渠水,染红色布格外鲜艳,苏杭一带在的染匠,多取这里的水染红色布。









BigBull_BigBull_20100402 079.jpg
BigBull_BigBull_20100402 088.jpg
BigBull_BigBull_20100402 286.jpg
BigBull_BigBull_20100402 287.jpg
BigBull_BigBull_20100402 288.jpg
BigBull_BigBull_20100402 289.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四)老安庆的街之一






     
    安庆城内兴建街巷时,以“九头十三坡”为街巷定名相响应。至今仍留下高井头、拐角头、卫山头、登云坡、朱家坡、司下坡、县下坡等地名。






九头即:
  卫山头 (体育场东侧)
  高井头 (建设路)
  横坝头 (大观亭西侧)
  大拐角头(北正街南)
  小拐角头(天后宫)
  高山头 (朱家巷北)
  墩头  (大观亭西南)
  游山头 (鸭儿塘对面)
  朱山头 (太平寺旁)




十三坡是:
  朱家坡 (沿江东路)
  卸甲坡 (东门同城巷)
  昌甲坡 (殡葬馆旁)
  任家坡 (胭脂巷西)
  邓家坡 (杨家塘附近)
  登云坡 (胭脂巷口对面)
  凤凰坡 (大南门口)
  宣家坡 (大南门附近)
  司下坡 (四方城附近)
  五垱坡 (西城门口)
  黄甲坡 (杨家拐旁)
  县下坡 (五垱坡对面)
  墩头坡 (大观亭附近)





     老安庆九头十三坡前面已经介绍,这里再介绍一下老街和主要道路。




双井街旧貌

双井街:南起孝肃路,北至菱湖南路,全长817米。以街中段有双井而得名。66年称反修路,78年恢复原名。健康路至孝肃路一段,民国时称卫山头、卫门口、局东街。民国36年,翻新局东街到环城路(今菱湖南路)一段,53年重修。拆除健康路口到宣家花园街口一段东侧临街房屋,使该路宽至8米。

BigBull_0317.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31 09:51 编辑

(四十五)老安庆的街之二




     老安庆老街太多太多。下面讲的是以突出地理位置和环境特色的命名,也有地名跟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相关。如:
  “墨子巷”的由来与战国墨子并没有丝毫关系,它的得名源于众多笔墨店曾聚集于此。翰墨文化让它洋溢着一股独特的气息。

  “近圣街”顾名思义,就是靠近圣人的街道。据说当年它离安庆的孔庙位置很近。

  “北正街”因街是安庆古城北门城内一条正街而得名。

  

  “东围墙街”“后围墙街”“西围墙巷”因分别位于清巡抚衙署围墙东、后、西而得名。

  “司下坡街”南起玉琳路,北止德宽路,全长194米,因地处安徽布政使司旧址前得名。清乾隆25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今南京)移至安庆,后驻此。

  “卫山头巷”“卫门口街”都是因为安庆卫署(“卫”是明初设置的军事建制名)所在地而得名。

  其他诸如“热电路”“沿江路”等等都属于此类命名。




北正街旧貌

提到北正街,网友如数家珍,但谈的都是沿街富有特色的小吃。



关于街名的由来,知者不多。其实北正街只是一个简称,由“北门内正大街”简化而来。老城的北门叫集贤门(现北正街工商银行附近),过去由集贤门进城,须一条走到短街走到头,至大拐角头再东插,才能到法治街(孝肃路西段)。这条短街,就是北正街。解放后,老城门被拆,北正街向北有所延长,兼并了过去的北城口街,止于工农街口。建国初期,北正街一度取名为和平路,“文化大革命”中,又并入红旗路,直到1978年才验明正身,重称为北正街。  

民国时期,北正街上的老字号,最有名的,是“天源”。“天源”是老城酱园业五巨头之一,老板夏育之,打豆腐出身,初时开一爿小店,叫夏永昌水作店,主卖水豆腐。水豆腐是安庆居民入夏后饭桌上不得的一道汤。家庭主妇早出买菜,总要带一个瓦钵,打上二分钱的水豆腐。水豆腐是盛在大缸里的,专门有打水豆腐的铜瓢。打豆腐也很要技术,铜瓢平些就打得少,一铜瓢一铜瓢累计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夏育之是老板,但一早起来总是亲自趴到缸边给顾客打水豆腐,而且打得满打得足。夏育之说,薄利才能多销,多销才能嬴来口碑。几年下来,夏永昌水作店在老城出了名,逢年过节,东城西城的人也赶过来排队。北正街也因此更加有名。


     解放后,商业网点的安排由政府规划,北正街因此而萧条。直至20世纪末,北正街才异军突起,重新确立安庆繁华商业街的位置。如今的北正街,已经成为安庆市区的好吃一条街。


BigBull_0308.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31 09:56 编辑

(四十六)老安庆的街之三




     安庆老街还有因其特有建筑物而命名的,一般来说,物以地称,地因物存,安庆地名中有不少源于所在其中的建筑物。如“状元府街”全长332米,因明代状元刘若宰宰相府第而得名。“倒扒狮街”因街中有倒扒狮石牌坊得名。“造币厂巷”因造币厂旧址得名。“进士第巷”挹江巷至濮家巷,全长80米,因旧有李姓的进士第得名。“四牌楼街”南起大南门,西止人民路,全长151米,因街有四牌楼而得名。




      下面讲一下状元府街。



     
老安庆状元府街旧址








      安庆状元府街,旧名“状元坊”,为明末状元刘若宰府第。据《安庆旧影》载,系崇祯四年建造。当时建筑规模宏大,可惜毁于咸丰十一年兵燹。




     刘若宰字胤平,怀宁洪镇人,熟读经史,学识渊博,并长于书法,工绘水墨花卉。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中一甲一名。大魁后,曾充任崇祯帝的经筵日讲官,对这位末代皇帝颇多“启沃”,由于体质“清癨”冲任日讲官不久,即已病故。


      安庆旧为怀宁县治。封建社会,所在州县出了状元,是值得骄傲的,明清以来怀宁的状元,以刘若宰为仅有。据传,刘若宰的祖籍旌德县,当时的旌德县还来争状元是他们的。


   

BigBull_0314.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七)老安庆的街之四




     
老安庆四牌楼街旧址





      安庆四牌楼街南起大南门,西止人民路,全长151米,因街有四牌楼而得名。





      地名其实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对语言、历史、地理、民俗学方面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价值。



      安庆虽小,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它的历史和文化也凝固在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地名上。从地名的命名方式上,我们对安庆的今天和过去将会有个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般来说,物以地称,地因物存,安庆地名中有不少源于所在其中的建筑物。前面说到的如“状元府街”全长332米,因明代状元刘若宰宰相府第而得名。



     还有后面将要说到的“倒扒狮街”因街中有倒扒狮石牌坊得名。


    还有不再一一例举的“造币厂巷”因造币厂旧址得名。“进士第巷”挹江巷至濮家巷,全长80米,因旧有李姓的进士第得名。



    本节讲到的“四牌楼街”也说是因街有四牌楼而得名。
BigBull_0313.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0: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八)老安庆的街之五




     
老安庆倒仈狮街旧址





      安庆四牌楼街倒扒狮老街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曾官至明代万历年间刑科给事的刘尚志(明崇祯戊辰科状元刘若宰之父),奉旨在谯楼安庆知府衙署西的商业街建起一座四柱三门牌楼式汉白玉建筑,坊额正面镌刻“黄门司谏”,背面镌刻“青琐纳言”。后因两侧石柱上两只圆头长尾、卷发巨睛、张吻施爪的倒扒狮子石雕实在太生动,所以老城百姓索性俗称其为“倒扒狮子”。当年刘尚志是希望这条商业街经营公平公正。


  倒扒狮步行街是安庆保存至今的一条古老的商业街。

  这是立于街西口的倒扒狮牌坊,倒扒狮古街位于安庆市老城区内。与钱牌楼一样,都经过了现代人的修补,不完全是原物了。

   
  该街因倒扒狮古牌坊而得名,是研究安庆地方史和明清建筑艺术的重要地方。 该街长约二百余米,宽约三余米。两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其街区整体建筑较好的保持了明清风格,是一条保留安庆古城传统风貌的商业街。  


  一座倒扒狮牌坊,是安庆市重点文保单位,牌坊上的石雕已经严重磨损,模糊不清了。昔日:谦恭诚信铸就老街辉煌:据说“狮子倒扒”寓意做人必须谦恭诚信。狮子乃威兽,尚且能做到倒立状,作为商家应该谦恭,以顾客为上帝,同时要以诚信为本,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年这条老街,字号飘扬,连会馆都有20多所。倒扒狮子街上的老字号“盈生泰”、“王泰和”、“老宝成”等起初都以诚信为本,经营有道,渐渐在老城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刘麻子刀剪”,它曾是该街上的一块金字招牌。据说刘麻子为了制作这块招牌,用掉一只重一两有余的金镯子,做成内也金,外也金的“刘麻子”三个字,此后,金字招牌在省城安庆传开了。他家的刀剪,真的货真价实,曾有三绝:一、钢质硬,不夹灰,不卷口;二、淬火好,不带砂,不漏布;三、服务好,包退包换还包修。仅凭此三绝,刘麻子在安庆老城创下了良好的口碑,也正因为诚信,一个外乡人在商贾云集的安庆城立下了足。与此毗邻的四牌楼老街,胡玉美酱、麦陇香糕点历百年而不衰,由此也可以看出,作为商家的生存之道,谦恭诚信是多么地重要。

   

BigBull_2902.JPG
BigBull_2903.JPG
BigBull_2904.JPG
BigBull_2905.JPG
BigBull_2906.JPG
BigBull_2907.JPG
BigBull_2908.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九)老安庆的街之六






     
老安庆国货街旧址







        国货街原名四牌楼西街,是四牌楼街“丁”字街型插往西向的这一截,长约130米左右。国货街成名于1919年,当时安徽省城为声援五四运动,各界在此举行各种爱国运动,它凝聚着老省城的一腔热血。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消息传到省会安庆,包括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在内各学校立即做出反应。 1919年5月8日上午,2000余名学生在黄家操场召开声援大会,并通电全国。10日,安庆学生团成立,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方乐舟(洛舟)被推选为团长。翌日,又成立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筹委会,方乐舟为主任委员。20日,省城总商会配合安庆学生联合会的行动,做出抵制日货的决议。25日,安徽省学生联合会成立,方乐舟当选为会长。同日,新成立的省学联决定,在省城安庆大南门外迎宾馆设立国货检查所,并在三牌楼、四牌楼、倒扒狮等主要商业街,开设国货贩卖部。6月6日,安庆商会会同各路商团组成检查组,沿街巡查,杜绝日货。8日至10日三天,安庆商家联手罢市。11日,整个城区总罢市,大街小巷所有商店全部关门,2000余名码头工人也同时进行罢工。大规模提倡国货和抵制日货的活动,使安庆成为全国关注的政治风云中心之一。后经省政府批准,改四牌楼西街为国货街,以纪念安庆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BigBull_2917.JPG
BigBull_2909.JPG
BigBull_2916.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老安庆的街之七





     
华中路概括




      安庆有些地名的形成还与特定的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这些特定的沉淀着历史的地名,可以探寻安庆古城曾经的风云变化。



      “华中路”则是与民国19年(1930)第四届华中运动会有关,这届运动会在安庆举行,为迎接盛会,特开辟一条长2公里的路,取名“华中路”。



      华中路位于市东。全长4200米,以龙狮桥为界。文革时间称为东风路。




吕八街旧貌


      安庆市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命名的街道,如“康熙河”本是一条人工运河,因在康熙年间开挖而得名。 “龙门口街”因街北有旧时科举考场,即安庆府考棚而得名,传说是鲤鱼跳龙门,改变命运的宝地。
“四照园街”因旧有一四合院而得名。“吕八街”因旧有8户吕姓居民而得名。
“工农街”因地处城乡结合部而得名。



      下图为吕八街旧貌。
BigBull_0316.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一)老安庆的街之八




安庆城区地名客观地反映了安庆的地形概貌。现在的安庆,经过了上千年历史风雨的洗礼,经历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似乎已经看不出它当年的形貌,但透过那些浸蕴着历史的地名,特别是地名中的通名,还是能让人们对古安庆的地理情况有概括的了解的。例如,安庆地名中有一些“山”“头”“坡”的通名,如“九头十三坡”等,就鲜明地反映出安庆“岭”多“坡”多,高高低低错落交接的地形情况


安庆街道有很多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命名。


  安庆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一度作为安徽的首府而存在,在其形成发展中,曾经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为了表示对这些英雄的景仰与怀念之情,安庆毫不吝啬地给予了他们一席之地,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道路和街道。如“吴樾街”,就是以清末刺杀五大臣的桐城人吴樾的名字来命名的;“锡麟街”则是与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革命烈士徐锡麟有关。另外还有“玉琳路”“程良路”“德宽路”“高琦巷”等,每一个地名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三路二街由来

下图为玉琳路、德宽路、程良路图片

德宽路: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石德宽而命名,该路西南起玉琳路,东北至集贤路口,其中北正街口到集贤路口向东弯成东西向,全长1724米。玉琳路口到德宽路小学段,民国初称板井巷,民国16年拓建,40年代改名德宽路。文革时,德宽路、清河路全称青年路。81年恢复德宽路名。

玉琳路:位于城西。全长945米,该路为纪念革命时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宋玉琳而命名。玉琳路在清道光年间是县学所在地。20年代,德宽路到太平寺路口一段称太平境街,40年代末改称玉琳路。长438米。太平寺路口向东接五当坡路口长267米称西门大街。五当坡路口抵龙山路口一段长197米,称西正街(注:现保存还有北正街)均系麻条石路面,民国36年扩建。58年重修,77年再次拓宽修理,81年定名玉琳路。

程良路:南至江边大观楼,北至玉琳路,全长172米。民国25年(1936)以纪念烈士程良而命名。解放初期改称民族路,文革期间易名红星路,81年恢复程良路名。民国25年修筑,52年和87年重修。

吴越街旧貌



    吴越街:南起人民路,北至宣家花园街。全长323米。以纪念清末吴越烈士命名。文革期间改名援越街,七十年代末恢复原名。自人民路至孝肃路一段,清为按察使司署,民国初为安徽巡按使署所在地,民国15年(1926)毁于火灾。拓宽庆云街时,于街西口到安庆高等法院开辟此路碎石底,铺沥青,是安徽省修筑的第一条柏油街道。孝肃路至宣花花园一段,民国初为安庆高等法院的在地,沦陷时期辟一土路。83年该段铺沥青,长118米。

   锡麟街是为了纪念另一位为推翻清廷在安庆牺牲的烈士——徐锡麟。

    徐锡麟,光复会成员,1906年春,他以候补道员的身份来到安庆,出任安徽巡警学堂会办,他积极发展革学堂起义”,一度攻占军械所,但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徐锡麟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曾提到此事,并以此为题材,写出了《药》这篇著名的小说,表达了对刽子手的痛恨和对烈士的深深悼念。革命胜利后,安庆人民为纪念这位烈士,就把他起义地点旁边的一条街道命名为“锡麟街”,并在人民路旁立起一座他的塑像,以示纪念。

BigBull_6301.jpg
BigBull_6302.jpg
BigBull_6304.jpg
BigBull_570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二)老安庆的街之九




  安庆城区地名和街道也客观地反映了安庆的地形概貌。

  现在的安庆,经过了上千年历史风雨的洗礼,经历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似乎已经看不出它当年的形貌,但透过那些浸蕴着历史的地名,特别是地名中的通名,还是能让人们对古安庆的地理情况有概括的了解的。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安庆道路图片。

BigBull_0319.jpg
BigBull_0318.jpg
BigBull_0315.jpg
BigBull_0303.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31 12:35 编辑

老安庆牌坊、牌楼文化







          提起牌坊的话题,人们会联想起老北京、老徽州的牌坊。然而,君不知老安庆的牌坊,明清年代就有70余座,分布在闹市街区、学宫、衙署的周围;以及大观亭、鸭儿塘等名胜游览场所。安庆牌坊之多,应排名为全国城市的前列,给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笔财富。


  牌坊,是旧时标榜功德、忠孝、仁义的建筑物,常建于庙宇、衙署、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牌坊当街而立,一般为四柱三门牌楼式石雕建筑。正门石柱,东侧抱石,雕有如意,旋涡纹饰,瑞兽、花草等。以画梁飞檐之灵动,解决街道平直之呆滞。从美化环境的角度,牌坊能陪衬景物,点缀古城之美。


  据程晓苏先生编著的《安庆旧影》记载:安庆城最早当街竖立的牌坊在明代万历年间,为钱家牌楼,前中后有三座牌楼。一座称“大司徒”,为明朝户部尚书钱纯、钱鸾立。一座称“古柱史”,另一座称“大司马”坊,纪念明朝兵部尚书汪道亨。牌楼是华丽的牌坊,为楼房格式建筑,比四柱通天简易的牌坊要高一等。后来这条街道以三座牌楼定名“三牌楼街”,又称“钱牌楼街”。


  汪道亨是怀宁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安徽人物大辞典》收录有汪道亨的简介。他在大饥之年,捐资籴谷,备荒放赈,救济灾民,深受百姓爱戴。并捐资修建安庆西门城外的大新桥,使这条古道成为“八省通津”的商道,扩展商贸交流,为安庆人造福。汪道亨逝世后,安庆商界为其竖立大司马牌楼,颂扬他的功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庆城区所建的怀宁县文庙前,有座状元坊,为赞扬安庆人刘若宰获得第一位状元,自然值得庆贺,鼓励学子勇登龙门,大振文风,金榜题名。大南门内有座海疆柱石坊,替探花马大用所立,颂其曾任清朝水师总督之功绩。东门外有大都督坊,是明代左军都督黄应甲所立。

  牌坊不仅为古代名人歌功颂德,而且有传统文化的意蕴。提倡忠孝传家久,对父母及长辈的敬重。城北集贤门内有孝子牌坊,大南门有忠孝牌坊,以“孝子”与“忠孝”命名的街名一直延续到一九八二年。
  三牌楼有座牌楼四面题匾为:东治政,西阜民,南辑睦,北景定。四牌楼匾额为:东富寿,西布德,南承德,北中和。以立德、承德、布德,求辑睦、景定、中和,宣传孔孟之道与儒家学说。


  倒扒狮石柱牌坊,雕琢四只倒扒的石狮,以此来避邪。狮子倒扒,示意商贾的财气不外流,体现财源滚滚来的商风民俗。另外,西门外当街有牌坊三座:“风池三杰”、“黄甲同登”、“青云双凤”;以及古牌楼牌坊,造型像把金锁,锁住洪水防止水患。


  清代中叶,安庆城为省、府、县同城之治,人文荟萃,贤达云集。城内牌楼牌坊遍布,展示古城的壮观、宏伟。仅县署附近就竖有“皖江首邑坊”、“小聚奎坊”、“豸绣坊”、“接武坊”、“杰魁坊”等十余座。牌坊成为安庆城人文景观,丰富老城文化内涵。


  春节期间,城乡组织的龙灯队上街玩灯闹春,各个主要街道扎彩门,张布幔,悬红灯。在牌坊附近举办舞龙舞狮,说唱、大鼓书、踩高跷、猜灯谜等各种娱乐活动。牌坊周围是人流汇集场所,流动商贩在此摆摊设点,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风味小吃在此亮相,使牌坊文化与大众娱乐、饮食文化相融合,繁荣皖江文化。





(五十三)古柱史(钱牌楼)旧址


      安庆古柱史(钱牌楼)坐落钱牌楼街,东西面向,当街而立。


    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间。为四柱三门牌坊式汉白玉石坊。中门仅存石柱,高4.45米,东侧抱鼓石2.1米,最宽处O.8米,厚O.1 7米。南北两次门保存基本完好,额坊运用高、浅浮雕和透雕等多种技法,雕有如意、旋涡、莲瓣、瑞兽、花草、菱形、三角形、云形等纹饰,图案布局虚实相间,繁简相称,工艺十分精湛。此坊旧名“大司徒坊”,系明嘉靖刑部尚书钱如京(桐城人)所建。


     此牌楼被立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BigBull_四牌楼1.jpg
BigBull_Dscf4061.jpg
BigBull_1904.JPG
BigBull_1903.JPG
BigBull_1902.JPG
BigBull_1901.JPG
BigBull_Dscf4065.jpg
BigBull_6817859_9370083.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四)倒仈狮石牌坊旧址





      在安庆街倒扒狮老街中段,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曾官至明代万历年间刑科给事的刘尚志(明崇祯戊辰科状元刘若宰之父),奉旨在谯楼安庆知府衙署西的商业街建起一座四柱三门牌楼式汉白玉建筑,坊额正面镌刻“黄门司谏”,背面镌刻“青琐纳言”。后因两侧石柱上两只圆头长尾、卷发巨睛、张吻施爪的倒扒狮子石雕实在太生动,所以老城百姓索性俗称其为“倒扒狮子”。当年刘尚志是希望这条商业街经营公平公正。

  这是立于街西口的倒扒狮牌坊,倒扒狮古街位于安庆市老城区内。与钱牌楼一样,都经过了现代人的修补,不完全是原物了。

  


  一座倒扒狮牌坊,是安庆市重点文保单位,牌坊上的石雕已经严重磨损,模糊不清了。昔日:谦恭诚信铸就老街辉煌:据说“狮子倒扒”寓意做人必须谦恭诚信。狮子乃威兽,尚且能做到倒立状,作为商家应该谦恭,以顾客为上帝,同时要以诚信为本,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BigBull_2910.JPG
BigBull_2911.JPG
BigBull_2912.JPG
BigBull_2913.JPG
BigBull_2901.JPG
BigBull_2902.JPG
BigBull_2905.JPG
BigBull_2906.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五)现代新建菱湖石牌坊和菱湖公园牌楼





      在安庆菱心中段口,立安庆新建菱湖石牌坊。体现一种文化。

     在安庆菱湖公园大门口,新建菱湖公园牌楼,新颖美丽。

BigBull_2401.JPG
BigBull_Dscf4101.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6: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六)大清万寿宫及安徽劝业场(省国民政府)旧址







      安庆万寿宫恐怕现在多数安庆人已经不知道了。

      安庆万寿宫是清末慈禧太后回安庆而在安徽皇家行宫的基础上扩建的,相传慈禧幼年居住安庆城吕八街,就在此行宫隔壁。

      现遗址为今工人影剧院。目前皇家行宫已不存,唯万寿宫仅存一栋建筑遗址!经过一场大火之后,现在楼下全部用砖砌起来了。





     该遗址随后改建为安徽劝业场,民国初期为安徽省国民政府驻地,抗战结束改建安徽省国民政府,1947年国民政府从合肥迁回安庆在此楼办公。




      解放后改为安庆文化馆,后又改成群艺馆和图书馆等!

BigBull_5403.jpg
BigBull_5401.jpg
BigBull_5404.jpg
BigBull_5402.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1: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占位,安庆的井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收听

0

听众

300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07-9-5
精华
0
QQ
发表于 2010-4-7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92/好东西没有保存下来,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6: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4-7 16:48 编辑

老安庆的古井




      老省府安庆城曾遍布老井,散落在明清朝代所修建的古街深巷,以及住户屋前屋后的院落。几百年来,居民全靠老井提供生命之水。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区内仍有老井282口,以井命名的街巷有:双井街、四眼井街、板井巷、深井巷、龙井巷等。人们同老井相依相伴,一些平民百姓依旧饮用井水。尽管井水比不上自来水清洁卫生,但一般人家经济状况差,挤不出一笔钱来安装自来水管道。而沿江居民,挑混浊的江水,用明矾搅拌,使泥沙沉淀后饮用。





(五十七)四眼古井



      安庆四眼井是一口四个眼的古井,四眼井是一条街,四眼井还是一个街区的代名词。


     过去安庆老城,说到四眼井,多想到西门外商业繁华的那一地段。由八卦门出城,向西,再折向南,见粮食业、煤油业、食盐业、酱园业、花纱业、颜料业、木材业、糖杂业、油铁业、棉布业等商铺一家挨一家,不用问,就一定到了四眼井一带了。



周边六邑的人来安庆,别的地方可以不去,两个地方是必须到的,一个是城里的四牌楼,另一个,就是城外的四眼井。



     四眼井街因井而名,井就立在街头,井圈不高,四眼,外围生有青苔,内圈勒有绳沟。史书载,“四眼井滨江,与江水无异”。其实“异”还是有的,比如入夏,江水猛涨,颜色是浊黄的,但井里打上来的水,清净,明澈。再有,或大涝,或大旱,井水也依旧不溢不涸。特别是后者,取水量过大了,偶尔也会浅一些,但隔两天便能复原。四眼井有多老,不知道。早年井圈上深深的绳沟,是它沧桑岁月的见证。井边用水的,多为无缚鸡之力的妇女,打水力气不够,只好借助井圈,一把一把将井绳扯上来。时间久了,取水的人又多,石材雕凿出来的井圈,就年复一年拉出一道道绳沟来。

BigBull_20100402 272.jpg
BigBull_20100402 273.jpg
BigBull_20100402 275.jpg
BigBull_20100402 276.jpg
BigBull_20100402 277.jpg
BigBull_20100402 278.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6: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八)福泉古井




      安庆宣家花园街的古井叫福泉井。

      2000年,古井外观虽未遭破坏,但井口加上了铁丝封盖,名存实亡。后来中宜大厦修建,吴越街路面翻修,福泉井也得到了保护。目前古井圈外另套有花岗岩井圈,井台也用相同石材装饰,并围以铁链石栏,由实用型转向观赏型,成为宜城一景。




    安庆市永安街是老安庆府府署(现第六中学)东的一条长街,北起自健康路,南抵宣家花园街后,与状元府街相接。清末民初,老街名因位于府署之东名“府东巷”,民国初期,又因福泉井改称为“福泉街”。所以那时的福泉井就是安庆的重要的一个古井了。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名为“抗美街”。现在的街名,出自“永安局”。永安局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为民间士绅出资创建的慈善机构,主要办理施棺、掩埋之事。

  


BigBull_20100402 053.jpg
BigBull_20100402 054.jpg
BigBull_20100402 055.jpg
BigBull_20100402 056.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6: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九)超泉井




      此井在安庆大南门街的关南清真寺内。

   

   在清真寺内有一口名叫“超泉”的宋朝古井,早先深埋在地下,最近几年才挖出。

BigBull_5603.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7: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铁佛庵井


      此井在安庆市六中附近,名为铁佛庵井,井圈被埋了一半,周边勉强只有转身之地,井台也只剩下一半。其右的壁,就是高层住宅楼的侧墙。

      铁佛庵井虽小,却有一段安庆人民保卫老城文化战的故事。


     铁佛庵井属于公用井。这类井,早先多为地方士绅共同捐资开凿,带有很大的公益色彩。《怀宁县志》就有光绪十年地方士绅出资重修北门外龙眼的记载。公用井一般都建于街头巷尾比较显眼位置,专门建有规范的井台区。公用井一般以四眼为多,双井次之,单眼相对少一些。这主要是从居民用水者众的角度考虑。



    铁佛庵小井井口不大,水深在3米左右,如连日阴雨,井水会与井台平齐。铁佛庵小井井圈为花岗岩石料,基本没有绳沟。据此分析,铁佛庵小井最后翻修,应该是在民国年间


   
BigBull_20100402 065.jpg
BigBull_20100402 066.jpg
BigBull_20100402 067.jpg
BigBull_20100402 068.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17: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一)双福古井



      此井在安庆市工农街中段附近,名为双福井,四眼井被埋了一半,只剩二眼。

       这两眼井原来就是我所居住的龙井小区得名的原因所在。

       据了解,这老井原名叫龙眼,是老城赫赫有名的老井之一。

       龙眼在清前期称“双泉古井”,后来逐渐简化,就被称为龙井了。龙眼井台为麻石条铺筑,分四眼井口,因此又有别名为“四眼井”。后来井圈被拆除,不得已,将井口处麻石条斜成一定高度,临时围成井圈。现存的井圈为水泥构件,原为四眼,后来因为房地产开发,被填了两眼。确实,无需细看,那被填了的两眼还有半边裸露在外。

BigBull_20100402 279.jpg
BigBull_20100402 280.jpg
BigBull_20100402 281.jpg
BigBull_20100402 282.jpg
BigBull_20100402 283.jpg
BigBull_20100402 284.jpg
BigBull_20100402 285.jpg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