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140148|回复: 90

[老城旧巷] 安庆寺庙系列(饱经沧桑化凡尘)

  [复制链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发表于 2016-11-29 09: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6-11-30 08:57 编辑

安庆寺庙系列(饱经沧桑化凡尘)


     为便于大家百度查找,特设立不同的安庆系列。欢迎网络上各类人士提供相关资料,进行文史研究。


七家岭宝华寺与明代古井——卒子走遍安庆
七家岭宝华寺与明代古井
——安庆寺庙与古井
第110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枞阳县七家岭宝华寺,今天卒子向大家这里。
20160709 125.jpg 20160709 126.jpg
     七家岭是以姓氏命名的地名。该村的“七”字,就代表七个姓氏。据了解清朝顺治年间,七家姓氏的人家在岭上立村,村名为“七家岭”,七字代替七个姓氏冠以村名。
20160709 127.jpg 20160709 138.jpg
     七家岭位于位于枞阳县中部会宫乡,东与项铺镇、金社乡、藕山镇和白荡湖相连,南接官埠桥镇,西与雨坛乡、义津镇毗连,北和浮山镇交接。会宫人历来重文尚读,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文有桐城派文学大师吴汝纶,明代“怀远将军”大刀王胜等,这些地方卒子已经介绍过。
20160709 139.jpg 20160709 140.jpg
     地处会宫的宝华禅寺,该寺座落会宫兰桥村七家岭。寺庙周围是小的池塘,还有一些奇山怪石,据史料记载宝华禅寺始建明朝中期。不知道在那个战乱年代,建这样一个寺庙需要花费多大的气力,后经历朝发展壮大,道场庄严,佛像众林,晨钟暮鼓,香火鼎盛。
20160709 141.jpg 20160709 142.jpg
     巍峨壮观、起伏连绵的城山山脉和火龙山山脉像两条巨龙由北向南平行静卧在会宫乡与官埠桥镇交界处。两大山脉间形成一条长约五公里、宽约五百米的峡谷,会宫乡城山村洼里村民组就坐落在峡谷中。洼里这一古老山庄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明朝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为敬奉三国时期名医“药王”华佗而建庙。原寺房共有三进,第一进为门庭,1961年寺庙被毁,在原庙基1994年重建。
20160709 143.jpg 20160709 144.jpg
    七家岭素称“小江南”之称,这里风景如画,山上无崖不树、无径不竹、无涧不花、无石不苔。村庄东、南、西三面靠山,周围茂林修竹,古木参天,腰围二至三米的古树数十株。东西两大山脉间的溪涧,常年流水不断。
20160709 145.jpg
    据村民介绍,传说宝华禅寺有一口老井叫芦苇井,以前常年有水,卒子在寺前见到这口明朝时间修的老井。这口井是明代工匠建寺庙时修建用于寺内僧众饮用。当地人有说先有井,后建寺;也有人说先建寺,后又修井。该井因井水污染等原因被弃用。
20160709 148.jpg 20160709 196.jpg
(本篇完)
2016-11-2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镇江寺往生堂与吴定彩——卒子走遍安庆

镇江寺往生堂与吴定彩
——安庆寺庙
第108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观区西部、南濒长江的海口镇,南与东至县隔江相望,西至皖河农场与怀宁县接壤,这里面江背靠平原,在明朝至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是渡江战斗的渡口之一,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海口镇位于安庆城区的西边,隶属于大观区,是由长江与皖河冲积形成的绿洲——海口洲、小洲(又称金洲)、官洲(又称银洲),海口镇就坐落在“三洲”上,镇北依皖河,南临长江(长江岸线约20多公里),西与皖河农场毗邻,东由皖河大桥连接安庆城区。
     “镇江寺”位于镇江村,建于清朝年间。这座寺庙原是清朝初期移民到海口兴建的镇江王爷庙,移民们从江西等地坐着小船一批又一批来到这里,耕耘着这里的沙土地,创造着财富,也是当时船帮祭祀集会的场所。
      据说,以前大殿内塑有“镇江杨泗将军”神像。杨泗将军,道教尊号为“九水天灵大元帅紫云统法真君水国镇龙安渊王灵源通济天尊”,他本是源于湖南的民间道教水神,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运动逐步将该信仰向周边传播,因其能斩除蛟龙,平定水患,而被广泛尊奉。但现在的镇江寺,已经变成了一座佛教寺庙。镇江寺同时也是一个古渡口,这里曾发生了一段血雨腥风的往事。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长毛们长驱直入,安庆这座古城受到千年最大的浩劫。曾经繁华富庶的原怀宁县海口镇“几于百里无人烟,其中大半人民死亡,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经历战乱后多年仍未恢复,曾有人说到了海口洲“十里无居民”。卒子小时居住的西门,老安庆人曾泛批海口镇一带居民为海口洲胡角下,大概的意思也就是江西老表的意思吧。
     太平军占领安庆以后,受到宗教的约束,军纪还算严明,所以烧杀之事还有所克制,但到了后期大量的流民、土匪以及捻军、清军的降军等等各路势力相继进入太平天国,这些人打着太平军的旗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不仅进一步败坏了太平天国的名声,还使其纪律废弛,一些军队已与土匪无异。而安庆在太平天国这场浩劫中,死于两军之手的人口绝不在少数。与此同时湘军打出“以理学治军”的旗号,曾国藩创作了集中体现“仁”这一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爱民歌》,要求士兵背诵传唱,做到“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但另一方面,又纵容其军队烧杀抢掠,还打出“民可爱而刁民不可爱,绅可敬而劣绅不可敬”的幌子,主张对太平军斩尽杀绝,即使对叛变投降者也不例外,以至于落下了“曾剃头”之称。
     湘军三次屠城,其中一次就发生在安庆。安庆在太平天国的地位紧次于首都天京(南京)。由于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全局关系极大。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军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太平军先后投入数十万兵力,最终归于失败。1861年,曾国藩攻下安庆后,下令士兵“大索三日”,屠杀淫掠,整个安庆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大索”字面上是搜索“残敌”,实际则是纵容士兵在当地公开抢劫奸淫。曾国藩的亲信李榕称:“通计前后杀毙援贼、城外垒贼、降贼及城中之贼实有四万余人,军兴以来,杀劫此为最重。”
     有清人记载:“安庆之役,伏尸百万,长江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所谓伏尸百万,除了战死者,还有大量的平民。湘军亦以“大索”为名,从上到下,每一个人置备一个大竹筐,抢到钱财就往竹筐里装。同时亦大肆在城内外进行野蛮的屠杀。安庆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海口镇地处安庆市区的上游,一度堪称“安徽粮仓”。太平军占领安庆地区时,封锁了长江上游的交通。正当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州、常州之际,曾国藩统率湘军水陆师数万余人,乘机自湖北大举东犯,连陷太湖、潜山之后,以太平军所必救的安庆为主要目标。
     湘军曾国荃率陆师万人会同提督杨载福水师四千余人围城,并命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马步两万打援。湘军进围安庆,直接威胁着天京的安全。湘军围困安庆连遭挫败。太平军领导人对安庆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天王洪秀全决定;英王陈玉成率长江北岸各路太平军,经太湖、英山、霍山等地进军湖北;忠王李秀成率长江南岸各路太平军,经江西沿江直上而入湖北。两路大军成钳形前进,直捣清军老巢武汉。1860年夏,湘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入城助守。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交战。后因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安庆陷落,守城太平军一万余人全部战死。
     1861年3月,英王陈玉成率北路太平军从桐城出发,所向披靡,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就连下英山,霍山,进入湖北,十八日攻克黄州。1861年5月末,清军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不在军中的机会,集结重兵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发动进攻。一周后,四千太平军守军孤立无援,粮绝,营垒被攻破,湘军未留一名活口。紧接着,清军又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营垒进攻,八千守军粮食耗尽后向曾国荃投降,全部被斩首。清军直扑安庆城下。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八月二十五日,他亲临前线,把军队排成扇形,十路挺进,对安庆进行最后一次救援。安庆城中的守将吴定彩,趁陈玉成攻击清军后壕之机,带领一批精锐将士,打开西门,绕过清军的壕沟,向东猛攻清军的新垒。主攻安庆的清军将领曾国藩亲自命令督战部队排在营垒的后方,对后退清军一律格杀,以阻挡太平军前进。如此激战了几个昼夜,安庆城外尸横遍野,连江水也被鲜血染红了。
     吴定彩,太平天国将领,在太平天国戊午八年八月破江北大营,庚申十年二月克杭州,三月破江南大营等战役中,都建立功劳,擢平西主将。辛酉十一年春,安庆被围急,英王陈玉成奏调吴定彩等率军来助战。守将叶芸来请增守兵,陈玉成命吴定彩带部下精锐千多人入安庆助叶芸来守。安庆太平军守军因长锁被困,守将吴定彩率领太平军将士用躯肉堵住缺口,拚死奋战。史书上这样记载,据野史看,吴定彩在城破之后,分兵带着数百太平军精锐之兵从西门鸭儿塘西渡至海口洲,被湘军四处追杀。安庆失守后,与安庆互为犄角的池州,就成了吴定彩最后的生存希望,1861年9月,吴定彩带着最后残兵来到海口洲一带,举目宽宽长江挡住去路,吴定彩等人意从渡口过江,曾国荃的湘军又为追兵将至,最后太平军守将吴定彩与残兵全部战死。安庆陷落,长江以下无险可守,沿江城市相继失陷,过了两年,天京陷落了。
(本篇完)
2016-10-31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0: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江寺与竺庵心坚两大师像碑刻——卒子走遍安庆

迎江寺与竺庵心坚两大师像碑刻
——安庆寺庙与碑刻
第109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沿江东路的迎江寺,是大家再熟悉的地方,即使如此今天卒子还是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大概与竺庵心坚两大师像碑刻。
      网上有位安庆爱好文史的江启荣先生,他认为迎江寺是安庆最著名的景点,其大门上的匾,是皇帝亲笔题写的。然而他发现这匾上的“迎江寺”三个大字居然有错字! 他认为原来光绪皇帝在这,藏有千古玄机!在他翻阅了大量资料之后发现:这是爱新觉罗氏的传统,康熙皇帝把承德“避暑山庄”这“避”字,右边的“辛”,下面多写一横。在山西五台山上写的“灵峰胜景”四个大字。这“峰”字下的“丰”应是三横,他又把它少写了一横。咸丰皇帝,他在“独乐寺”给一个院子题名“报恩院”。他特意将“院”字右边的“完”,少写一横。经过斟酌推敲,得出肯定的答案:安庆迎江寺上的“寺”少一点,它不是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面对电视台采访时,这位江先生谈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光绪皇帝特意写错的,他在此寄有深意。因为在西太后撤帘听政之后,他的皇权仍然没有完全在手。受肘于西太后,总觉得少了一点。因此在题安庆迎江寺时,就将“寺”字下面的“寸”字少写一点。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平和郁闷。由于光绪皇帝生性懦弱,不敢太张杨,也不敢太显露了。虽然把“寸”字里面的一点没有写,但把下面的一勾,勾提上来用来遮拦、弥补这少一点的破绽。这样待慈禧殡天后,他的皇权全部掌握过后,再来安庆迎江寺,给这缺少一点的匾额,补上这一点。由于光绪死于慈禧之前,这样安庆迎江寺这块匾,“寺”就永远的少了一点。虽然成了千古憾事,但也成就了安庆迎江寺,别样的韵味、别样的风采!这个匾额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大家路过迎江寺时看一看那块匾“寺”字是少了一点,这少了的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枞阳门外的长江边上,占地三万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大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整座寺院建筑在长江岸边的高地上,殿堂巍峨,从十里开外即能见其雄姿。安庆乃历史文化名城,迎江寺即在该城之东南,它上接九华山,下临匡庐,北攘天柱,南临长江,可谓得天地之灵气,占人文之辉光。
     天王殿位于迎江寺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光绪捌年榖旦),门两边各置铁锚一个,重约三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据民间传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而设之。门口右边墙壁上字:“佛日增辉,法轮常转”,门口左边墙壁上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寺内建筑,以四进殿堂及一塔为主体。一进天王殿,殿高10.4米,面积约300平方米。
     大雄宝殿高17.72米,面积409平方米。殿内三尊大佛,居中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西两侧为消灾延寿药顺佛和阿弥陀佛。殿后骑狮的为文殊菩萨,骑象的为普贤菩萨。两厢佛台上供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塑像,姿态各异,造型生动。
     毗卢殿是最早的殿堂之一,脊高17.7米,面积约580平方米。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毗卢佛,左边是大梵天王,右边是帝释天神。毗卢佛背后的悬壁上塑的是高达10多米的海岛,岛上有《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等一百多个人物塑像,海岛下塑有“四海龙王朝观音”,整个塑像精美逼真。
     藏经楼楼高16.2米,面积981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楼上藏有佛经万余卷,还有《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附《心经》,保存完好。这部经书迄今有五百余年历史,经书中还有多幅佛像和普渡众生像。楼下为法堂,供讲经说法和重大宗教活动之用。中层是西方三圣像。
     安庆迎江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历代均有整修或修建。据《安庆府志》和《怀宁县志》记载,迎江寺于明万历已未(公元1619年)由怀宁县士绅阮自华募捐重建,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近代名僧月霞于九华山创办中国第一所佛教院校以后不久,即来到迎江寺担任方丈,在其住持期间,留下了著名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月霞方丈公案”。月霞离去之前,派弟子心坚来迎江寺担任方丈。
    迎江寺创建于宋开宝七年(974年),曾名“古万佛寺”。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新募建。清朝初年又重建,以后续有整修扩建,终成沿江一带名刹。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毁于战火。清同治元年(1862年)重建,名“迎江寺”,意为寺院迎长江而立。光绪元年(1875年),慈禧太后赐给迎江寺“妙明园”匾额,悬于藏经阁上。
     迎江寺被天王殿、大雄宝殿建筑在高台上,十分雄伟,为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毗庐殿重檐歇山顶,粘土筒瓦,有发戏、提栈,无斗拱。藏经楼为现代式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是近代寺院建筑。
     迎江寺在心坚、竺庵两法师的带领下,走过一段非常不平坦的道路。在叶崇正的《记传奇海内外的闽籍高僧慈航法师》一书中,他曾描写1929年,慈航法师应安徽安庆迎江寺竺庵法师之邀,出任该寺住持。他从兴办教育、培植僧材入手,创办了佛学研究部、僧伽训练班、义务夜校和国民学校,并亲自讲学授课。他礼聘贤能担任院务助理,整饬僧纪,建立规制,修葺殿宇,扩建道场,使寺院面貌为之一新。太虚大师闻讯后,去函深表赞许。在安庆过了一段时间,慈航法师萌生朝礼佛教名山、参访高僧大德的念头。他跋山涉水,周游四方,履痕遍及徽、苏、沪、浙、赣、闽、粤等地。一路遍参各宗,博览诸经,眼界和学识有了新的拓展。
(本篇完)
2016-11-1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龙文庙(孔庙)大成殿——卒子走遍安庆

回龙文庙(孔庙)大成殿
——安庆寺庙
第110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望江文庙大成殿位于安庆市望江县华阳镇回龙西路文庙巷1号,这幢饱受战火洗礼的庙宇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文庙又名孔庙,位于安庆市望江县城中心,为一宫殿式古建筑。大成殿高十多米, 面积三百多平方米, 二十四根大柱组成方形结构,四周围廊、重檐翅角、在建筑格局上仅次于桐城文庙与安庆市区文庙。
     据介绍,庙后原有很多附属建筑物,前方左右为东西两庑,前有戟门,戟门东为土地祠,西为王幼学祠,前首为棂星门,石柱组成石牌坊,上书“ 麟风腾祥”,左为圣城,右为贤关,入口处中间有石桥,名状元桥,两侧有泮池,过桥可见一方高大红墙书有“宫墙万仞”四个遒劲大字,中上方书“圣旨”两字。
     还有,庙后为启圣祠,东为礼门、西为义路,后为明伦堂。文庙历尽沧桑、几经修建。因遭日寇烧毁,仅存文庙主体大成殿,后经过修葺,现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据《望江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宋仁年间,元末毁于兵乱,明洪武年间重建,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县令傅光遇发动修葺。
     文庙原为一处古建筑群,现存文庙主体大成殿,文庙大成殿为歇山式木质结构古建筑,重檐翘角,装饰斗拱,石质柱础。是一座精美的清代建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本篇完)
2016-11-2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军上将军石玄文墓与太平寺——卒子走遍安庆

太平军上将军石玄文墓与太平寺
——安庆名人墓与安庆寺庙
第106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破凉镇油铺村有一座太平军上将军石玄文的墓,墓后是一座太平寺,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卒子认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太少,较为出名的是《投名状》,卒子曾多数观赏这部电影。
      太平天国运动,曾辗转清朝半壁江山,几乎形成清廷与太平天国分治局面。太平天国被以湘军和淮军剿灭之后,所获战俘不分首从,一律处以极刑。清廷处死太平天国战俘的极刑主要有凌迟、剖腹、摘心、剥皮等,法场上血肉横飞,惨绝人寰。安庆保卫战,湘军与太平军各投入数十万人战斗,死伤无数,这些将士的遗骨现在散落在安庆各地,仍无任何记载。
      清朝各级官员对太平天国战俘个个都是极刑,惨不忍睹灭绝人伦!太平军战俘除了投降和遣散的,大小首领多处以凌迟枭首极刑。1851年10月3日,钦差大臣赛尚阿奏报,“长发逆匪沈承章”在广西藤县华锦村被即凌迟处死。12月12日,何名科在广西贵县郭南里地方被凌迟处死。1852年1月14日,湖南宜章县义军女将王萧氏被凌迟处死,后又“剉尸戳尸”枭示等等。
      石玄文,事迹不详,在其墓碑上所刻有其官衔,曾任太平天国的“上将军”,那么太平军在历史上有没有“上将军”一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了解一下太平军的发展:太平军在起义中设立军职。初分前、后、左、右、中五军,各设军长、副军长、先锋长及所属百长、营长等官。旋仿《周礼》之制,改各级军官为军帅、师帅、卒长和两司马。1851年(咸丰元年)洪秀全称天王后,立四军师,即左辅正军师、右弼又正军师、前导副军师、后护又副军师;封五军主将,统率侍卫、总制、监军及军帅以下官。形成了王、侯、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十三等官阶制度。
     太平天国后期(在安庆保卫战期间)其官制繁杂。朝官包括列爵、诸将和丞相以下职官三个系列。1859年 4月洪仁玕封为精忠军师干王,随后陆续封了英(驻守安庆)、忠、赞、侍、辅、章六王和洪氏亲属诸王。至1861年《朝天朝主图》颁布时,连爵同王的驸马、西父在内共二十八个王。六爵既已封多,又在六爵之上、诸王之下,陆续增设了天将、朝将等,以为升迁地步。其与原有的主将、大佐将、正副总提,合为军中诸将。这样、王、天将、朝将、主将、义、安、福、燕、豫(太平军驻安庆集贤关守将)、侯,成为后期官阶系统的主干。总制、监军、军帅至两司马,一般只用来封赏乡官。王、诸将和六爵的属官名目,已知有六十余种。此外,传达号令者有承宣、承委、奉宣、宣传、通传,侍从起居者有仆射、仆尉、侍官、仆官、仆伺、从伺、随伺,掌管文书者为簿书、文务、掌书之类,职司考绩者为司勋、理勋、稽勋等。1862年以后,洪秀全为分散统兵诸王大权,扩大封王,高级官爵越来越多,属官级别越来越高,有关国号、荣号、勋衔、虚衔的规定也更加烦琐。册籍中见有三百九十三天将、一百七十八朝将、三百零八天安、一千四百六十七天福等名号。封王达二千七百余人之多,排衔不及者称为列王。列王封多,又有“”(“小王”合文)之封。庞大的官僚队伍日趋腐化,军心民心愈益涣散,加速了太平天国的失败。由此可见,石玄文墓上被称“上将军”其实并不在太平天国封官职,更多可能只是一种称号。
     据野史记载,清廷抓到太平天国战俘后,通常采取活体摘心祭祀,以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从1851年到1858年,被清廷摘心活祭的太平天国战俘有黄亚陈、汤亚才、雷亚书、罗五、江华国、余光政、刘仁有、李新三、孙德明、杨晋龙、石仁沅、王小勇、高刚头、李春方、赖元益等。被湘军捕获的太平军石玄文就是采取活体摘心,供案祭奠的官兵,其在宿松、太湖一带与湘军展开战斗中阵亡。
     石玄文被俘战死是1851年,与湘军太湖战役中数百名太平军战俘被湘军处死。驻守安庆集贤关的刘玱琳被湘军肢解,割头示众。驻守安庆的英王陈玉成在河南延津西教场被凌迟处死,年仅26岁。
     为了纪念太平军将士石玄文,由当地百姓自发将其尸首葬在破凉镇油铺村的一处小坡地中,并在数年之后由居士募捐修建了太平寺,寺里供奉石玄文将军像,为全国极少数供奉太平天国将军像的寺庙。
(本篇完)
2016-09-2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0: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风禅寺——卒子走遍安庆

西风禅寺
第106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花亭湖畔,有一座西风禅寺,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西风禅寺位于风景秀丽的花亭湖畔,距县城约十公里,因寺内有一天然石洞,风从西洞口入,回旋而出,故又名西风洞,洞旁建有寺庙,称西风禅寺。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曾云游到此,并在此坐禅弘法,有遗迹尚存。唐朝贞观年间,法智禅师在此初建道场,形成七重宝殿宏大规模,香火兴旺;西风禅寺为安庆有史以来第一座寺庙,被卒子称为“安庆第一寺庙”。
      清朝咸丰六年,该寺被太平军焚毁,其寺僧建小庙以继灯火,民国八年(1919年)寺僧惺悟募捐重建大雄宝殿。
      千百年来,虽屡遭兵灾人祸,但法轮常转,灯传不绝。
    西风禅寺,面湖靠山,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每每湖上泛起浓雾,山顶飘起浮云,仿佛仙境。
      西风禅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古木苍翠,鸟语花香。山上有西风洞、仙人桥、一线天、飞来石、犀牛望湖、摩岩石刻等胜景,卒子将一一介绍。
    李白、黄庭坚、王守仁等名家圣哲,都在此留下足迹或诗篇,清朝嘉庆年间状元赵文楷曾夜宿山寺赋诗一首:“古寺云深处,扪萝问牧童。鸟盘秋色外,人语暮烟中。厨盖千年石,崖呼半夜风。暂抛尘梦去,禅塌一灯红。”
   据《太湖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年)寺毁于战火;民国八年(1919年)寺僧募捐重修。现存的中上佛殿是民国年间建筑。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三尊坐像。两旁大柱镌联:“妙相圆融即色即心偏十方而示现;法身常住无来无去历万劫以长春。”殿中长年香烟缭绕,钟馨常鸣,鼓声不断,善男信女往来不绝。
      西风禅寺原名狮子庵、西风洞禅寺,位于太湖县城北花亭湖风景区凤凰山山腰。据旧《太湖县志》记载:“狮子庵,即西风洞,城北十五里。”相传五祖弘忍大师于唐朝高宗咸亨二年(671)传衣钵于六祖慧能后,因慕西风洞风光秀美,曾到洞中坐禅弘法。后人遂称西风洞为五祖洞。唐代宗大历年间,高僧法智禅师来到太湖四面山,在该山创建了四面庵,后又在西风洞开辟道场,因西风洞岩石形似一啸天雄狮,于是取名狮子庵。
      西风禅寺是一座唐代古刹,历史悠久,1300多年来,西风禅寺历经沧桑,几经兴废。民国《太湖县志》记载:“狮子庵于咸丰六年(1856)寇毁,仅存上殿一间。民国八年(1919)寺僧惺悟重修。”
      抗战和“文革”期间,西风禅寺再遭严重破坏,到1980年,保存上下两殿及数十间寮房,为一民居式上下两殿连体建筑。西风禅寺面湖靠山,每每湖上生起浓雾,山顶飘起白云,仿佛人间仙境。
     旧《太湖县志》记载:“西风洞,有梵宇、石厨、一线天、锡杖峰、凤凰石、飞来石、仙桥等诸胜。”
     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刻字于石上,形成摩崖石刻。西风禅寺是安庆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圣地,目前景区不收取费用。
[size=0.83em]DSC_7628.jpg (295.2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016-9-29 08:49 上传



(本篇完)
2016-09-2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浮山夕照与张公岩(古桐城八景之一)——卒子走遍安庆

浮山夕照与张公岩
——古桐城八景之一
第106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浮山,卒子曾介绍过张公岩石刻,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绍这里。
      古桐城曾有“八景”之说源于宋代,据沈括(《梦溪笔谈》十七书画)载:度支员外郎宋迪是高手,最善画平远山水画,其得意的山水画作品有八幅,谓之“八景”。此后,骚人墨客纷纷仿效宋迪的八景风风雅。首开“八景”之风的是京都御用文人们,如京都最负胜名之地列为八景。此后,全国各地亦纷纷仿效,除地名不同之外,其内容基本上是大同小异。老桐城(含枞阳)当时也将本地风景优胜之地列成八景,位于桐城市与枞阳县境内。关于“八景之说”有: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枞江夜雨、竹湖落雁、荻埠归帆。
      桐城八景始见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由当时桐城知县陈勉主修、儒学训导许浩篡修的桐城县首部《桐城县志》。主要是: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枞江夜雨、竹湖落雁、荻埠归帆等。解放初,桐城、枞阳分治,正是人间公道,秋色平分,所在桐城境内为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等景;所在枞阳境内为荻埠归帆、浮山夕照、枞江夜雨、竹湖落雁等景。由是地以景传,引人入胜,观光欣赏,游客题留,风流千古。现特选存明清文人先后为“桐城八景”进行分景命题——题咏,因之景物愈显优美,自然更富形象,意境益赋温馨,山水越发钟灵。并见各呈风采,相互媲美,绘声绘色,频添神韵,充分赋予妙境的诗情画意,让后之游者玩味无穷,领悟其自然风貌和幽雅。
     这其中“浮山夕照”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一处景点。浮山张公岩,宋朝进士任江西路转运判官张同之,和州人,因游浮山,爱不忍去,遂弃官学道于辟谷岩,相传辟欲仙去,因称张公岩。张公依岩筑楼名夕阳楼,楼后有井,容水六担,久旱不涸,汲之旋满。每当夕阳西下,经折射入井,泉水浮动,红光摇曳,出现日照光环奇观。因名“浮山夕照”。
     浮山夕照,明·许浩,浮山景迹写难穷,翠壁丹崖几万重。惟有夕阳留返照,乔林掩映彩霞红。清·张骅,烟生石上烟凝碧,日落峰头日影黄。返照入林山倒没,余辉映水塔生光。人驱古道牛羊下,风送归巢鸟雀忙。共识夕阳无限好,挥戈争得驻西岗。
     很多朋友去了浮山,却没有看到浮山夕照的景点。其实这就是浮山夕照诞生地——张公岩中。顺山攀上一座山峰,沿山西侧削壁曲转的绕云之梯小心下来,往北数步,走过仅容一人的石桥,跨进桥头的石门,便到了目的地——张公岩。张公岩高大宽敞,古色古香,状如陕北窑洞,凿石壁而成。
     张公岩内侧有井,据说,宋代江西路转运判官张同之寄情山水,游玩浮山时,被这里古朴清幽的秀色所吸引,便弃官学道于此。传说他辟谷而居,潜心研习佛法,为浮山佛教的发展作出了一些贡献。后人将他隐居之地名为“张公岩”,以示纪念。张公的生平概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他是古代典型的不满官场昏黑,弃官投僧之流。此井就是张公岩景点的精致所在,古桐城八景之一的浮山夕照即诞生在这里。
      井深仅三四尺,泉水清澈见底。据《浮山志》记载,此井名叫“龙井神泉”,可容六担水,吸之旋满;天将雨,即溢出;数月不雨,六担水如故。夕阳正在缓缓西沉,当余辉投射在泉面约呈35度角时,奇迹便瞬间出现了,只见一轮红日自井底喷跃而出,射彩飞虹,照得井旁浑黄的岩壁一片紫赤,我们仿佛进入了科幻世界。张公岩,岩的左上方有一天然石阁,架梯可上,深、高均一丈有余,口略大,敞开状,原是张公炼丹的处所。
      张公岩前还有“文革”中被毁的夕阳楼遗址,是张公为观赏浮山夕照而建造的楼台。夕阳楼旁还有张公的沐浴池、濯足盆,都是就着岩前的平地和巨石巧妙地雕凿而成。岩顶是一片蓊郁葱茏的茶林,旁边环立着几株苍劲的古松……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张公弃官修道后的多么舒适的生活场景。
       古桐城八景之一的浮山夕照即诞生在这里。离张公岩不远的石拐角处,有浮山一处天然厕房,被称为老桐城跨时间最久远的厕所之一。与同时期的欧洲厕所相比,要原始很多,留存现今,让人仿佛隔世。
(本篇完)
2016-09-3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1: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帝庙与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卒子走遍安庆

关帝庙与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
——安庆寺庙
第108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昨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了位于大别山腹地的红军战士的雕像和一座红军亭,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时候,卒子继续向大家介绍这里的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关帝庙。
      安庆白崖寨保护区,位于宿松县北,寨内以人文景观取胜,寨外有自然风景见长。寨墙建造悠久,由大小石头砌成,蜿蜒曲折,跨五个山头,设五个城门,工程巨大,素有“南国小长城”之誉。外围怪石、溪流、瀑布景观,气势磅礴,尤为壮观。
     在群山环抱的时家岭,有一座雄伟庄严的“关帝庙”,现又名“白崖禅寺”,周山环抱、历史悠久、叠翠郁蔚、四时奇观、山花异卉、泉列茗名、飞禽上下、走兽无常。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这座寺庙早已年久失修,数百年的古刹旧貌,在十年浩劫已是面目全非。
     白崖禅寺方丈上觉下灵,出生于宿松县境,据说能挖药草治病,皈依佛门后,拜历山红喜大法师为徒,后到白崖寨关帝庙重兴创建。其到关关帝庙古刹时还是一片废墟,觉灵师到关帝庙古刹四周探察,经过其风霜露宿,卧薪尝胆的兴建,关帝庙才又重新修建而成。
     白崖寨始建于元末时期。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同陈友谅在安庆至九江一带进行拉锯战,曾在此练兵打仗,为后来鄱阳湖大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明末兵部尚书史可法曾据寨与张献忠的起义军作战。
     清朝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的西路大军也曾在此与清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清军踞高死守,太平军久攻不下,只有望寨兴叹败退而去。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十月,曾国藩率湘军驻扎在白崖寨,遭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围困两月有余,因寨内兵勇粮足,太平军攻寨久攻不破,只好调兵往花凉亭、二郎河而去。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刑部主事贺颀、工部主事贺欣兄弟为保障乡里,损资扩建。
     昨天卒子说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由英山向黄麻地区转移。在师长徐海东率领下,10月初东路军到达宿松趾凤河,驻扎在团林冲、山泽冲、南冲畈、白崖寨一带宿营。东路军在白崖寨休整,东路游击司令部驻白崖寨关帝庙。10月10日,东路军改为红27军,军长刘士奇,政委郭述申,副军长吴保才,下辖2个师,全军约4000余人。
   进入攀龙门,穿过一片竹林,便是关帝庙。这座位于山腰上的关帝庙,就是当年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不过,当年的关帝庙早已毁于战火,现在已经是几经重建后的关帝庙了。在关帝庙西边直线距离百米左右,就是当年部队进行整编的地方。
(本篇完)
2016-10-2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渡墩接云寺——卒子走遍安庆

老渡墩接云寺
——安庆寺庙
第1044篇
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微信号:QQ82009314(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
图、文:过河卒子
摩托车户外行群  群号:322708947
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版、安庆牵手网、安庆振风论坛、各县门户网站、觊迪论坛等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老渡墩,有一座小寺庙名曰接云寺,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老渡墩摆渡一脚去”,在安庆地区桐乡坊间民众们常用它借喻所办事情糟糕透顶,形势恶化急转直下,几乎没有半点挽回的希望。那究竟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卒子从当地村民处了解到老渡墩说起。
   在桐城与怀宁交界的地方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土墩,相传是战国时期的遗址——老渡墩。老渡墩的东南是河道分叉处,西面是河水的收口,所以水势到这里特别急,水面上总是卷起一个个的旋涡,尤其一到汛期,河面波涛汹涌,一旦遇上大风,更是风急浪高。
  “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就是说老渡墩的真实写照,古时的河面好似天堑,所有行人、客商来往过河只能来到老渡墩的渡口,乘坐木制的小渡船摆渡过河。要是遇上汛期或风雨交加的时候,摆渡的小船犹如一个鸡蛋壳一样颠簸于波涛之中,险象环生,时有翻船乘客落水溺亡的事故发生。上千年来这里溺水遇难事故举不胜举,印证了桐乡民间流传的“老渡墩摆渡一脚去”的俗话。
     接云寺坐落在老渡墩墩顶上,这是三面环水的一个大土墩。
     接云寺是是老渡墩现存极少数古建筑之一。在古时,这里曾居住数百村民。接云寺建于何时尚不清楚,但重新修建于清朝中期。
     这里曾香火兴旺,盛极一时是有根据的,从散落的历代僧人墓碑看,这座清朝的寺庙曾住过僧人众多。
   由于这里地势险要,历代为兵匪争战之地,曾若干次毁于战火。毁了又修、再毁再修、续而不断。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这里又是断墙残垣,一片荒凉。后又由一些居士或僧人筹资筹劳修建了一栋正殿,内供大佛像。远远地站在寺对面观看,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海,远处群山起伏,似土丘犁坯一般十分壮观。使人们有一种置身天外、腾云驾雾的感觉,精神格外振奋。
(本篇完)
2016-09-0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0 16: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安寺——卒子走遍安庆
会安寺
第1028篇
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微信号:82009314(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
图、文:卒子团队出品
摩托车户外行群  群号:322708947
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版、安庆牵手网、安庆振风论坛、各县门户网站、觊迪论坛等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原安庆市枞阳县的惠安寺,位于枞阳县会宫镇西面,会安寺在一座小山的山脚。今天卒子向大家简单介绍这里。
      会安寺的大门向西面开,大门前有棵大樟树,粗枝浓叶,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开启了会安寺的一片宁静和肃穆。这里佛门乃清净之地。
      穿过进会安寺,不见弥勒佛和韦陀。而在寺左边一坐一立是牵马的牧童。问了寺里僧尼,也答不上来。寺庙空地很宽阔,南北大约十多米,东西也不少十多米。全被水泥砌得坦平坦平。
      长方香炉,上装层层叠上的插烛之架。这全是为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提供的方便。寺里没有高大而雄伟“大雄宝殿”,寺院只有二进,前进是供奉着关帝、药王、雷公电母等三界神灵。
      在安庆的殿堂里,玉帝王母、四海龙王,雷公电母,山神土地……诸神众多,不一而足,我们无法完全罗列出这些神的名目。比如雷公电母,都知道他们在天上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 原来神也是各司其职,司有专职的。
     安庆供奉着关帝、药王、雷公电母等三界神灵的寺庙并不是非常多。有三界之别,又有主从之分;诸神之间关系明确,各神地位排列固定。
     会安寺里有一座玉帝王母的佛像,这与佛无关,倒是与神话传说里的神有关,说也真说不清楚。但供奉王母娘娘的道观就相对较少。
      会安寺里那位牵马的神仙,说不清道不明始建于哪年。相传当时寺院香火旺盛,人员最多时有僧人十多人,有土地数十亩。如今小寺重修时间不长,留下古老的印迹不多。
(本篇完)
2016-08-1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08: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丰三龙寺——卒子走遍安庆
林丰三龙寺
第1111篇
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微信号:82009314(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
图、文:卒子团队出品
摩托车户外行群  群号:322708947
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版、安庆牵手网、安庆振风论坛、各县门户网站、觊迪论坛等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池州市石台县的林丰,地理区位特殊,与七都镇接壤,北面贵池区的棠溪接壤。一条小河从村内穿过,生态环境极优,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20150517 105.jpg 20150517 125.jpg
    林丰是山区,与外界交流沟通很少,一度是“养在深山无人识”的状况。这里曾有数座古庙。在林丰组境内,现有一座三龙寺,庙很小却保存完好,香火兴旺。
20150517 114.jpg
    六公里长的古徽道在龙舒河沿冯村一带,可见一级级石板路,古道弯延翻过峻岭。
20150517 120.jpg
    冯村风光为棠溪三大仙境之一,境内石林耸立,修竹森森,空气清新,自然环境引人入胜,为市民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20150517 119.jpg
   “三龙寺”位于丰林山区的一个坡腰处,建成于清朝,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寺庙坐落于两座山之间,四周山势平缓,起伏不大,山上毛竹林立,翠色欲流,寺庙屋顶琉璃与山上毛竹的翠绿交相辉映。  
20150517 122.jpg
    在寺庙的一边,有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涧,涧两边水草丰茂,山花灿烂。冬天,涧中水汽蒸腾,山风一吹,整个寺庙,水雾迷漫,宛如仙境一般;夏天,涧中水凉刺骨,浅呡一口,夏日暑气,顿时消散,人顿感神清气爽。
20150517 129.jpg 20150517 131.jpg
    位于三龙寺不远的村落边,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古宅已经完全倒塌了,从遗址上看,古屋布局因地制宜,依山而建,由下而上排列多组建筑,通过里弄、通道、房屋之间的边门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房宅和周围的山乡环境、竹林、山涧、田野和谐地组成一体。虽然已经倒塌了,但依然能够看到原建筑的恢宏气势,现存的精美石雕门墩石体现了当年造房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平,石雕刻有花鸟虫鱼,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虽历经一两百余年鲜艳不减当年,石雕古朴、工艺精湛。
20150517 132.jpg 20150517 110.jpg
(本篇完)
2016-12-0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2: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缸窑天峰寺——卒子走遍安庆
缸窑天峰寺
第1119篇
过河卒子 QQ号:82009314、微信号:82009314(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
图、文:过河卒子
摩托车户外行群  群号:322708947
欢迎收看卒子QQ空间、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庆E网、徽网安庆版、安庆牵手网、安庆振风论坛、各县门户网站、觊迪论坛等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区某临湖山区,有一处怪石林立的小山头,这里有一座寺庙,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20150426 094.jpg 20150426 096.jpg
     枞阳县枞阳镇小缸窑居委会位于枞阳县城西大门毗邻安庆郊区,面积约五平方公里,这里自然形成大缸窑和小缸窑两个区域。小缸窑区域依山面湖,属沿江丘陵岗地和湖畈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资源的多样性。
20150426 119.jpg 20150426 121.jpg   
     天峰寺位于菜籽湖畔,依山傍水,奇峰怪石,境内定泉,旱雨水均。有令牌、大印、青蛙之巨石,前有白象、青狮两山锁湖口。
20150426 122.jpg 20150426 124.jpg
  该寺创建于明朝宗祯七年,始名天峰庵。清乾隆十六年改庵建寺。民国十二年住持僧殷和尚扩建三进: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供养三尊大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观音、弥勒等佛像,香火鼎盛,后曾几度沧桑,净土竟成废墟。
20150426 127.jpg 20150426 131.jpg
     一九八四年,尼妙容,重建宝刹,二进一亭。现有大殿二进,住持释僧果。
20150426 132.jpg 20150426 133.jpg
    寺后有“天柱石”,东有“大印石”,西有“令牌石”,西对“象形”、“狮形”二山,周围还有“青蛙石”、“卧兔石”、“马踏石”、“定泉”等自然景观,风景极佳。
20150426 134.jpg 20150426 152.jpg
  天峰山并不高耸入云,却有一巨石仿佛佛祖神剑从天外飞来,直插寺旁,形成绝壁危崖,威逼峥嵘,令人敬畏惊叹。这神剑侧下的天峰寺,也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古语。寺外青竹环抱,山上松涛阵阵。上得寺来,顿感神清气爽,浊气排空,浮华遁形。
20150426 194.jpg 20150426 252.jpg
(本篇完)
2016-12-1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09: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燃灯寺(唐代古寺)——卒子走遍安庆
燃灯寺(唐代古寺)
——安庆寺庙
第112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的一座寺庙,相传是我国唐朝时期建造,这究竟是一座什么寺庙,传承了一千三百多年,至今仍然存世,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20160916 002.jpg 20160916 003.jpg
    安徽门户地处皖赣鄂三省七县交界处的宿松县,东接望江、西界黄梅、北临太湖、南望匡庐。某村就位于皖南大别山南麓,宿松县西北角,陈汉老山区大门。隋代以后,特别是唐朝以来,安庆各县纷纷建起一些小庙,其中燃灯古寺就是其中一个。燃灯村境内,长溪河段一千余米,河上原有两座桥,一座燃灯公路桥,是古燃灯公路之咽喉。另一座是熊河桥。
20160916 006.jpg 20160916 007.jpg
    据说,燃灯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朝,位居于长溪河水之滨,群山环绕、峰峦叠翠、奇峰险境、碧水蓝天、景色怡人,为宿松县十景之一,曾有“上有燃灯古寺,下有小孤绝境”之称,更有“佛教圣地,学海文澜”之美誉。燃灯寺位于燃灯村,始建于唐代,明万历四十年、清顺治八年曾重建,现仅存寺中黄鹤亭正殿一间,现存明朝“石雕”和“青砖”。
20160916 008.jpg 20160916 009.jpg
  燃灯古寺是宿松县古十景之一,燃灯寺门头的明朝石雕,刚到寺庙门口,在门头处就赫然看到镶嵌着的十余块纹理丰富的大石块,石块上方是醒目的略有褪色的红色“燃灯寺”三个字。表现的形式是双狮戏球。从双狮戏球旁边的图案看是明朝流行的外八仙图案,现在俗称“中国结”就是这种形式,从整体画面上看,是明朝石雕工艺流行的典型图案之一。
20160916 012.jpg DSC_9494.jpg
  据了解,燃灯寺始建于唐朝,此庙历史上最盛时期有一百五十间房子,五个大殿,总共占地面积达二十余亩。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们为破除封建迷信,古寺中大多数庙宇被毁被拆,只剩下一个后殿。在改革开放后,当地群众再把庙宇重建了一次,但很难建成往日的规模了。
DSC_9495.jpg DSC_9499.jpg
    走到燃灯寺前,门头的明朝“双狮戏球”石雕是比较明显的。在寺庙各处散落的大石块上均雕刻着各种装饰纹理,从花纹上看,所有石雕均采用浮雕工艺,雕刻深度深达寸许,雕刻的内容有人物、鸟兽、花草装饰纹,不仅有古建筑中常用的龙凤狮等形象,还有不少佛家装饰图案。这些雕刻粗犷有力,形象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DSC_9500.jpg DSC_9502.jpg
  除了门头上的石雕还是在寺庙的周边搜寻来的,但只找到了部分,许多在文革时期毁坏了。在燃灯寺其它各处及周边居民区,也还能见到许多这样的石雕,这些石雕大小形状各异,有的重达数千斤,有的轻也达百余斤,有的形状完整,有的残损不堪。这些石雕皆来自己燃灯寺散落的明朝残缺石雕。
DSC_9505.jpg DSC_9506.jpg
  走进寺庙内,则是后期重修的庙殿,在庙殿的梁柱柱基、墙基、门槛、门梁等各个角落均能看到形色各异的“石鼓”和“石柱”等,从寺庙的侧面向里走进,则是由几十多块石条垒砌而成的台阶,这些石条上也是布满了各色纹理和图案,台阶旁边是一围墙,围墙全是由许多宽厚的青褐色砖块垒砌而成,大约有五百余块,当地村民介绍这是原来重建寺庙时留下的。据测量,这些砖块的尺寸基本一致,厚度是三寸,宽度是六寸,长度是九寸,是明朝特有的青砖,俗称“三六九”。青砖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寺庙内的石雕是明朝时期的。
DSC_9507.jpg DSC_9509.jpg
  据了解,这些石雕工艺品个个雕刻得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反映了明朝时期的石雕工艺水平相当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宿松县就在小孤山发现了小孤山石刻,这是宿松县第二次发现大型集中的明代石雕,此次发现对研究明朝石雕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SC_9511.jpg DSC_9512.jpg
    据道光《宿松县志》卷五《舆地志》古迹附“十景”记载,即海门天柱、严恭石道、西源九井、凿山仙洞、孚玉青峰、仙田瑞谷、龙湖浮笠、燃灯古寺、秀河烟柳、十里桃园“十景”。
DSC_9513.jpg DSC_9516.jpg
(本篇完)
2016-12-2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31

帖子

E粉新人

注册时间
2015-8-4
精华
0
发表于 2016-12-27 15: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底蕴厚重,值得各位文人骚客逗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6: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火神庙佛教净土寺及碑刻——卒子走遍安庆
道教火神庙佛教净土寺及碑刻
——安庆寺庙与古刻
第113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双港镇练潭村境内,有一处道教宫观火神庙,现为佛教净土寺,从过去的道教到如今的佛教,火神庙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图一:火神庙大门
20161112 044.jpg
     走在练潭村这座古镇,来到练潭老街,感受这条老街承载的历史沧桑。练潭历史悠久,早在元明清时期,就是南方诸省北上京师古驿道必经之处,“昼夜羽骑不绝”,村落里保存尚好的多处塘口见证着练潭辉煌的驿站岁月。不仅是驿道发达,镇内练潭河自西向东流入菜子湖,再由菜子湖通至长江,水运兴旺致使练潭成为当时重要的水陆码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图二:净土寺三佛殿
20161112 045.jpg
     练潭老街就已是小镇政治、经济、文化的所在地,热闹又繁华,街上商铺云集,光是给过路人歇脚的客栈就有十几家,杂货店更是多得数不清。因为繁华喧闹的样子每天都像在赶集。
图三:火神庙大门额民国期间的石额
20161112 048.jpg
    老街火神庙原是一幢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相传火神庙又名火星宫,是练潭老街的标志性建筑群,堪称钟灵毓秀。宫观坐北面南,山门上悬匾“火神庙”石碑,耀眼夺目。
图四:火神庙现改名净土寺
20161112 049.jpg
图五:群友浏览火神庙
20161112 058.jpg
    火神庙原建筑在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焚毁,据说原庙宽约三十米,长约四十米,正殿多尊神像慈颜安详,栩栩如生。后方有客室、禅房、道房。整个宫观翠柏成行、鲜花似锦、巍峨壮观、胜景宜人。
图六:火神庙大钟
20161112 050.jpg
图七:火神庙石井
20161112 057.jpg
    火神庙据说香火缭绕,方圆百里信众或乘舟或乘车跋山涉水、络绎不绝,朝拜者无不肃然起敬,恭致虔诚。练潭村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像火神庙这样的古建筑和传统历史文物,保留老街的历史原貌和传承文化底蕴。
图八:火神庙恩##阳碑刻
20161112 051.jpg
    原火神庙内有碑刻数块,据碑刻记载,这个古刹起于元代,盛于明、清。据民国十七年(1928年)重修“火神庙”捐碑记载,上有众多各方人士捐银重修火神庙,其中盛于桐城的“保甲”二字格外醒目,我们都去看过桐城的老街,很多就与保甲相关。

图九:火神庙捐款石碑
20161112 053.jpg
图十:火神庙捐款石碑局部
   20161112 056.jpg
  火神庙毁后,在原址上重修了寺庙,经称净土寺,寺院巍峨宽敞,气宇轩昂。寺内花草满庭,四季争艳。殿内金身佛像,盘莲静坐,端庄慈祥,可敬可亲。
图十一:火神庙众宪张大爷勒石碑局部
20161112 052.jpg
图十二:火神庙众宪张大爷勒石碑
20161112 054.jpg
图十三:火神庙众宪张大爷勒石碑局部
20161112 055.jpg
(本篇完)
2017年01月06日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08: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三官庙——卒子走遍安庆
安铜三官庙(道教宫观)
——安庆寺庙
第114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近郊月山镇安庆铜太矿境内,有一个比较新的小寺庙,上面标注了二A级旅游景区,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三官庙的指示牌
20161204 001.jpg
     三官庙位于安庆铜矿境内。三官庙也叫三元庙。三官也就是上元一品九气天官即赐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气地官即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气水官即解厄洞阴大帝。他们的生日分别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是、下元十月十五日。图二:三官庙大殿
20161204 002.jpg
    三官庙由大殿和后殿组成。面积约七、八百平方米。三官庙建在安铜的一处比较平坦的地面,气势宏伟。庙中奉祀民间信仰的三元大帝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庙创建无考,据说是明朝初期。图三:三官庙简介
20161204 003.jpg
    当时风水先生看中这里,头枕象狮岭,脚踏两马山。龟蛇锁洞门,凤凰在中央。起初只是几间茅房,后有人加上砖瓦形成小庙。民国期间茅草屋被毁,后得到资助,庙貌复新。图四:三官庙由来
20161204 004.jpg
    三官庙的资料相对来说很少,据了解,安铜三官庙供奉的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图五:三官庙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合法宗教场所
20161204 010.jpg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图六:三官庙正殿
20161204 011.jpg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图七:三官庙供奉的神像
20161204 013.jpg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奉祀: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黄□道场,以祈福消灾。图一:三官庙正殿
20161204 015.jpg 20161204 014.jpg
(本篇完)
2017-01-1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08: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源宫葛洪井——卒子走遍安庆

真源宫葛洪井
——安庆古井
第115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脚下,有一座古井,这是怎么的一段离奇往事,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道教渊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搜集晋魏时期隐流、秘传的道书,普传大道。唐高宗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图二:白鹤岗山坡
    真源宫位于潜山县天柱山镇,为南朝梁武帝时的寺庙遗址,后期卒子将陆续介绍其它景点供全国人民参考。因道人白鹤所建,又称“白鹤观”、“白鹤宫”。唐朝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玄宗李隆基敕建“司命真君祠”;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太宗赵匡义敕建“灵仙观”;时至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徽宗赵佶为求灵迹之地,赐匾御书:“真源万寿宫”,简称“真源宫”。自唐代至清道光时均有道士在此居观修炼。后因战乱等因素,逐渐衰废。图三:葛洪像
    卒子向大家介绍的这口井,据推测为晚唐至宋代古井,当地村民称为“葛洪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葛洪井在天柱山白鹤岗一带,现有三眼古井,今天卒子介绍的是其中一口。图四:真源宫道长指出葛洪井的位置
  民间口口相传的“葛洪井”。此井内的井圈由石块砌成,直径约一米,深不详,井圈内荆棘丛生。此井位于白鹤岗山坡上,常年有水,堪称神奇。虽然此井凿建年代已无法确考,井圈内壁有近石块斑驳,显示着该井古老的历史,此井被称“葛洪井”,现真源宫以战火中被毁,遗址中剩下这口古井诉说着曾经的历史。图五:葛洪井内由石块堆砌而成
    葛洪(公元284~364年)为东晋道教学者(今江苏句容)人、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 图六:葛洪井局部
    葛洪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图七:葛洪井位于白鹤岗山坡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 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葛洪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从事炼丹和医学,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论家,又是一位从事炼丹和医疗活动的医学家。他在行医实践中,总结治疗心得并搜集民间医疗经验,以此为基础,完成了百卷著作《玉函方》。由于卷帙浩繁,难于携带检索,便将其中有关临床常见疾病、急病及其治疗等摘要简编而成《肘后救卒方》3卷,使医者便于携带,以应临床急救检索之需,故此书堪称中医史上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图八:白鹤岗
(本篇完)
2017-01-2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5: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虎头崖白云岩寺——卒子走遍安庆
虎头崖白云岩寺
——安庆寺庙
第115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虎头崖,有一处名为白云岩的地方,这里从何时在洞窟中建起了一座小庙,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白云岩大石壁图片、图二:白云岩字刻
20160903 207.jpg 20160903 208.jpg
     虎头崖景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镇林庄村,是天柱山八大附属景区之一,景区景点集中,怪石林立,古迹众多,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图三:白云岩石龛
20160903 209.jpg
    虎头崖曾是远古炼丹修身成仙之所,留下“丹灶台”、“铁笛龛”、“仙人房”、“天下第一洞房”、“无量寿塔”、“升仙洞”、“送子观音洞”“狐仙坟”等等文物古迹。之前卒子曾介绍一些。图四:白云岩为天然洞穴
20160903 212.jpg
    公元一世纪,张道陵之孙张鲁云游天柱山,在白云崖(虎头崖的别名)建起天柱山第一座道观——白云观而潜心修炼;唐代高僧崇慧大师在此讲经说法;宋代黄庭坚、明代徐桂在此读书……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赞美这块洞天福地,如:“超然物表”、“宛然仙境”、“元气磅礴”、“中天峻拔”、“仙洞重华”等。此外又有美女石、和尚石、石床、石龛、石灶、石凳等。图五:白云岩、图六:白云岩石刻
DSC_9264.jpg DSC_9265.jpg
    虎头崖景区位于天柱福元乡村,是天柱山一处非常幽静的旅游圣地、虎头崖是一处比较有特色景观旅游名胜。由虎头崖山脊拜岳古道上行,攀石崖、钻石洞、登顶海拔913米的虎头崖主峰——玉镜峰。图七:白云岩石刻
DSC_9267.jpg
    在玉镜峰山顶看日出,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东眺安庆市,俯瞰潜山县城、潜河、皖河、三祖寺、太平塔。图八:娘娘庙佛像、图九:白云岩娘娘庙人工雕凿痕迹
DSC_9268.jpg DSC_9269.jpg
    虎头崖曾是远古鲁道人炼丹修身成仙之所,这里有一个洞穴名为“观音送子”,潜山当地古人通常到此求子!这里还有一块巨石,名为“船型石”,巨石如石船,在白云崖下涧沟中,石长约二十余米左右,宽、高均在十米左右,船首、船身、船尾、船仓,轮廓毕具,线条分明;似经起重机吊起,有意垫放几块小石于其下,淙淙泉水自船底流过,欲湿不湿;船头高翘,气宇轩昂;船前沟壑陡落千丈,大有潮生即发,直泻江河之势。图十:娘娘庙内古香炉等文物
DSC_9270.jpg
    虎头崖上这座小小的白云岩寺,又称娘娘庙,占地面积约有五、六平方米。这位娘娘庙是不是给百姓带来美好祝愿从寺内香火台可见一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为庆贺娘娘诞辰,很多百姓都纷至沓来。图十一:娘娘庙石窟照
DSC_9271.jpg
    据了解,娘娘庙坐北向南,是白云岩一处天然洞穴,内设小小正殿二间,均是天然花岗岩叠加之后的洞穴,殿内佛龛雕有娘娘坐像,面前是供桌、供器、供品;两边的墙壁上,挂满当地百姓送来的横幅。图十二:娘娘庙外崖壁白云岩
DSC_9272.jpg
    大殿台基周围均系花岗岩条石包砌,洞中有香炉等。图十三:白云岩一侧
DSC_9276.jpg
    娘娘庙兴建于哪年,现在已经无人知晓,崖壁上发现了一块残碑,它嵌在入洞的长槽内,意思大概是近年维修白云岩寺捐款人员的名称。图十四:白云岩一侧
DSC_9281.jpg
(本篇完)
2017-02-0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1: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真源宫(白鹤观)——卒子走遍安庆
风景真源宫(白鹤观)
——安庆寺庙道观
第117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镇,有一处白鹤观,又名真源宫,是安庆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道观和级别最高的道观,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远望真源宫
20170121 056.jpg
     真源宫位于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新桥组的真源宫,为南朝梁武帝时的寺庙遗址,因道人白鹤所建,又称“白鹤观”、“白鹤宫”。图二:道(资料)
20170121 057.jpg
     唐朝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玄宗李隆基敕建“司命真君祠”;宋朝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太宗赵匡义敕建“灵仙观”;时至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徽宗赵佶为求灵迹之地,赐匾御书:“真源万寿宫”,简称“真源宫”。宋代天柱山两宫成为皇家重要道场。自唐代至清朝道光时期均有道士在此居观修炼。后因战乱等因素,逐渐衰废。图三:真源宫简介
20170121 059.jpg
     从整个真源宫现在看,为几座小山坡,依山而建阶梯状建筑基址五层,总面积约五千平方米,相对地面高度约五十米,遗址内尚存应梦井、白鹤泉等遗迹,后期卒子将一一介绍。真源宫遗址是天柱山风景区南大门入口地段的重要景点之一。图四:近看真源宫(潜山县道教协会)
20170121 098.jpg
     据了解,江淮大地不仅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发源地,也是道教神仙学说的重镇。安庆天柱山又名皖山、潜山、霍山、衡山,自古为名山洞府,汉武帝曾封为“南岳”,道教列为第十四小洞天、司命茅君洞府。图五:真源宫匾额
20170121 099.jpg
     另据了解天下当有八座天柱山,而中原地区的三座天柱山,其一在舒州就是指安庆的潜山。安徽天柱山最高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其广则数百里,其主体在潜山县境内,而支脉蔓延,北连岳西县、霍山县,东接舒城、桐城,西达太湖县、宿松县,南抵怀宁、安庆至于长江。天柱山奇峰突起,有自古为仙真降集之所,又盛产灵芝、黄精等药,为神仙家所钟情。图六:远望真源宫
20170121 104.jpg
     传说太上老君曾在商朝时化身于此讲经,据宋汪彦中撰《讲经台老君殿记》称:“潜山胜概甲天下,峰岳耸秀,岩谷幽邃,真瑶台金阙高真降集之所也。仙迹圣境,照辉古今,而龙堂院乃太上老君化身降号锡则子说长生经之所,阐扬道奥,启迪天下后世,以佑商邦。”图七:疑似真源宫原石像
20170121 105.jpg
      安庆所在的皖江地区为古皖国辖地,江淮老庄道家文化和齐楚仙道文化在这里交汇,天柱山以其仙道文化之发达为皖江地区仙山之首。据乾隆《安庆府志·仙释》所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楚人匡续师事老子,周成王时曾栖隐潜山修炼,至今还有遗迹存焉;秦汉时有九江华子期隐于潜山,师事甪里先生,受仙灵隐方,后蝉蜕仙去。甪里先生是仙人稷丘子的弟子,潜山洞天则为仙人稷丘子所治。图八:真源宫砖墙
20170121 107.jpg
    《云笈七签》称:“第十四潜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稷丘子是秦汉时期的一位炼丹神仙家,弟子有甪里先生、娄冯、刘凭等,留有《稷丘子经》,传服石法、化黄金法、作庚法,葛洪《抱朴子内篇》载其法。从太上老君到华子期,潜山与丹道学术的渊源,早在周秦时代就形成了传承有序的仙道传统。图九:真源宫神像
20170121 111.jpg
     宋以后,天柱山道场日趋衰败,虽仍有道士住守,然其殿宇残坏,虽时有重修之举,已不复往日旧景。不过失去了皇家的关注,天柱山则复归清净桃源之境,司命真君已少有人知,但左慈、葛洪于此山合丹的往事却在皖江地区广泛流传。图十:真源宫碑刻残片图十一:真源宫砖刻残片
20170121 112.jpg 20170121 113.jpg
     左慈合丹的石室被明人列为天柱十景之一的“丹灶苍烟”,明庐阳(今合肥)有潜山庙,“祀真人左元放先生” ,清同治三年所立的《炼丹台碑记》,则表明了此山一直传承着左慈丹道修炼的传统:“我皖麓有台名炼丹者,其间石坪一座,蟠居亭亭,乔木数株,蒙蘢勃勃。盖仙人之遗迹,由来久矣。山明水秀,常留太古之风;路转峰还,宛入桃源之境。此高人逸士所以娓娓称盛焉。……古迹长存,神灵永托,此固斯台之幸,而亦还丹之意也。” 今天柱山仍遗有左慈上中下炼丹台、焙药坪等遗迹,仙迹历历。图十二:真源宫碑刻
20170121 118.jpg
    以天柱山为核心的皖江丹道学术传统,自周秦时代匡续、华子期至汉代刘安、左慈以至魏晋葛玄、郑隐、葛洪灵宝一系,形成了系统的道教神仙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内外丹的修道传统也在皖江地区延续千年。图十三:真源宫带字青砖
20170121 122.jpg
(本篇完)
2017-02-1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15: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廖河仙云庵——卒子走遍安庆
廖河仙云庵
——安庆寺庙道观
第117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北浴乡廖河村龙头山上,有一座名为仙云庵的寺庙,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廖河罗汉山
DSC_9612.jpg
    仙女显灵祥瑞地,云霞萦绕龙头山。仙云庵位于宿松县宿两公路尾端的北浴乡廖河村龙头山。据民国十年(1921)版《宿松县志》卷十《民族志四.宗教》篇介绍:“仙云庵在治西七十里,廖家河龙头山巅。巅有立石二丈许,如人鞠躬状,中部微凹,类佛龛。常有紫云垂盖不散。图二:廖河罗汉山仙云庵牌楼
DSC_9613.jpg
    清朝道光乙未(1817年),里民廖振邦捐基,众捐资建,祀大士。公置滑石沟田山以资香火,粮册注明仙云庵。庵后悬崖壁立,古洞甚多,嵌空玲珑。光绪己卯有居民偶入最深一洞,采出石液,状绝异,远近探者络绎至。里绅恐酿事端,封闭之。”图三:远望仙云庵
DSC_9614.jpg
     据传,在唐昭宗光化时期(898年),这里就有白衣女士显灵的故事:某天,邑境东乡石姓家中一个五岁男孩,突发重病,已近僵死被摊放在簸箕之中(旧时乡下孩子丧亡后,往往总是先行将其尸体存放于此器具内)。孩子父亲辈老兄弟三人共这一个男孩,今一下子不治身亡,其悲哀状况可想而知。就在其家人痛不欲生之时,一白衣女士飘然而至。她问明了缘由后,径直走到孩子的身旁,从自己的衣兜中掏出丸药一颗,送进孩子嘴里。不一会,孩子像从梦中苏醒了似的睁开了眼睛。紧接着,她起身到厨房舀了碗水,给孩子喂下了几口,孩子喝了水后,竟像久旱的禾苗吮吸了甘露似的,奇迹般地鲜活了起来。见此情景,一家人由悲恸到惊愕,一时都怔呆啦!很快地,还是孩子的母亲首先反映过来,她急忙奔走到白衣女士面前,“扑通”一声跪下了:“请问您是哪路神仙?多亏您救了俺儿呵!”白衣女士不慌不忙地牵起孩子的母亲,一边跟她耳语着,一边抚摸着跟前的孩子。图四:仙云庵简介
DSC_9615.jpg
    就在大家由悲转喜的忙乱中,白衣女士神秘地消失了!人们一下子恍然意识到,原来,这是真正的娘娘显圣灵呀!孩子的母亲紧紧地搂抱着孩子,把刚才白衣女士跟自己耳语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家人。这时,孩子的爷爷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说道:“此刻起,咱们都要斋戒沐浴,明天将跋山涉水赶赴廖河龙头山寻找并感谢救命恩人!”图五:仙云庵拼图
DSC_9620.jpg
    经过三天三夜的奔走,这家人终于来到了廖河龙头山前。只见得这龙头山,悬崖千仞似壁立,洞穴无计如眼口。良木丛生绿葱葱,珍禽遍布唱啾啾。待登上龙头山后,一高两丈余的如人鞠躬状的巨石赫然跃入眼帘。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原来,这不就是那救了孩子性命的白衣娘娘的化身吗?于是,全家人虔诚地烧纸焚香,跪拜祭祀。刹时间,龙头山上,仙风飘拂,云霞萦绕;香气扑鼻,天籁沁心。自此,白衣娘娘,声名鹊起;龙头山上,香火盛炽……清道光乙未(1817年),里民廖振邦捐基,众捐资,建成了娘娘殿,并注明曰“仙云庵”。从这时起,香客络绎不绝,信众蜂拥而起。图六:近看仙云庵
DSC_9621.jpg
    岁月蹉跎,世事沧桑。仙云庵随着朝代的兴衰而起落;历经战乱而败亡。至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内忧外患,庵也破败不堪。特别是上世纪那场文化大革命,仙云庵亦没逃脱“破旧立新”的劫难。图七:仙云庵拼图
DSC_9622.jpg
    清朝末期,当地绅士廖桂枝先生由不信神佛到捐资修庵。绅士廖桂枝先生,家住廖河珠树岭,与仙云庵也就一里路程。他学贯东西,博闻强记。遇事爱独立思考,从不轻易附和他人。他不信神,不信佛,不烧香,不怕鬼!更由于有两个儿子当县官,所以名重乡梓,势盛气足。一年,他的十六岁的孙子廖广仁患病,数日滴水未沾,已处于昏死状态了。由于四处求医无效,孩子奶奶无奈地来到桂枝大人面前,哀求准许破例地上仙云庵问问娘娘。见着自己疼爱的孙子病已垂危,他只是木然着没有吱声。孩子奶奶于是连忙转身带上儿媳妇急速地赶赴仙云庵,又是烧香,又是祭拜,又是抽签,很快地取回了仙丹。她们急切地弄来茶水,给孩子喂服仙丹后,孩子也就慢慢地苏醒过来。过不多时,孩子竟有气无力地喃喃着喊饿了。经过调养,几天后,孩子已完全恢复了健康。看到孙子死而复生,廖桂枝先生喜出望外。当月的十五日,他亲自领着孙子,来到庵里给娘娘烧香祭拜。事后,他还捐资三十块银元,帮助修缮了娘娘殿哩!图八:仙云庵碑记
DSC_9623.jpg
    1945年,五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天下着大雨,大人们大都到地里插山芋去了。他和比自己大四岁的发姣姐姐等三个孩子呆在家里没事,便来到了戏台脚下的河边玩耍。不料天越来越黑,过了一会,电闪雷鸣,雨也越来越大了,不知不觉间,河中山洪暴发。面对着汹涌澎湃的洪水,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这时,他无意中看到对岸有一长约五、六尺的石条随着洪水的翻涌而时隐时现。当时,他以为是见到了大人们讲故事时经常讲到的“龙”啦!于是越来越想看过究竟。看着看着,一不小心,脚下一滑,一下子掉进河中汹涌的洪流中了。开始,也感觉事情不好,大概冲了一、两丈路后,便人事不知了。恍惚中,他好似觉得自己被一白衣女士用裙带托起在天空中飘荡着,时而坠地,时而飞天……图九:仙云庵仙石与雕像
DSC_9624.jpg
    后来,登上了龙头山巅的大雄宝殿和太极殿。罗汉山村及全县最高的海拔1015.5米的山峰罗汉尖。距仙云庵600米的公路转弯处的山凹里,还在传说那位白衣娘娘救人、化灾的神话传说,真是龙头山上的仙境奇观。图十:仙云庵仙石
DSC_9625.jpg
(本篇完)
2017-02-2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8: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善禅寺
——安庆寺庙与古刻
第119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罗岭镇吴家大院附近的小山凹间,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妙善禅寺标识
20160730 059.jpg
    民间百姓认为,农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有传说是妙善公主于六月十九日成道证果,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相,于是后人便把这一天定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图二:妙善禅寺仙人阁
20160730 061.jpg
    宋朝太师蔡京撰写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碑文中说:妙善公主,在此香山修炼得道,妙善公主的舍利(遗骨)就葬在北宋熙宁元年(一零六八年)重建的“大悲观音塔”下面。图三:妙善禅寺天王殿
20160730 062.jpg
    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观世音菩萨修成正果,进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是为正法明佛,号“正法明如来”。其后又以菩萨的身份乘愿再来,到娑婆世界普渡众生。正法明如来是古佛中的古佛,他所教化的和菩萨摩诃萨无穷无量从亘古至如今,在法界宇宙无数的银河系中,己培育出数不尽的菩萨摩诃萨成就佛果,是十方如来之师。图四:妙善禅寺天王殿奠基碑
20160730 063.jpg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理,无形而无所不在,有“人类的仁慈保护者”之称。图五:妙善禅寺大雄宝殿
20160730 064.jpg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这就是文殊、观音、普贤、地藏。中国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萨之中,使至理成为有血有肉的形象事迹;在智、悲、行、愿之中,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代表。图六:妙善禅寺香炉
20160730 065.jpg
    罗岭小龙山妙善禅寺始建于近代,原建于何时不详。为观音思想、观音文化、观音法益的传播者。妙善禅寺弘扬观音文化是该寺的一个显著特点。自古以来,罗岭这里藏龙卧虎、英雄辈出,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明清时就以“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闻名遐迩,近代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就诞生在罗岭镇黄梅村。图七、八:妙善禅寺
20160730 066.jpg 20160730 067.jpg
    罗岭镇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北端,东与枞阳县,西与怀宁县,北与桐城市,南与安庆市区接壤,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以“奇峰、秀谷、神石、幽洞、花海”五绝闻名于世。图九:妙善禅寺
20160730 068.jpg
(本篇完)
2017-03-1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13 15: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簿迎水寺
——安庆寺庙与古刻
第120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主簿镇的口水,有一座寺庙,据说大有来头,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主簿原水口
06.jpg
     主簿镇是安庆市岳西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岳西县东北部,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图二:主簿原水口巨石
07.jpg
    主簿历史悠久,是一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传说西周时枯井园就有306户,早年因有一京官主簿到此为官,在任清廉公正,后人以此官职命名此地以示纪念。主薄原的水口真是天然一绝。图三:迎水寺
08.jpg
    传说当年乱兵杀来,民众无路可逃,死伤无数。主簿是江淮水分岭,也是过去安庆与舒城的交界处。这里是通向背面的重要通道,车马行人终日络绎不绝。图四:大门
09.jpg
   在条条的一条小河边,有这样一块神奇的石头,当地人称钓鱼石,其位于主簿镇北部二公里河边,石高三米,状似老翁戴毡笠临河打坐。古缝腰间生一松树,斜伸河边,形若钓杆,名为“姜太公钓鱼”。当年,位于胸部处还有一棵小松树,恰似一根鱼杆,简直是惟妙惟肖,路过此处的人无不对其水口啧啧称奇,可惜这棵小树在2005年的洪水中被冲走了。图五:主簿原水口
14-1.jpg
    对岸河边生一鱼石,鱼目清水粼波,透视人间苍桑。鱼石上坡建一寺,曰“迎水寺”,也就是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地方。图六:迎水寺
15-1.jpg
    姜太公对面的那座小山就是一条鲤鱼,传说这条鲤鱼是王母娘的池鱼跃池下凡,为害地方百姓,所以观世音菩萨就派姜太公前来钓取。迎水寺就座在鱼头上,那两河交汇处的小山两侧各有一块石头就是鱼的两只眼睛。鱼嘴前的小河中那眼井口大的圆潭,就是鲤鱼吹出的汽泡。别看这眼小潭,再旱它也不干。图七:永镇碑
16-1.jpg
    主薄原的水口,山环水绕,紧收密闭,正对流水处是一座寺庙,名字也起得好,叫迎水寺。这座寺庙历史久远,过去叫迎水庵,1954年被拆毁,现有的寺庙是后建的。图八:迎水寺与永镇碑
17-1.jpg
    寺庙中还遗留有一块乾隆年间的石碑,碑题为“永镇碑”,大概是说要永远镇住这条鱼精,不让它为害地方。与碑同时期的还有一只石香炉,满雕莲瓣纹,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虽底座缺失,仍不失美观。图九:永镇碑
20140406 214.jpg
    迎水寺,以其迎水而名之也。寺内有一碑记,创建之年欲从而求之不可得。迎水寺有山门、大殿、耳房数数间,从寺望河水,让人想起安庆的迎江寺。图十:主簿原水口
20140406 221.jpg
(本篇完)
2017-03-2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6: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墩圆照寺
——安庆寺庙与古刻
第121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龙山东麓的杨桥镇余墩村,三面环山,东眺石塘湖,环境幽静、风景独好,古往今来,游人香客常年不断,在皖江地区闻名遐迩。图一:远望圆照寺
08.jpg
    宜秀区自然风光旖旎迷人。大龙山、石塘湖、菜子湖、破罡湖之秀美,以山青、水秀、石奇、洞幽著称,素有“独不类他山” 的美誉。历代墨客骚人在此或寄情或抒怀,留下了不少佳句名篇。大龙山山灵隽永、地灵人杰。图二:圆照寺山幽、水清
09-1.jpg
    大龙山又是佛教胜地,古有“龙山三十六寺七十二庵” 之说,如今现存的龙泉寺、圆照寺、源浦寺、灵山寺、观音庙等香火仍旺盛。图三:圆照寺新建佛堂
10-1.jpg
    大龙山其山脉始自皖山,宛如一条长龙蜿蜒连绵,故而得名。大龙山与皖山有着不解之缘,《安徽通志》称大龙山为“皖之镇山”,名列省内众山之首。在宋朝,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曾赋诗《过皖口》,其中有句“皖城西去百重山”,所描写的就是大龙山了。 大龙山自然环境优美,远看“群山靡迤,岩峰深秀”,其山多石而露,多峰欲敛,石奇洞幽,水清泉冽,寺隐庵藏,素有“独不类他山”之美誉。图四:圆照寺门墩石
11-1.jpg
  据旧《安庆府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代初年,原名无量塔,其塔早年毁于兵燹,今惟存《无量塔碑记》可考。古刹历千余载,世事沧桑,几经兴废,文目智炜、杰宗德元、玉璋行印等历代祖师大德在此结茅为寺,饮泉纳粟,阒寂安居,参悟佛法;恒证和尚傍塔建西楼,易生和尚募众重修斋堂;更有桐城之豪民卓氏欲攫而私之,越超和尚遂争而护之。图五:圆照寺文保标牌
12-1.jpg
  据了解,大龙山圆照寺原有山林面积六百余亩,圆照寺内文物甚多,纵跨千余载。历代祖师留下的园林、墓塔、碑记等近三十处,镇塔公碑、无量塔碑和“龙山第一刹”石刻记等,每一处古迹都记载着古刹的兴衰。图六:圆照寺
13-1.jpg
  古刹门前两株千年银杏古树,枝干遒劲,华盖参天,仿佛两尊护法威神,播扬佛慧,接引善男信女,同登般若彼岸。图七:圆照寺
14-1.jpg
    据了解,圆照寺始建于宋朝,古时规模宏伟,庙宇三幢,有楼有阁、有亭有塔,后历遭兵燹。现在的圆照寺已远不及古时,但香火却十分旺盛。图八:圆照寺匾额
15-1.jpg
  寺前两株古树为植物活化石银杏树,左雄右雌,高数十丈,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如今仍然生长旺盛。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银杏是一种古老的树种,是活化石。图九:圆照寺银杏树
16-1.jpg
    圆照寺又名圆照庵,寺内塔建于唐朝。明朝僧如宣重修。清朝道光七年(1827)马谷香在庵前摩岩石刻“龙山第一刹”。清末民国时期属迎江寺下院。图十:圆照寺竹海
17-1.jpg
    大龙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历代名人到此游览题咏,留下了近百首赞美大龙山的诗词歌赋:“长松涧底结琥珀,秀峰云里开芙蓉”正是对大龙山自然风光的高度赞美。大龙山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图十一:圆照寺
18-1.jpg
    大龙山也是佛教圣地,东汉初年,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至唐宋年间,盛极一时。古时,大龙山寺庙、道观、亭、台、楼、塔等建筑林立,素有“龙山七十二庵”之说,可见香火旺盛,现存寺庙有龙泉寺、源浦寺、观音寺、圆照寺、灵山寺、龙山寺、龙王庙等。图十二:圆照寺银杏树叶
20161128 168.jpg
(本篇完)
2017-04-0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0: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祖禅寺
——安庆寺庙系列
第122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有一座七祖禅寺,今天卒子介绍这里。图一:怀让禅师
02-2.jpg
    佛教传入我国,一祖在著名的少林寺,二祖在安庆市岳西县司空山,三祖在安庆市潜山县三祖寺,四祖寺、五祖寺都在湖北省黄梅县,六祖寺广东韶关,这些都是佛教的一个宗派禅宗,禅宗总共有六位大师,那么六祖之后,还有七祖吗?带着相同的问题,卒子来到七祖禅寺。图二:七祖怀让大慧禅机塔
03-1.jpg
    四祖道信在黄梅双峰山正觉寺,后称四祖寺,于唐朝永徽年(650年),以至付法传衣于弘忍,弘忍继禅宗五祖位,世称“五祖黄梅”。五祖嫌双峰山地形逼仄,难以开扩,于是在四祖圆寂的三年后,决定重择地建寺,初选址卓壁寨,建“灵泉寺”为五祖初结庵处,继而寻访至宿松县与黄梅县接壤近处的佛坐岭。图三:七祖禅寺大门
05.jpg
    佛坐岭位于宿松县城西约十里的河西山石莲洞旁,其后有沿宿蕲黄边境,俗称“楚头吴尾”分疆之地的罗汉尖山脉连绵近百里如腾龙至此,其面前是万倾碧波的龙湖,当是理想的道场和传法之地。但又因常闻得龙湖水腥,不利于禅静养性,于是终又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在黄梅县双峰山之东的冯茂山借地建“东山寺”。图四:七祖禅寺风水
08.jpg
    五祖之后,相传出现二位六祖。一位是北宗神秀。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五祖弘忍僧徒七百余众中,唯有“上坐神秀者,学通内外”是众多的僧徒中一致推崇并公认的禅学骄骄者。北宗神秀(公元606—706年),河南开封人,俗姓李,少亲儒业,博综多闻,出家后寻师至黄梅东山寺,遇五祖弘忍以“坐禅为务”,以“誓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深得五祖的器重,而位列七百余僧众的“首座”弟子。张说《神秀碑铭》有“东山之法,尽在秀矣”之五祖赞喻,而“命之洗足,引之并坐”。后因传六祖位而引起的衣钵之争,因神秀“未入门内”,只好“涕辞而去,退藏于密。”先坐禅隐修,后上湖北当阳玉泉山幽隐十四年,至五祖弘忍圆寂(675年)三年后,始开坛传法。神秀主张“坐禅习定”,以“住心观静”而逐步深入的修行法门,即“渐修”“渐悟”的修行方式,而成为禅宗北派的创始人,也被尊为禅宗北派的“六祖”,唐中宗溢其号为“大通禅师”。图五:七祖禅寺五观堂
11-1.jpg
    第二介六祖南宗慧能。据《菏泽神会禅师语录》和《六祖禅经》载:慧能俗姓卢,先祖范阳人,因父官居岭外而居新洲(新会),年二十二岁时,北上湖北黄梅县到东山寺参拜五祖弘忍。经过五祖的磨练,弘忍以杖“三击碓头而去。”慧能会师意,当夜三更入室求教。弘忍为其解说《金刚经》,并正告说:“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于你,善自保护,无令断绝。”其传法偈语为:“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慧能跪受衣法后启问:“心法递传以后,衣付何人?”师答:“昔日达摩初来,人们还不知信他的禅法,所以要传衣以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争端,止于汝身,不复传也,且当远隐,俟时行化,所谓传衣之人,命如悬丝也”,此后为传法不传衣之始。图六:七祖禅寺原名七祖庵
13-1.jpg
    据《安庆府志》、《宿松县志》载,六祖南宗慧能的高徒怀让的传人,唐代高僧马祖道一从洪洲北上,在宿松开山授法,先后建有灵隐寺、洞山寺、启秀寺等。唐朝德宗贞元年间,马祖的弟子百丈怀海到宿松传经授法,驻锡小孤山启秀寺,大力践行“百丈清规”,传播南宗禅风二十余年而圆寂,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世有“马祖开山,百丈传规”之说。图七:七祖庵原碑
14.jpg
   怀让和尚,金州(陕西省安康市)人,六祖慧能弟子,唐代高僧。怀让俗姓杜,杜家第三子。生于公元675年4月初八日深夜。传说他降生的那天晚上,家里上空忽然出现了一道白光从天而至,落在房顶上,相隔千里都可看到。这一奇异的天象惊动了京城长安,唐高宗李治急忙下诏问是何吉兆,善观天象的太史向他报告称这是预示“国之法器,不染世荣”,国家有幸将出现一位高僧。高宗即下令探望。图八:七祖禅寺新修建的大殿
15-1.jpg
    怀让是天生做和尚的料,自幼生性极善,不食荤,不争执,和他的两个哥哥的长相与性格殊异。因父母信佛,家中放着许多佛教书藉,他十岁时就看了不少关于佛教方面的书经。十五岁时,他父母见他迷恋佛经,连想到他出生时的异兆,又加上乡亲们传奇说他是天上的佛菩萨转世,就速胜送他到湖北荆州的玉泉寺,依律宗宏景大师出家。他二十二岁时受戒,后学习《毗尼藏》,云游巡访到嵩山,想找一位高僧从师悟道。慧安大师是禅宗五祖弘忍的门徒,五祖入灭后,慧安行脚至中岳嵩山,便在此处定居,避世离俗。怀让和坦然法师在顶礼慧安大师后,直接说明来意,请教佛法的大义。图九:五观堂
16.jpg
    在嵩山少林寺慧安和尚的指点下,不久,怀让为法不远千里,从中原南下,跋山涉水,终抵广东韶关的曹溪宝林寺晋谒六祖慧能。怀让面见六祖,至诚礼拜。怀让跟随六祖八年后,消除了迷执,懂得了“说似一物即不中的道理”,师徒以心印心,怀让禅师这回是真正悟道了。图十:七祖禅寺碑记
17-1.jpg
    六祖临终前又对他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曾预言:‘在你门下将出一匹马驹,这马驹一出世,便会踏杀天下人。’这件事情你要牢牢记在心里,不要急着说出来。”怀让点点头。六祖深知怀让是弘法的大器,于是又对他说:“先师弘忍曾告诉我,禅的法脉从我这代开始就不要再传衣钵了,只以法传心印,如果传了衣钵,命如悬丝,生命危在旦夕。惟以禅的智慧去教化众生,造福世间为重。听我为你说一首偈子。”得到印证的怀让禅师,留在六祖身边侍奉十五年之久。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年,六祖入灭后一年,怀让禅师才离开曹溪到南岳衡山,弘扬南禅的顿悟法门。如今的七祖禅寺,是否是当年怀让法师修行的地方,也许只是一种传说罢了。图十一:七祖禅寺
19-1.jpg
(本篇完)
2017-04-1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姑洞与普善寺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23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有一个地下溶洞,这个溶洞既有得道成仙的麻姑故事,又有着一段红色革命历史,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道教仙女麻姑
05-1.jpg
    麻姑洞位于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崇山峻岭之间,为溶岩洞,当地人称“麻姑洞”。这里大小石洞相连,深不可测,无人探源。麻姑洞洞口平坦,有巨石遮挡,洞口深藏在山间,远观不易被发现。洞内蝙蝠交尾飞窜,蝎子倚壁爬行,蜘蛛作丝结网。麻姑洞以道教麻姑为名,以之名洞,意为神仙洞府,凡人不可入焉。图二:普善寺
10-1.jpg
   麻姑洞位于安庆市区与怀宁县之间的百子山西南麓。据民国四年(1915)的《怀宁县志》曰:洞“在广村,内有石佛一尊,以泥塑观音像,故洞以此名”。麻姑洞一带树林茂密,山谷幽深,当年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曾以此洞为秘密集会点,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杨兆成也在此宣传过革命。图三:普善寺与麻姑洞
12-1.jpg
    麻姑洞洞口左侧石墙上,隐约可见一些古文字符号,但符号的具体含义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入口为一大厅,穹顶形,“再进则清水一渠,沁人心骨”。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附近一杨姓村民在洞口建殿祀观音,今名普善寺,寺内有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图四:普善寺与麻姑洞
14-1.jpg
    洞内有两个大的洞庭相连,旁边还有支洞,但是需要匍匐进去,里面也是洞中有洞,洞内的钙化石很漂亮,钟乳石尤为壮观。安庆溶洞主要集中在怀宁县境内。洞穴数量并不是很多,规模多在数百米之内,无大规模的洞穴。比江南地区相比,安庆的深洞开发已经远远落后。图五:普善寺内的木雕供桌
16-1.jpg
    麻姑洞道走向多受断裂影响,洞穴总体上以斜洞、水平洞为主。 洞在形态上以厅、廊道为特征,而且厅的特色占主导地位,无论其洞穴大小,基本上均发育厅,所以这一区的洞穴多为寺庙占据,第一厅寺庙开发利用,使得安庆地区溶洞开发上陷入比较落后的境地。图六:麻姑洞
17-1.jpg
    加上怀宁县地方政府对溶洞旅游开发思想认识方面的影响,总体认为怀宁地方的洞穴,洞口多展布在山顶,或半山腰部位,这一特点反映出该区洞穴所开发的部分为"较老"的洞穴,而发育的部位目前尚藏于地下,未被发掘、旅游开发价值未能完全体现出来。图七:麻姑洞碑刻
18-1.jpg
    怀宁县百子山周围不仅地面自然风光瑰丽,而且地下也深隐着岩溶洞穴景观,现已发现有大小各式洞穴十来处,其中著名的有雪山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水晶洞、梅花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麻姑洞、蝙蝠洞、龙珠洞(以前卒子已经介绍过)等。图八:麻姑洞一带均是石灰岩地质
20-1.jpg
    据考证,百子山洞群地质年代跨度大,有二叠纪,也有寒武纪,是长江以北罕见的溶洞群。雪山洞在百子溶洞群里以奇崛瑰丽著称。水晶洞在百子洞群中,是最新发现且最大的溶洞;据说石幔大者高达十多米,如瀑布奔泻;小者仅手掌一般,似素绢轻纱。最奇幻的景致在中层洞,细嫩嫩的白色石芽交错生长,犹如绽放的白菊悬吊洞顶;团团石晶簇色彩鲜红,悬挂洞壁,又恰似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堪称一绝。图九:普善寺与麻姑洞周边环境优美
22-1.jpg
   本期卒子介绍的麻姑洞位于百子山西南麓。民国四年(1915)《怀宁县志》云:洞“在广村,内有石佛一尊,以泥塑观音像,故洞以此名”。麻姑洞一带树林茂密,山谷幽深,当年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曾以此洞为秘密集会点,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杨兆成也在此宣传过革命。麻姑洞洞口左侧石墙上,隐约可见一些古文字符号,但符号的具体含义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入口为一大厅,穹形,“再进则清水一渠,沁人心骨”。清末民初,附近一杨姓村民在洞口建殿祀观音,今名普善寺,寺内有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图十:普善寺与麻姑洞周边小溪环绕
24-1.jpg
   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据《神仙传》记载,其为女性,修道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今山东莱州市),中国东汉时应仙人王方平之召降于蔡经家,年十八九,貌美,自谓“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又流传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过去中国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麻姑献寿。图十一:麻姑洞洞口
25-1.jpg
    据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曰:“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即令人相访(麻姑)。”继云:“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麻姑传》全抄上文,仅在传前冠一句云:“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亚也。” 图十二:普善寺与麻姑洞
26-1.jpg
(本篇完)
2017-04-20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