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楼主: 过河卒子

[老城旧巷] 安庆旧址遗址系列(硝烟散尽城凄凉)

  [复制链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16 14: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城小英王府邸遗址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
第121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孔城镇境内,有一条有着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孔城老街,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一处遗址。图一:英王府邸遗址
01.jpg
    明朝至清朝时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图二:英王府邸遗址仅存的石门框
03.jpg
    孔城老街不仅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条老街,其规模也是首屈一指。在老街的一处已经完全倒塌的屋基处,标有小英王府邸遗址的标牌,说明这里曾经是英王在孔城居住的场所。图三:英王府邸遗址铭牌
04.jpg
   英王为天国后期的两根柱石之一,为前军主将,眉间英气,英朗不凡,其两眼下各有一黑斑,外号“四眼狗”。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在安庆城下战败,退守庐州(今合肥)以来,由于太平军高层一系列的错误,导致局势向着湘军倾斜。图四:英王画像与剧照
10-1.jpg
    陈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广西藤县客家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他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1862年为太平天国叛徒奏王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年仅26岁。图五:英王府邸遗址剩下的长长的石条
13-1.jpg
  湘军在曾国藩统一部署和调配下,陈玉成陷入被动。此时几乎陷于绝望之中的陈玉成盼来了寿州(今寿县)的团练首领苗沛霖的使者。在反复无常的苗沛霖策划下,陈玉成率众突围,伤亡惨重,最终只有二千余人抵达寿州城下。陈玉成的兵马被安排在城外驻扎,他只带百余人入城,陷入湘军的调虎离山计之中,后被押颍州(今阜阳)胜保大营。图六:英王府邸遗址
14-1.jpg
  清军中传闻陈玉成双目下各有一斑,面白而方,巨口无须,因此叫他“四眼狗”。这下冯、裕见到了陈玉成真身,眼下确有紫斑,不到中等个头,但长相秀美,谈吐优雅。说起历代战史,侃侃而谈,旁若无人。裕朗西列举太平军悍将让陈玉成评价,陈玉成摇头:“皆非将才,就冯云山、石达开还差不多。我死,我朝不振矣。” 图七:英王府邸遗址
15-1.jpg
    在1858年恢复了五军主将制,陈玉成为前军主将。1858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约集太平军各地守将大会于安庆枞阳县,制订粉碎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制止清军进攻天京的作战方案。会后,陈玉成部由潜山过舒城,占庐州,9月直逼滁州乌衣。在这里与李秀成部会师。图八:英王府邸遗址
16-1.jpg
    咸丰八年(1858年),湘军精锐李续宾帅六千精锐围攻三河,太平军三河守将吴定规“一日五文”向时在六合战役中的陈玉成求援。陈玉成随即渡江赶回天朝,奏请后军主将李秀成同赴三河,遂连夜驰援庐州(今合肥),在三河之战中,以迂回包抄战术断敌退路,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十年,会同各军再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州﹑常州。时湘军四路东下,安庆被围,他注重上游,力主先救安庆。八月,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受严责革职。 图九:英王府邸遗址
17-1.jpg
  据罗尔纲先生《太平天国史》载,陈玉成性格气盛,被解到胜保军营,胜保坐中军帐,旗帜枪炮排列森严,将官佩刀站立,耀武扬威。胜保升座,叫:“带陈玉成上来!”玉成昂然走入,大喝胜保说:“本总裁是天朝开国元勋,三定湖北,九下江南。你是本总裁手下败将,见仗即跑。本总裁曾饶过你的狗命,好不自量的家伙!”胜保说:“那么,你为什么给我捉到呢?”玉成说:“我误中苗贼毒计,陷入纲罗,与你何干。我今天死,苗贼明天就要死在我军手里。你应该记得合肥官亭那一仗,你骑兵二万,与我战后,还有一兵一卒幸存的吗?”胜保满脸羞惭,回不得话。他却无耻地来劝玉成投降。玉成勃然说:“大丈夫视死如归,你不要饶舌!”图十:英王府邸遗址
18-1.jpg
    陈玉成被押解赴京后,胜保等到了邀功折的批复,朝廷对什么献俘大典没兴趣,担心沿路防范不易,让胜保将陈玉成正法,若要走远,派人追上去就地正法,也不用传首京师,让袁甲三、多隆阿、李续宜这几个陈玉成的老对手看一眼验明正身即可。同治元年五月初八(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县被凌迟处死,年仅26岁。
(本篇完)
2017-04-0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23 15: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木寨石寨墙
——安庆太平军军事旧址
第122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位于安庆太湖县大别山深处的乔木寨,上次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岗哨石,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绍乔木寨石寨墙和寨门。图一:乔木寨路牌
15-1.jpg
    乔木寨位于安庆太湖县寺前河上游约十公里的深山中,山寨垒石而成,寨北门建于羊肠小道上,只容一人爬越,寨前寨后全是悬崖峭壁。图二:乔木寨山脚下还有村庄
21-1.jpg
    走上乔木寨,需要步行大约二个小时的路程,其中乔木寨为大别山南缘最高峰。乔木寨在清朝咸丰年间的太平军后方主要休养的地方之一。图三:乔木寨视线良好
22-1.jpg
    清朝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自武汉东下江宁定都天京,如摧枯拉朽之势,扫横大江南北。安庆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陈玉成的英王府设在安庆。图四:乔木寨巨石林立
23-1.jpg
    清朝咸丰皇帝命工部侍郎吕贤基赴皖主事,“奏调给事中袁甲三、知府赵畇(安庆太湖人)帮办团练防剿,又调编修李鸿章等襄军事”。乔木寨主寨在群山之间的山峰中,这里视线良好,能够鸟瞰整个寺前平原及周边山情。图五:乔木寨风景优美
25-1.jpg
    1853年4月,赵畇回到家乡太湖,十分慷慨地把自己的旧居作为团练的训练基地之一,着手招募人马,举办团练,培养骨干。在此,赵畇制定了《团练章程》六条,刊播各地。太湖有团练自此开始。据《太湖县志》记载,清军和地方团练与太平军在太湖县境内发生大大小小的战役达百余次,民间广传“十山九寨”之说,现存寺前乔木寨等太平天国寨址及遗迹五十多处。图六:乔木寨寨门
27-1.jpg
    太平军开辟皖西战场是在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以后,自安庆至庐州,太平军连营四百里,气势恢宏。经过一个月的攻城和围点打援战斗,太平军屡败清兵,皖西成为太平天国重要的屯兵、招兵、供给之地,与北方捻军联合及西征的主要通道。图七:乔木寨石寨墙
29-1.jpg
    1854年秋,胡以晃率淮河以南太平军主力再次西征湖北,太平军陈玉成分别从苏南、皖南率兵渡江北援,在皖西多次与清兵激战,先后收复无为、巢县、庐江、桐城等地。图八:乔木寨插旗杆的槽洞
30-1.jpg
    1857年2月27日,陈玉成收复舒城,接着向东作战。安徽、江西、江苏三省毗邻地区,驻守安庆桐城县的太平军将领李昭寿,率领太平军转战安庆各县,太平军在各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陈玉成联合部分捻军,挥众数万深入鄂东,在广袤五六百里、山回岭复的大别山与清朝楚军搏击,打得清军疲于奔命,死伤累累。图九:乔木寨成为驴友目的地
31-1.jpg
    1858年九、十月间,李续宾部连陷太湖、潜山、桐城。10月21日,李续宾亲率大队自桐城往攻舒城,李续宾占据桐城、大肆洗劫时,舒城太平军就向大江南北呼请援军,至12月,陈玉成部先后收复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四城,解除了清军对安庆的重围,将湘军赶入鄂东。 图十:乔木寨寨门与寨墙均是使用巨石垒叠而成
32-1.jpg
     太平军在太湖、潜山、桐城和宿松等县的确转战多年,其中多数都在深山密林中,今天卒子介绍的乔木寨就是其中一座比较著名的山寨。图十一:乔木寨一人洞
39-1.jpg
   乔木寨位于乔木寨村的最深处,是由原刘冲、许河二村合并组建而成。地处寺前北大门,乔木寨海拔达700余米,曾始建于太平天国时期的乔木寨见证历史。图一:乔木寨
42-1.jpg
(本篇完)
2017-04-14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09: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7-3-31 09:23 编辑

赵河屏风寨西山哨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
第123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赵河,有一个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山寨,这个山寨有什么样的来历?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望屏风寨
04-1.jpg
   屏风寨是一处遗址名,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在牛镇区赵河乡,山顶有一石洞,深约三十余米,可容百余人,因地势险要,古时山上有寨。早前几年,卒子曾来到这里拜访。全国叫屏风寨的不下多处,仅大别山曾在太平军控制的山区就有二处,一处在安庆,一处在湖北蕲春。图二:太平军(长毛)
05-1.jpg
    今天卒子介绍的太湖县屏风寨,屏风寨脚下就是赵河中学,据《太湖县志》记载:屏风寨海拔约890余米,主峰悬崖峭壁,地势险要。传说在太平天国时期,有一支太平军(当地人称“长毛”)余部,曾在这里安营扎寨,生活过多年。
据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发掘此处为太平军战斗过的遗址,屏风寨遗址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易守难攻,遗址上的寨墙及营房用石料堆砌而成,有两门。”图三:屏风寨独此一条上山路
06-1.jpg
    据《太湖县志》(1995年版)记载:“清朝咸丰九年(1859)底至十年初,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部与清廷总兵鲍超的‘霆字营’在太湖县小池驿激战一场,双方各伤亡千余人,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小池驿之战’。”“咸丰十年(1860)正月二十五日,多隆阿从新仓渡河,与太平军战于余贯嘴后佯败以诱,候选道蒋凝学伏兵于两翼,鲍超突围而出,太平军与之激战失利,伤亡甚重,退往桐城。太湖城为清兵占领。”太湖失败后,陈玉成部除主体撤退到桐城外,还有一小部分躲进了当时属于深山老林的赵河乡的屏风寨,大约二十多人,当地百姓称有三百余人,卒子猜测三百余人可信度不大,三十人左右是比较理智的估计。图四:屏风寨西山岗哨
14-1.jpg
    屏风寨的东面是芹河,南面是烟火寨,北面是老虎洞,只有西面一条上山的小路,而且山高路陡,易守难攻。今天卒子介绍的西山,就是这条必经小道上的哨所,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太平军才在此安营扎寨,修筑工事,同时依托屏风寨上肥沃的的土地,开荒种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图五:屏风寨地理环境复杂
16-1.jpg
    为了抵御清军的围剿,太平军残余部队在屏风寨上利用天然屏障,用石头搭建寨门,垒筑石墙,并利用寨上的一个深达三十余米,可容百余人的石洞,坚守了多年。后来,清军纠集当地武装,对屏风寨上的太平军余部进行围剿,山上官兵凭借有利地形,用滚石垒木进行反击,虽经激烈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六七名太平军人从南悬崖口跳崖自尽。时至今天,许多老年人说起这“人骨头沟”地名的故事,还心地动容。图六:屏风寨西山岗哨
18-1.jpg
   七十年代初,当地村民因建房需要石料,拆除了寨门及石墙,本已荒废的太平天国驻军遗址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的破坏。如今,屏风寨上,当年那个巨大的石洞还在,洞内曲折蛇形,石壁陡而光滑,洞顶巨石覆盖,有“一线天”奇景。洞前那块宽阔的平地已是茂密的树林,只有平地旁边的巨石上还有当年的人工遗迹,南悬崖口以及洞顶四周的巨石上那一排排插旗用的石眼。图七:屏风寨
20-1.jpg
    安庆还有很多的山寨,一部分是建于宋末元初以“抗金”为主的,一部分是建于元末明初的“抗元”为主的,也有是在清朝中期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时修建的;这些山寨均有石垒的寨墙,有寨门保持完好的,也有寨门寨墙已不复存在但还可辨认遗址的。不过,几乎所有的山寨,碓臼、油盐凼这些保障“寨民”生活的必须设施都还可见,也能让我们想象到当年寨民之生活是何等艰辛了。图八:屏风寨
22-1.jpg
(本篇完)
2017-04-2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09: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桥这个弯,伏兵一箩筐,杨桥弯是安庆阻援的重要支点——卒子走遍安庆
杨桥这个弯,伏兵一箩筐,杨桥弯是安庆阻援的重要支点
——安庆石刻与风景
第125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杨桥镇至罗岭镇之间的三叉路口,是安庆通往枞阳,与安庆通往桐城的必经路口,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清朝咸丰年间的故事讲不完,今天卒子继续向大家介绍这里,并讲述关于清军湘勇与太平军之间的故事。图一:杨桥弯巨石
请大家通过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安庆E网今日安庆版块、今日头条搜索本文及图片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5-5 10: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桥埠古桥、三桥老街,太平军曾驻守这里激战湘军——卒子走遍安庆
三桥埠古桥旧址
——安庆古石桥旧址
第125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有一座古石桥旧址,桥现在已经被新修建的石桥取代,但这座已经塌陷的古石桥,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今天卒子再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看三桥河道
请大家通过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安庆E网今日安庆版块、今日头条搜索本文及图片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5-11 11: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朝名寨朝九门——卒子走遍安庆
元朝名寨朝九门
——安庆山寨系列
第126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趾凤乡,有一处名为元朝名寨——白崖寨的地方,对白崖寨的前世今生,很多网友只知大寨门,并不知晓其它的几道寨门,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另一道原汁原味建于清朝的朝九门。
图一:白崖寨朝九门隐藏于群山之间

请大家通过“安庆E网今日安庆版块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今日头条搜索本文及图片。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12: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军大小营盘山古战壕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太平军大小营盘山古战壕遗址
——安庆清军太平军系列
第127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观区狮子山公园一角,有一条长长的壕沟贯穿半个公园,今天卒子简单介绍这里。图一:太平军与清军
     安庆城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之赞誉。一年多年来,攻城与守城的战役在安庆城反复拉开。就在一百多年前的1860年6月至1861年8月间,长达14个月之久的“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更是将安庆的这一战略地位演绎到了极致。图二:太平军与清军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16: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佘家寨一抬头——卒子走遍安庆
佘家寨一抬头
——安庆风景与山寨系列
第127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岳西县有一座明朝的古山寨,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一处风景与人文双文化的景点。图一:远望佘家寨
    元朝末年,霍山一位姓佘的义士,聚众造反、占山为王,当上了寨主,所以得名佘家寨。这位义士不但胆识过人,力大无比,而且为人粗中见细,跟随他的百姓数以千人。图二:站在佘家寨上望群山

请大家通过微信公众号《卒子走遍安庆》、安庆E网今日安庆版块、今日头条搜索本文及图片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1: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义乌云山乌云寨北寨门——卒子走遍安庆
同义乌云山乌云寨北寨门
——安庆军事遗址旧址系列
第128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不仅仅是一篇篇游记,更是一种坚持的理念、工匠的精神。位于原安庆市太湖县牛镇镇同义村徐事组与羊河村交界处的乌云山,地处太湖县与岳西县之间,有一座明朝修建、清朝重建的山寨,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座山寨的北寨门。图一:乌云寨正面图
    牛镇镇地处大别山南麓,花亭湖背后,依山傍水、山灵毓秀,自古就是兵家屯兵鏖战之地,牛镇设立很早,在花亭湖未修建以前这里群山之间,来往极为不便。牛镇镇面积163平方公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其丰富,有禅宗母土、状元故里、文化之乡、风情小镇之称。图二:山脚“乌云寨”题字
    牛镇镇山川秀美、景观奇特,人文众多,有“二祖禅堂”的二狮子山;唐朝时明相狄仁杰墓。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在安庆这片土地上发展壮大,受到全球各球佛教禅宗信徒的膜拜。这些佛教禅宗信徒不远万里,来狮子山寻根朝圣,拜祭二祖。图三:乌云寨南崖壁岗哨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14: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子”长胜关——卒子走遍安庆
“卡子”长胜关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29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长胜关”又名“卡子”,位于潜山县牌楼乡长征村,现改名为黄铺镇和平村,这里山势险要、地形险峻,是进入大别山的重要通道,有卡住咽喉之关口之称,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太平军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庆河图明堂山——卒子走遍安庆
安庆河图明堂山
——安庆河图明堂山
第130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安庆市岳西县明堂山位于皖西南大别山腹地安庆市岳西县境内,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明堂山峰、松、岩
    明堂山属大别山体系,它自多枝尖山脉蜿蜒而来突起三峰形成,主峰海拔1563米,是古代吴楚相连之地。相传,2100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封禅古南岳——天柱山时,设祭拜之“明堂”于此山而得名。图二:明堂山脚河滩
    民间因其隽秀婀娜的山形与天柱山的雄伟挺拔相呼应,且同属皖地、仅隔百里,有“两山竟长,相约为偶”之说,故又戏称天柱山为“公皖山”,明堂山为“母皖山”;又由于明堂山主峰石壁上有一天然雄鸡图案,且由北望之群峰形若鸡冠,故又名“鸡公山”。图三:明堂山顶峰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4: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河屏风寨旗杆的石眼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赵河屏风寨旗杆的石眼遗址
——安庆军事遗址系列
第131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原牛镇区赵河乡,有一个太平军兵败而居的山寨,在那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口,太平军溃败的军士又是怎样与清军斗争到最后一刻?今天卒子向全国人民介绍这里。图一:屏风寨外貌
    屏风寨是安庆一处遗址名,全国范围内仅安徽安庆一处,湖北与安徽交界处一处。安徽安庆一处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在牛镇区赵河乡,卒子实地查看,山顶有一石洞,深约十多米,因地势险要,古时山上有寨。图二:屏风寨顶巨石上的旗杆石眼
    在太湖县汤泉乡境内,有一处风景,叫屏风寨。屏风寨脚下就是赵河村,原先叫赵河乡,可见人口的减少正成为当代一个变化的过程。图三:太平军(安庆人称“长毛”)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8-3 14: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赛口武昌湖湖口——卒子走遍安庆
赛口武昌湖湖口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32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望江县赛口镇,有一天然湖泊,名为武昌湖,关于武昌湖的传说,从几千年前至今从未中断,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武昌湖一角
    武昌湖,位于望江县境中部。是古雷池的一部分。327年,东晋中书令庾亮在致江州刺史温峤的《报温峤书》中云:“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翌年,温峤、陶侃率兵数万,取道雷池,讨伐叛军,彰显了古雷池的军事要塞地位和精忠报国的文化内涵。这段记载也造就了“不敢雷池一步”的成语。图二:太平军与清军长江博弈图
    清朝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记载:“武昌湖,邑东北三十里,源出大、小茗山,凤栖、乌龙诸谷水、汇马头、芦薪诸水,下连青草以达于江。”湖区包括含青草湖、白士、焦赛等水域面积达180平方公里(27万亩)。图三:武昌湖民船与太平军西征战略图
    清朝末期、焦赛单独成湖,解放后又围垦部分湖汊,武昌湖现尚存水面15万亩,湖水分两路宣泄,一路经新漳河出闸入江,另一路经幸福河汇入皖河入长江。湖域原与华阳河湖群相通,1956年华阳河堵坝后,才以合成圩东埂为分界线相隔。联圩前受华阳之江水倒灌,武昌湖流域面积1083.7平方公里。图四:太平军武昌湖水军习战与太平军将士图

    武昌湖有高士、赛口、漳湖、雷池、太慈、凉泉、长岭、鸦滩等八个乡镇环临其四周,是望江的一颗璀璨明珠。现大湖分为上下两个湖区。现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区,其间栖息着国家重点保护的白鹤、白头鹤、白枕鹤三种鸟类,还有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鹤。图五:武昌湖荷花一
    武昌湖四周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品位较高,特色浓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映衬,影响越来越大。古遗址、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映衬,是一个待开发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图六:武昌湖荷花二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1: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岭金鸡寨——卒子走遍安庆
赵岭金鸡寨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33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卅铺镇歧岭村,有一座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山寨,太平军曾在这里扼守安庆北大门。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远看金鸡寨
15.jpg
    安庆桐城之北有大别山群山峻岭,其中有大关和小关,古称北峡雄关。现在的206国道,古以有之,是安庆北面最为重要的一条生命线。历史上七省通衢的古大道。图二:岐岭村金鸡寨
20-1.jpg
    今天卒子介绍的卅铺镇两边群山挺拔、崖陡壁峭、峰壑争秀、气势恢宏,成为安庆北大门天然险隘关口。北峡雄关西、北与舒城接壤,东临庐江,三面环山,南北通达,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干戈兵起,刀光剑影,烽火狼烟,演绘出一幅幅如火如荼的古战场画卷。图三:有水源才能建寨
50-1.jpg
    有诗叹曰:家住龙眠鹿起中,峡口大道边群峰,多少干戈生灵炭,史簿啼血听悲声。北峡雄关的历史,最早史见于距今近一千八百年的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张辽南下救皖城,闻城已拔,遂筑垒于南峡(今小关)。据《三国演义·九十六回·周鲂断发赚曹休》、《三国志·吴书·陆逊卷第十三》等文献记载,三国时,大小关名夹石,先属魏,后归吴,为吴魏争夺要冲,吴征合肥必由硖石而北,魏征皖城必由硖石而南。图四:赵庄金鸡寨
52.jpg
    黄武七年(228年),吴鄱阳太守周鲂在皖城,诈计诱魏将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军马将士十万至皖城,设伏兵擒之。吴主孙权召陆逊,陆逊总率江南八十一洲并荆湖之众七十余万浩浩荡荡而来。左都督朱恒向陆逊献策:曹休今听周鲂诱言,深入重地,元帅以兵击之。曹休必败,败后必走两条路:左乃夹石,右乃挂车。此二条路,皆山僻小径,最为险峻。某愿与全子璜各引一军,伏于山险,先以柴木大石塞断其路,曹休可擒矣。若擒了曹休,便长驱直进,唾手而得寿春……图五:清军(电影电视剧剧照)
53-1.jpg
    曹休果然中计,寨中大乱,自相冲击。休慌上马,望夹石道奔走。东吴先锋,大将徐盛引大队军马,从正路杀来,魏军死者不可胜数,逃命者尽弃衣甲。曹休大惊,在夹石道中,奋力奔走,被建威将军贾逵救起,骤马而行,贾逵断后,并于林木茂盛,险峻小径处,多设旌旗以为疑兵。及至徐盛赶到,见山坡下(即小关岭以北坡下),闪出旗角,疑有埋伏,不敢追赶,收兵而回。魏骠骑大将军、平西都督司马懿听知曹休已败,亦引兵退去。此一仗,吴军斩获曹休将士万余,所得车仗、牛马、驴骡、军资、器械不计其数。自此,北归曹操,南属东吴孙权。清康熙桐城诸生方鹿湖有诗云:“天险分吴魏,严关峡石通。屏藩阻淮水,得失系江东。草木腾兵气,桑麻划土风。低头呤末路,炉炭拥曹公。”图六:站在金鸡寨顶能够瞭望几个乡镇
55.jpg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鉴于北峡关战略地位重要,建北峡关巡检司。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起义军老回回等部攻桐城,后史可法部三千人守硖石。崇祯十五年(1642年),张献忠起义军潜屯硖石,派精骑数十,夜袭桐城。图七:金鸡寨金鸡石埘
56-1.jpg
    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九月二十八日,太平军翼王石达开,攻克北峡关,斩清将朱麟祺,歼清兵千余。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十一月二日,清军即墨营又激战于硖石,夺回北峡关。图八:金鸡寨
59-1.jpg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取桐城县城,直逼北峡关,清政府派虞贤姬统领十三营兵力挂帅,南下抵抗太平军。谁知虞贤姬胆小怕事,他屯兵驻扎舒城,不敢南下。由李先峰率三营兵力为先峰,行至白沙岭,遥见太平军遥旗呐喊、尘土飞扬、马嘶号鸣而来。清军李先锋全然不惧,拍马迎敌,其座骑毛赤枣马,退缩不前,鞭抽而折返,奔至猴岭甘家畈,回旋反复。李先锋对天长叹一声,拔出战剑,引颈自吻。主将已亡,阵脚便乱,清军四散而逃。当地百姓将河边李先锋尸体就地埋葬。后来,历年大关河洪水冲至坟边,绕道而行,形成转水湾之河。故地名“李家湾”,今地名、旧址、河形仍存。图九:金鸡寨不同方位
60-1.jpg
    太平军以席卷之势,攻破北峡关,街上地方士绅梅大人为求一方平安,摆下香案,迎接太平军入关。太平军正立马受拜之际,只见香案边一水桶,责问此何用意?梅大人急中生智,跪地敬禀:此寓意太平军一统(桶)江山也!太平军大怒:我太平军只为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杀富济贫,何有一统江山之意?你乃阿谀奉承之小人,当斩。我们刚刚入关,姑念你一片苦心,割一耳以代斩刑。言毕,割下梅大人一耳。梅大人手捂鲜血淋漓之耳根,仓皇而去。图十:金鸡寨背面峡谷
62-1.jpg
    北峡雄关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真乃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北峡雄关,古有二十岭(茶叶岭、光刀岭、夏家岭、黄木岭、刀背岭、猴岭、土背岭、蓑衣岭、欧家岭、欢喜岭、小活冲岭、大活冲岭、叫花岭、晓岭、土岭、隔山岭、大尖岭、鸡食岭、小关岭、吉冲岭……),十三庵(龙泉庵、白云庵、罗汉寺、白衣庵、深云庵、护国庵、万人庵、青龙庵、龙门寺、火王庙、关帝庙、仙人洞、洪门寺……),八寨(明王寨、麻山寨、金鸡寨、天字寨、古家寨、牛王寨、岳王寨……),四峰(天堂峰……),一顶(老爷[鹰]顶),二洞(仙人洞、古洞崖洞),三瀑(旵冲龙井瀑、龙门寺龙井瀑、欧家岭瀑布),十一尖(大佛尖、斗笠尖、云雾尖、望曹尖、香炉尖、望儿尖、笃山尖……)。这些高山幽谷,曾几何时,马蹄声声,喊杀阵阵、鬼哭狼嗥,多少仁人志士在悲壮的情景中离去了;这些古刹庵堂,香烟缭绕,木鱼声声,念经打坐,让多少藏匿乔装的豪杰避一时大难。低头思穷远,送我上蓝天,青山依旧在,战火喧嚣静。只是眼前的这些景物给大关古战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图十一:金鸡寨奇石
64-1.jpg
    金鸡寨就位于桐城北峡雄关之中,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军盘踞数多年,现存太平军哨台、金鸡寨等实物遗址;北峡雄关是典型的榴辉岩地貌,裸露的岩体跌宕起伏,谷内流泉飞瀑、深壑绿潭不计其数。卒子实地考察过,金鸡寨背后山谷阴森恐怖,传说太平军(长毛)将俘虏来的无辜百姓赶至此地,尽数斩首后推下峡谷,阴雨天气时,峡谷便有冤鬼的哀求之声,野生的石韦草遍布,放眼望去,顿感脚下阴风习习,使人不寒而栗。图十二:金鸡寨打鼓石
65.jpg
    金鸡寨地形狭小,仅有的练武场也是一处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土坡,原有石墙遗址后被村民搬至山下,金鸡寨海拔674米,层峦迭障、谷深崖陡。据传也是太平军驻扎而建的寨子。图十三:金鸡寨寨顶
66.jpg
  传说金鸡寨得名是一处名为金鸡石埘,实为一处凌空突兀、形似石屋、高两丈许的巨形石头,埘顶上丁有一只人高的石鸽又似鸡冠,石埘脚处嵌有一扇两尺见方的埘门,如同人工开凿。传说当年清军与太平军激战了两天两夜不分胜负,清军再拟进攻时,却突然听见太平军盘踞的高山上传出响彻云霄的鸡鸣。这深山老林里哪儿来的如此之响的鸡鸣呢?清军放出一只信鸽,以探清太平军的军情。孰料这只寻声而去的信鸽落在石埘顶刚看清埘下一群金鸡,突然睛天一个响雷猛地打在鸽子头上,并把它固在那里。同时埘门处砰的一声闪出一道金光,埘门紧紧关闭。放出的信鸽不见飞回,鸡鸣声也杳然消失,清军仰天长叹,不敢贸然举步。图十四:金鸡寨标识
69-1.jpg
    清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太平军由天京(南京)朔长江西征,先后攻占了芜湖、池州、安庆等地。为巩固安庆,翼王石达开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率部攻占安庆市桐城县。清朝咸丰三年九月十四日,胡以晃部自安庆挥师北进,十月十二日攻占桐城西南重镇练潭,驻练潭镇的清参将松安丢盔弃甲逃遁。十月十四日,胡以晃率太平军抵达桐城县城外,向守城清军发起猛烈攻击,击毙守城清军千余人,终于攻克了素有“铁打桐城”之称的桐城县城。二十八日,太平军继续挥师北进,攻占了北峡关,击毙清户部主事朱麟祺。图十五:太平军想像图
70-1.jpg
    自咸丰三年十月至十一年九月,太平军与清军多次在桐城境内展开大战。七月二日,太平军第一次枞阳会议(卒子之前讲述过)后,太平军与清军秦定三、郑魁士部大战于桐城县城东郊乌石岗,一举击败秦、郑二部,获桐城大捷。十年初,清军多隆阿、湘军李续宜部共十万余人在桐城老林铺、龙河、麻子岭、青草塥、小河沿等地安营扎寨。七月,太平军陈玉成、捻军张乐行部号称三十万大军设营于范家岗、老梅树街、庙岗、棋盘岭一线,后移营天林庄、香铺、金神墩、东河口,直抵鸭子湖、横山、练潭一带,双方交战月余,太平军失利后退守桐城县城。次年,在著名的安庆保卫战期间,太平军曾先后五次自桐城发兵增援,县内挂车河流域是增援反增援的激战中心。图十六:金鸡寨树木并不高大
75-1.jpg
    由于清军拼死狙击,太平军五次增援均告失败。陈玉成、杨辅清率部再度退守桐城县城。九月,安庆陷落后,清军遂大举围攻桐城县城,他们凭藉县城西山,居高临下,猛烈攻城。太平军经顽强抵抗后,终因寡不敌众而弃城突围,自此离开桐城县境。在太平军与清军鏖战中,像卒子今天介绍的金鸡寨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据点,时光的流逝,历史的记载永恒。图十七:从山脚仰望金鸡寨
80-1.jpg
(本篇完)
2017-08-17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仓房铜锣尖——卒子走遍安庆
仓房铜锣尖
——安庆风景系列
第133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仓房村的铜锣尖,自古就是安庆北面的重要屏障,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从山背后看铜锣尖
    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仓房村丰富的历史文化存留。杨桥镇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古迹遍布,这里以“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而闻名遐迩,著名山水画家萧谦中、清代状元龙汝言便诞生于此,李鸿章仓房遗址在仓房社区境内。图二:铜锣尖隐于大龙山群山之间
    还有著名的“无量塔”、“龙泉寺”、“灵山寺”、“龙状元府”等历史遗存。“长松涧底结琥珀,秀峰云里开芙蓉。”这是古人为“龙眠别墅”花园镌刻的一副楹联。龙眠别墅位于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仓房村境内。图三:铜锣尖能够瞭望四周
    传说,“明季四公子”之一的桐城文人方以智所建,后又为清末重臣李鸿章拥有。李鸿章,号少荃,是晚清合肥东乡人,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任渐军军阀期间曾改花园为仓房,大量囤积粮食,以济淮军粮饷之用,故民间百姓称此为李家仓房。宜秀区仓房村由来也是如此。图四:铜锣尖正成为安庆驴友们的圣地
    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安庆市北大门。全镇镇域面积近一百平方公里,南临风景秀丽的石塘湖,背倚气势雄伟的大龙山,距安庆市区仅十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自古就是安庆重要的交通和军事重地。图五:铜锣尖山间巨石多,便于隐藏
    杨桥镇的仓房铜锣尖历史悠久,文化存留丰厚,独特的旅游资源。铜锣尖以奇峰、怪石、峭岩、险岭著称,它比邻鲍冲湖,又邻杏花村、面居芦潭夜月、石塘晚卓等景点独特,形成了安庆独特的旅游景区。图六:铜锣尖下就是石塘湖
    铜锣尖,在安庆有二处,其二位于桐城西南青草镇铜锣村境内,主峰铜锣寨海拔640米,西脉毗邻潜山官庄镇下浒山库区,是大别山东南麓重要屏障之一。另一处就是今天卒子介绍的仓房铜锣尖。图七:石塘湖与长江相连
    仓房铜锣尖,名出于清末咸丰年间与太平军的拉锯战争时期。这里成为安庆周边重要的屯军要地,山顶也成为军事战略要塞。图八:铜锣尖二块高达十多米的巨石
    仓房铜锣尖尖顶下有二块传奇的如同犬牙的大石头,高约十多米,古时以铜锣尖放烽火,为“击鼓而进,鸣锣收兵”军事信号。图九:铜锣尖下良田
    据记载,太平军在清朝咸丰年间,在安庆周边经营近十年,大小山寨不计其数。作为安庆北大门的铜锣尖,自然是太平军和清军重要的要塞。图十:铜锣尖巨石
    1861年9月5日,湘军攻占了长江中游重镇安庆,此战的失败,成了太平天国命运的转折点,太平天国失去了天京上游最后一道屏障。图十一:铜锣尖
    面对清军的步步紧逼,不得不采取全面守势,直至三年后灭亡。而湘军在此战中主动、灵活的围城打援战术,为今后百年来中国战争艺术,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范例。图十二:铜锣尖下集聚小村庄
    在安庆四周,太平军将安庆经营得有声有色。像太平军此时涌现出一批将领,酆谋就是其中一位,他曾领兵在此与清朝湘军作战,随着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的崛起,太平天国在1860年几乎迎来了又一个全盛期。图十三:铜锣尖上大石头
    对于湘军来说,夺取安庆是进军天京关键性的一步;就太平军来说,安庆是保障天京安全的锁钥,打破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军辟地拓疆,稳定了东部战线,回师西向,解决安庆的保障问题,也是势所必然。两家都想在安庆寻求战略优势,大战一触一发!图十四:大龙山
    1860年6月8日,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率十三营近万人进入安庆城北战略要地集贤关,安庆之战打响。曾国荃打仗的特点是“扎硬寨打死仗”,自然而然,杨桥镇就是湘军重要经营的地区,曾国荃将此地与石塘湖再与长江相连,水路封锁由控制长江的湘军水师负责。至此,湘军完成对安庆的合围。图十四:铜锣尖
(本篇完)
2017-08-2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9-8 1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思岩——卒子走遍安庆
九思岩
——安庆风景系列
第134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卒子将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秉承独立视角、独立思考的特色坚持走遍安庆。《卒子走遍安庆》不仅仅是游记,更是一种坚持的精神。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位于安庆市宜秀区余湾和眉山之间的大龙山九思岩,希望大家喜欢。图一:九思岩
    安庆位于皖鄂赣三省之界、江淮之间,其大龙山又是大别山余脉,绵延数百里。安庆府为皖中古城,背倚大龙山,离城二十余里,今天卒子介绍的九思岩,是一处海拔约三百余米的小山峰,位居整个大龙山一线的中段,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图二:九思岩位于大龙山中部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湘军在安庆有着十年的对弈。九思岩也在此时呼之欲出。九思出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着孔子“君子有九思”。图三:九思岩顶部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思义。”其意是,君子视思明,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可往往人就是看不清是非曲直,或者是不敢或者不想看清真假虚实。君子听思聪,不要听风则雨,要多听多想,要听得聪明。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对自己有利。图四:九思岩局部
    九思岩原名莲花峰,是大龙山中部主要山峰之一。其外为一座石岩山峰,海拔约三百余米。此山岩早有记载。在九思岩下,就是石塘湖,湖与长江相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虽然九思岩山虽不高,然突起于长江、白泽湖、石塘湖平原地带,有山有水,亦是安庆名山胜景。图五:九思岩是游玩好去处
    九思岩是安庆一处驴友攀爬和攀岩的圣地,九思岩顶能纵览整个杨桥一带。古人云,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唯我大龙山,胜景如斯,何必寻向浮名之所!或曰,佳境自在人心时,又何劳远行!图六:九思岩一侧
     正是因为九思岩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清朝咸丰年间,曾国藩、曾国荃领导的湘军与陈玉成领导的太平军在这片土地来回战斗十年。清军大将鲍超更是从安庆杨桥至罗岭、桐城一线和怀宁至宿松一线反复拉锯战斗,安庆大龙山九思岩这一处险要山头,距这二条生命线均只有三十余里路。图七:九思岩下小山
    九思岩方圆几里地,岩体交错相间。竹门唯碧萝、瞻天隔鸟道。此处实为大龙山一处风景优美之地,一峰背耸,真胜地也。游遍全国,也未必有几处能与之相并,龙山佳景,宛然在目。图八:九思岩局部
    九思岩风景绮丽,能够游览此处风光,还需要一身好体力。在九思岩上,被风化的巨石犹如一个个巨大的石像,能够坐在山岩,望尽安庆城,远眺大龙山,此情此景,真乃天然妙境也!图九:九思岩是攀岩好去处
    站在九思岩中,能够看到大龙山一处约几亩地的平坦幽谷,西面是气势磅礴的山峰,古时这里曾有人居住,名为饶家道。峰上东西排列巨石,南北成行各小峰,团聚嬉戏,城垣之中竹林葱郁、古木遮空,清泉绕流,景色深幽,风光奇秀,宛然世外桃源。图十:九思岩局部
    九思岩是安庆一处人间仙境,靓丽风景线,落差约十几米,美丽而壮观,上去以攀爬为主。有几处几乎是垂直的,而且山体基本上是以岩石为主,所以是个玩岩降的好地方。图十一:九思岩顶
    九思岩的巨石,如若登上顶部悟出人生的体会,能够感受大自然的博大精深。九思岩幽谷奇峡,五彩缤纷。九思岩群山起伏变化,相对高度悬殊。图十二:九思岩另一侧
    九思岩,是军事上控制安庆的北大门。在大龙山群山之间又是制高点,与附近的山峰互为犄角。依托这些山头,构筑起稳固的防线,成为历史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十三:九思岩岩体
    清朝末期由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在清朝咸丰、同治时期面对太平军的军队。其核心领导以曾国藩、胡林翼等为领袖的军队。但在湘军主战安庆期间,“湘军”名号曾被广泛使用,这支队伍以各省举办团练起家,以助“攻剿”太平军。图十四:九思岩局部
    湘军最大的特点就是“兵为将有”,曾国藩把由朝廷直接控制、指挥的国家经兵制,改变成由地方督抚和将领直接控制的军队,成为清朝兵制的一大变革。湘军形成了谁招募便服从谁的传统,各营独立,彼此不相统属,每营只服从营官一人,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湘军建军标准是:“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图十五:九思岩与山下小山峰互成犄角之势
(本篇完)
2017-09-08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9-22 11: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生飞旗寨——卒子走遍安庆
长生飞旗寨
——安庆军事遗址旧址系列
第135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长生飞旗寨位于安庆市岳西县莲云乡长生村,是莲云乡与中关乡交接分界处,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飞旗寨一角



    飞旗寨位于岳西县莲云乡长生村,海拔1046米,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明末士人修之以防流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飞旗寨有着悠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大别山闻名的七十二大寨中曾经有着崇高的地位。图二:飞旗寨标识



    据《清史稿列传二十七》记载,“土寇余尚鉴挟明宗室统锜和声桓余党据险为二十余寨,掠桐城、潜山、太湖诸县。日芃遣副将梁大用等督兵讨之,克皖涧寨,进围飞旗寨,断水道,分兵四路合击,拔之。又破桃围等寨,擒戮统锜、尚鉴,余大小和山等十八寨皆降。”图三:飞旗寨风景



    清史稿这段文字中记有皖涧寨、飞旗寨、桃围寨、大小和山寨,唯有进攻飞旗寨讲述了细节,可见飞旗寨的重要性。图四:飞旗寨能看到周边数里情况



    据台湾文献王葆心所著《蕲黄四十八寨纪事》记录,“二月初四日(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明永历三年、鲁监国四年)统锜奉為石城王,居飞旗寨,以镇中枢;规定法制,以永历正朔,铸造符印。各寨来谒,以次拜官,自部院、总镇、抚按、科道、监司、郡县皆备。于是,皖中英、霍之程元、萧时泰、侯应龙等,潜、太之陈汉山、吕孟、陈尽、汤时行等二十四寨皆归命,不附者以兵降之;太湖知县李世洽、霍山知县门毓英各婴城固守。七月,授故安庆知府傅梦弼部院职。故潜山典史傅谦之、故鄱阳从淮王起义诸生桂蟾、故公安贡生号义堂和尚者各受职,居皖涧寨,为飞旗外护;各名寨皆属焉。于是,统錡内抚有二十四寨,外联络蕲、黄四十八寨俱来归;更分兵置各寨,纠声桓党众以广声援。”王葆心所著的文字表明,明皇室后裔朱统锜据飞旗寨称石城王,先是皖属二十四寨归附,后蕲黄四十八寨归附,成为南明政权一支强大的抗清力量。图五:飞旗寨



    从《清史稿列传二十七》和《蕲黄四十八寨纪事》中可以看出,岳西的飞旗寨在明末清初时,是大别山闻名的七十二大寨的总寨。据了解,飞旗寨始建于1637年或更早的时间。图六:飞旗寨风景



    飞旗寨主峰海拔1064米,东南两面悬崖峭壁,西面襟接桃园寨,北面山峦绵延,可拾级而上。现存古寨始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当时张献忠入境,安庆抚臣史可法“檄山中之豪,多筑寨自守”。山寨附近豪绅纠集明军残部据山抗衡,张献忠麾军攻寨,万箭齐发,射断山顶众多旗绳,随风飘扬,守军溃散。飞旗寨由此得名。图七:飞旗寨怪石与水源


    据潜山民国九年县志记载:“飞旗寨位于潜山北乡,遗迹尚存,海拔1046米,明末士人修之以防流寇。张献中曾三攻此寨,射断旗绳战旗飞落获胜,因此名飞旗寨。”从潜山县志中不能看出具体建寨时间,但可知是明末,用途是修之以防流寇,这里的流寇是指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图八:飞旗寨是驴友的圣地


    《明史记事本末》第75卷记载:崇祯九年“二月丙子,贼陷潜山。”又载:“十年正月丙午,老回回等趋桐城。”“闰四月,群盗盘踞江北,老回回等八营,谋避暑六安,乃散入潜山、太湖诸岭阴林樾以息马,时出抄掠。”“七月,以史可法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庐、池、太等处军务,时以寇患,故创设。”图九:很多驴友常常去飞旗寨旅游


    从《明史记事本末》的记载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军第一次到潜山是崇祯九年即1636年,后详细介绍了老回回部于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进犯潜山等地一事。图十:飞旗寨现存寨门



    老回回,真名马守应,陕西绥德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1637年时张献忠、罗汝才在其麾下。因“寇患猖獗”,明朝廷专门任史可法为右佥都御史平寇。图十一:飞旗寨风景



    史可法上任后,“檄山中之豪,各筑寨自守,官府资以火器财物,屡有保安之功。”当时的农民起义军有个特点,对贫民秋毫无犯,但对地主豪绅手段残忍,财物肯定被劫,有时甚至性命不保。史可法利用农民起义军打击地主豪绅的特点,要求地主豪绅出钱筑寨自守,官府资助部分火器财物,从民国时的潜山县志看,岳西的大部分山寨应该都是那时所建,建寨的形式是民建公助。图十二:飞旗寨


     据《石城王兵败飞旗寨》一文,查阅了飞旗寨下的储氏族谱《储氏四德堂族谱》,其中《志逵公传记》载:“志逵公……明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寇窜天堂,山民结寨自卫。公驻飞旗寨,贼不敢犯。”也从民间文献角度印证了飞旗寨至少建于1637年。图十三:飞旗寨顶峰看到四周



(本篇完)

2017-09-2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0-6 19: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油炸红花寨——卒子走遍安庆
油炸红花寨
——安庆军事遗址旧址系列
第135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韭山乡油炸村的红花寨。图一:远望红花寨


    红花寨位于宿松县原韭山乡油炸村,现并入的五里乡。据资料记载,红花寨位于韭山乡油炸村,寨高256米。图二:铁塔之间就是红花寨



    红花寨有关资料并不多,据记载清朝末年衰败,民不聊生兵荒马乱,外有八国列强入侵,内有太平天国滥杀无辜。清朝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安庆被曾国藩攻破,太平军英王陈玉成所部败走太湖到宿松县,准备渡江去广德招兵,部下意见分歧,未成。转而经湖北英山到安徽肥西与淮南捻军会合抗清。八月初十在宿松县红鹤寨梅树沟杀了雳堂的道保、九月十六在英山麻布崖六担课杀了雳堂的道和、鼎堂今培妣江氏、命丧太平兵乱。饥荒苗疫天花,麻疹,伤寒、霍乱,自然干旱,水灾,血吸虫病,朝政盘剥。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出走未归的,殁葬失考的、绝后成片的,惨不忍睹,居然,能留下些许根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图三:铁塔之间就是红花寨



    红花寨,是卒子一直想探寻的山寨之一。不久前,与宿松小哥一起前往这座早已被遗忘的清军太平军战斗遗址了。我们一行从山脚的养猪场上山,半山全是一人高的茅草,荆棘丛生。图四:被荆棘划伤的手背



    红花寨是清朝咸丰三年太平军从武昌挥师东下,从湖北省蕲州、黄梅挺进至宿松的一个重要山寨。太平军从湖北省蕲州方面,经芭茅街上小隘岭入宿松县境;又一路军从黄梅方面,兵分两路,一从界子岭出佛座岭,一从亭前驿出二郎河,最后会师宿松县城。太平军占领宿松后,乘胜前进,连破安庆、芜湖、太平等军事重镇,攻克合肥,清巡抚江忠源败死,从此宿松局势益趋稳定。图五:路线图


  太平军回师宿松,转战鄂东诸县,威慑整个皖西南。宿松知县刘东书、乡勇练总贺映黎抗击太平军,均战败身死。太平军石达开率胡以晃、罗大纲等部,从宿松江面袭击鄱阳湖清军座营。清军暗派训导周元度代理宿松县事,袭扰太平军。太平军驻守宿松,因大旱岁饥,斗米价值千钱,太平军节食缩饷,周济灾民,获救无数。图六:清军鲍超


    清兵将军都兴阿、都护多隆阿,总兵鲍超统率领各军,由黄梅乘虚而入,进驻宿松。太平军与清军大战凉亭河西之团坡山,死伤各相当。再战于枫香驿之东门山,因清军驱使乡勇为内应,太平军败退太湖。太平军与清军相峙在太、宿边境。后来清军进窥石牌,围攻安庆。经三河大战,清军都兴阿、多隆阿、鲍超先后率败军退守宿松。图七:夜下红花寨


    太平军陈玉成亲率大军追击清军,直逼二郎河,连营数十里,与清军大战梅墩畈花凉亭。最后是清军胜,太平军退守太湖。清军檄调候补道蒋凝学臬司唐训方来驻宿松,堵击太平军西进。曾国藩统率清兵水陆全军进驻宿松县城。安庆失守后,宿松重新陷于清廷统治之下。图八:黑夜下的红花寨一片漆黑



    我们顺着当年清军太平军的路线,爬上这座并不算高的小山。带路的小哥说是路熟,在一片茅草地将原本右行山寨的路带反,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夜爬山寨经历。见过很多人爬山,但卒子此行与他们爬山是有一些区别的。下午五点一刻,我们仍然在一个山地的阳面,爬过一片片荆棘丛,此时连动物也不走的阳面山坡。爬山期间,我们随身携带水和食品都没有,可怕是居然没有带照明,手机电还没有多少。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我们已经消耗了绝大多数体力。秋天把田野染成了一片金黄,迎面而来的秋风是如此的轻,而我们却在一座荒芜的山间上下不能。图九:傍晚时分的山寨另一个山坡


    在卒子的带领下,我们在五点半翻超了一个不大的山坡,来到山寨的阴面一处山沟,我们从山沟垂直降下。这是一片土壤很松的山沟,因为在山的阴面,所以荆棘很少。秋天的天空最美。入夜格外静悄悄,此时天已经快速的变成了淡红色,卒子目测居山下大约还有二百米高程。图十:傍晚山间的野路就是这样



    太阳逐渐地落下,我们离天黑只有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一但太阳落山,留下了一片红霞,离天黑只有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我带着小哥,从大约二百米高程的山坡,垂直下山。又是一片可恶的茅草,茅草下,全是长年流水冲过的沟涧,天快速的变成漆黑一片,天上闪烁着数不胜数的星星,好像天上的眼睛,又大又圆的月亮照亮黑夜,照亮了贪玩的孩子回家的路。图十一:入夜的山寨山坡



    在已经感觉即将天要变成漆黑的时候,卒子常年爬山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此时,我们协商了二套方案。在天完全黑的时候尽可能向山脚移动;另外如果不能移动就原地背靠背等到天亮下山。没有食物、没有水,在山沟里随时会遇到下山觅食的野生动物。卒子毅然拨开一人多高的茅草,就在绝望中,兴奋了!兴奋了!原来离我们不到几米的地方,有一座吴家坟冢,很快就赶到山脚。一次未遂的攀爬山寨的经历,与大家共享。红花寨,我会再次挑战你!图十二:入深的红花寨



(本篇完)

2017-10-0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5 12: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湾铜安寨——卒子走遍安庆
方湾铜安寨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38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尽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关乡方湾的铜安寨。图一:远望大别山群山


    铜安寨是一处建立在大别山腹地,群山峻岭之间的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军事山寨,它地处石关乡东部方湾组境内,因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起义军在此处修筑工事,建寨铜安寨而得名。图二:群山之间藏山寨


    铜安寨的主峰1342米,是一处寻古探幽、徙步登山之地。卒子一年前应石关乡瓦窑岗度假村刘叔邀请来到久负盛名的铜安寨。图三:铜安寨顶能够看到几个乡镇


    铜安寨的寨名,据说,是因为它坚不可破,故名“铜安”。铜安寨,准确高度是1342.3米,是岳西与潜山交界的群山,全长约六十公里,古为潜霍两县界岭。岳西县高山多枝尖至二祖山一段山脉为大别山东部江淮主分水岭。图四:站在铜安寨顶


  作为安徽省江淮流域的分水岭,岳西的多丛山脉以南有支脉四条,之前卒子曾介绍过一些。今天卒子再次介绍太平寨支脉,这条支脉起自铜安寨向东南经太平寨(1251米)至驼背尖(1039米)。东为巍岭乡,西为石关乡。图五:近看铜安寨山峰


    驼背尖东北面经杨家大岗(1046米)、墙板石(623米)至龙井潭两河口,驼背尖南面经滴水岩胡家坳(723米)、香炉岩、庵基坪,止于板舍。实际上这条山脉是整个皖西南至淮河流域的至高点,山的这面小溪流下汇成河流入长江,山的那边小溪流下汇成河流入淮河,所以说这是安徽江淮分水岭。图六:站立铜安寨顶能够看到群山


    在这群山之间,有一处太平天国军山寨遗址,全寨约有数十平方公里,全是陡峭石山,主峰海拔1342米,主峰即是山寨最后防线,为典型的以峰为寨型军事山寨。图七:主簿乡


    铜安寨顶部有一口石井,据说多年前还有井水在其中,现仅留井圈护石半块,上面雕刻有花纹,为太平军为数难少的历史印迹之一。图八:群山之间、沟壑丛生


    铜安寨三面皆是悬崖,只有一面能够通行,在这条坡度为三四十度的坡面,太平军建起了铜安寨寨墙和寨门,可惜多年前寨门已经倒塌,长达数百米的寨墙却很坚固。图九:铜安寨寨墙


    铜安寨寨墙使用山间的石料为建筑材料,大块平整的作为内外面,小块和碎石作为加固和填充,整个寨墙呈“S”型,外墙离地约十米左右,内墙离地约二米左右。图十:铜安寨寨门


    铜安寨寨门及寨门护墙由山间的巨石经过人工打磨建造而成,是安庆众多山寨中造型比较规整的一座。其中,寨门高达数米,全部由巨石建筑而成,可惜已经倒塌多年。图十一:铜安寨近景


    寨门皆为千斤巨石垒砌,两边门石上有人工打造的方洞,那是用于关山门时横插木杠之用。寨门上方有两根碗口粗的古藤横架其上,如两条乌龙相拼相搏。图十二:比较规整的石寨墙


    寨门中间宽约六尺,能容许四个甲兵同时从中通过。太平军的历史距今一百多年了,关门可作为今人怀古凭吊的文物。图十三:铁钎雕琢的痕迹


    除此之外,峭壁之上,一夫可守。清朝时期,太平军义军在此立营抗清。据说,清朝在石关、主簿曾围攻多时,皆不能破山寨。图十四:铜安寨顶


    铜安寨顶上有二块巨石,其中一块名称为印章石,卒子在岳西县刘氏宗亲的扶助下,爬上印章石,用双腿摇晃之后,这块重达数十吨的巨石居然能够晃动起来。印章石与旁边的巨石之间形成一线天。图十五:比较规整的石寨墙


    铜安寨不是一个孤立的山寨,旁边还有一个太平寨。两寨有县崖相连成环抱的形态。崖旁两小路连接。县崖环抱之中有深潭和瀑布,两寨隔山相峙,崖下小溪入深潭,山上仰视,能够看到方圆几十公里的动静。图十六:比较规整的石寨门


    铜安寨还有崖石刀斧和铁钎的遗址。最特别的是顶部的巨石上,还有约杯径的旗杆孔,当年太平军为壮声势,用木插入孔中,可以立旗。图十七:比较规整的石寨墙


    安庆地处皖西南,又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军事重镇,安庆有着悠久的历史。铜安寨自身是没有很多的历史,从明朝至清朝留下的这些历史遗迹,为安庆的历史又添加了几份。图十八:在巨石上开凿的痕迹


    安庆有很多的山寨,像铜安寨这样记载详细、建筑精美的山寨,是研究太平天国时期军事的重要依据。山中的太平军山寨为此处的大寨!不知道太平天国北伐名将李开芳或是其它大将是否来过这里驻扎。图十九:比较规整的石寨墙


    目前,铜安寨发现多处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遗址,寨墙、旗杆眼、石臼、摩崖符号等。从现存遗址遗物看,铜安寨曾是太平军的中军大寨,四周现存寨墙遗址,寨墙边有许多栏杆桩眼。峰下平坦处曾是起义军的落帐地。图二十:铜安寨主峰顶


    铜安寨与对面的大攻包之间有条山沟,是当年太平军来回穿插的据点,相传为当年太平军练兵集合和遇敌情传令时附近的几座山寨都能遥相呼应。图二十一:铜安寨顶的水井护石


    铜安寨现存已经倒塌的寨门巨石石条倒在碎石堆里,册寨顶部较为平坦,为当年太平军储存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寨周围有两道石磊寨墙及部分石屋遗址。图二十二:山寨旗杆孔与印章石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转战在皖、鄂、赣等地的山区,铜安寨是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修筑的古堡。因为这里是潜山、霍山、舒城三县交界处,能够控制东西交通,南北行人,战略意义重大。图二十三:不太规整的石寨墙


    铜安寨是大别山的名寨,四面笔立,易守难攻,能藏兵上万,至少千余人。一般山寨的寨门都筑在山上险要处,铜安寨的寨门也不例外,建在山顶的腰部,当年太平军兵多将广,无所畏惧。图二十四:寨顶的水井雕花护石


  铜安寨关门前方,一条山溪从云端中跌落,飞珠溅玉,下有清潭乱石。河谷两岸杂生着许多乔木和灌木。其间野藤缠络,鸟兽出没。抬头仰视,峰高千米,天空一线,不见日月。图二十五:铜安寨主峰


(本篇完)

2017-11-1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4: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峦后湖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占峦后湖遗址
——安庆遗址与清军太平军历史遗存系列
第140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复兴镇占峦村新沟组后湖遗址。图一:长江沿岸的复兴镇


    占峦村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安徽省境内的宿松县,是由原来的五丰、新沟、占峦三个小村合并,总面积四千八百余亩,其中江滩面积一千四百余亩,后湖围垦面积五千余亩,水资源十分丰富。图二:占峦村的后湖遗址


    占峦村由五丰、新沟、占峦三个小村合并为现在的占峦村。这里既有占峦村后湖遗址,而复兴镇占峦村新沟组后湖遗址在清朝咸丰年间却又成了清军与太平军厮杀的战场。图三:占峦后湖遗址


    占峦后湖遗址位于复兴镇占峦村新沟组。该遗址是位于黄湖尾稍的南面湖中的一处新石器石器的古文化遗址。因水淹,文化层不详,面积约四千平方米。2010年3月2日,当地村民在清淤时挖出了大量的陶片、石器,出土了一批做工精致的石矛、石镞、石网坠、玉石环及陶片。地表可见红烧土痕迹。图四:安庆长江防线一直是清军倚重的


    据《松兹遗韵》一书记载,“曾国藩与宿松”就有记载,曾国藩是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曾国藩在宿松的历史事实。据了解,曾国藩在宿松期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祭祀叔父曾骥云,二是官拜两江总督。其在宿松的事迹,除了官拜两江总督之外,还有指挥太湖之役、结交宿松士绅、吊唁罗遵殿、与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宿松相会,尤其是曾胡左李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在宿松聚会,在晚清史上仅有这一次。图五:占峦后湖遗址


    曾国藩在宿松半年,登临了小孤山、走访了白崖寨、考察了九井沟、攀缘了罗汉尖。他在宿松期间的日记可以从《曾国藩全集》中查找。根据他的日记,曾国藩来宿松之初,太湖战局对湘军极其不利,曾国藩每日忙于指挥作战,甚至急得夜不能寐,实际上,曾国藩在宿松期间,远离县城只有一次,那就是去隘口吊唁罗遵殿。图六:清军抬枪队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命令各省在籍官员组织团练参与镇压,曾国藩遂奉命组建湘军。此后,湘军不断发展,成为太平军的头号劲敌。咸丰七年(1858年),湖北境内的太平军势力基本被歼除,清军都兴阿部也由湖北进驻宿松。为了肃清安徽境内的太平军,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于咸丰九年制定了一个四路围攻安庆、庐州的计划。十月,曾国藩向朝廷奏陈了四路援皖之计:一路由宿松、石牌以取安庆,曾国藩任之;一路由太湖、潜山取桐城,多隆阿、鲍超任之;一路由英山、霍山取舒城,胡林翼任之;一路由商城、固始取庐州,李续宜任之。四路之中,前两路为主力,李续宜部为打援军,胡林翼则先驻楚皖之交调度诸军,并筹转运。根据这一计划,曾国藩、胡林翼先后进驻宿松和英山(今湖北英山)。图七:卒子坐骑到达后湖遗址


    曾国藩率湘军大营进驻宿松的日期是清朝咸丰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859年12月6日),扎营县城东北门外,后移驻城内石广均旧宅筠圃居,到松之日,“县城内外居民,放爆竹迎接甚多,四、五里不绝”。后因战场局面的变化,曾国藩遂于咸丰十年五月十五日(1860年7月3日)自宿松移驻皖南祁门。图八:占峦后湖遗址


    曾国藩驻松期间,一是指挥太湖之役。本文不重复。曾在大营与李鸿章讨论太湖战事,商讨对策,并请李鸿章赴太湖查看地势。图九:占峦后湖


    曾国藩在宿松接访宿松士绅。曾国藩是晚清理学宗师,驻松期间,也多次与宿松地方士绅相往来,除了向他们了解宿松形势以备战争之需,还多次与宿松士绅交流诗文。据曾国藩日记记载,早在曾氏入松之前,宿松就有八位绅士前往黄梅与曾国藩相见,曾国藩说他们“皆读书人”。到达宿松的当日,曾国藩“见客六次”,虽未说明客人为何人,但其中肯定有宿松地方士绅。图十:清军火炮


    今天,卒子要讲的是曾国藩在驻松期间,曾在长江沿岸的复兴镇后湖一带派船接广均还,“晨夕过从,扺掌论古今”。相关的历史记载有安庆市宿松县专家论证。图十一:占峦后湖遗址


    吊唁罗遵殿。罗遵殿,字澹村,又字有光,宿松县隘口庄罗家老屋人,咸丰九年(1859年)任浙江巡抚。次年(1860)二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为解天京之围,自宁国出奇兵攻占杭州,罗遵殿和妻、女自杀殉国。曾国藩接到消息后,异常震惊和惋惜。四月初二日,罗遵殿灵柩自杭州抵宿松,曾国藩出城八里迎接,设路祭一席,并撰写挽联一幅,高度评价罗遵殿的事迹:“孤军少外援,差同许远城中事;万马迎忠骨,新自岳王坟畔来”。次日,曾国藩又出城送罗遵殿灵柩归隘口老宅。十三日,曾又和胡林翼、左宗棠、李元度等人赴隘口吊唁。图十二:占峦后湖


   曾国藩在宿松与胡左李宿松之会。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和李鸿章号称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但这四个人同时聚集在一起却只有一次,即咸丰十年四月,地点在曾国藩驻宿松大营。时李鸿章正在曾国藩幕府,左宗棠和胡林翼分别在闰三月二十六日(5月16日)和四月初十日(5月30日)先后来到宿松,参与此次会谈的还有李翰章、李元度、李续宜、曾国荃等人。图十三:清军快射机


    曾国藩在宿松与胡左李宿松之会,宿松之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日后战局的走向,是太平天国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图十四:占峦后湖遗址


(本篇完)

2017-12-12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9: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柏子桥海校第三分校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柏子桥海校第三分校旧址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
第141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街道办事处柏子桥社居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旧址。图一:海校第三分校旧址一角


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旧址,现在正在拆迁,不久之后,将再也看不到了,为此卒子在安庆文史爱好者老朱的建议下,周日专访此处,留下几张珍贵的照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旧址是解后后,安庆地区最高的学府,如今沦落如此,不禁让人感叹。图二:海校第三分校的历史照片


  解放后国立安大迁往芜湖,人民解放军安庆军分区接管了学校校园,随即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第四大队又迁入此地并于1950年底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从1949年12月至1953年6月,海校为新中国海军培养了第一批海军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成为海军工程师的摇篮。图三:海校第三分校不同角度的真实照片


  海校的建立与迁来安庆,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巩固国防,1949年8月15日,华东军区海军在南京正式创立了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简称华东海校),并于9月14日正式在南京开学。华东军区司令员张爱萍兼学校校长和政治委员。为充实海军队伍,中央军委决定调部分陆军转为海军。11月,陆军三十五军军部全体干部奉令调为华东海军,该部教导团全体官兵随行,并于12月调为华东海校第四大队。图四:海校第三分校的历史照片


  华东海校第四大队原驻于南京狮子山下,因校舍房屋不够使用而选定由南京军管会接管的原国立安大校园为第四大队校舍所在地。1949年12月,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正式迁到安庆柏子桥的这块校园。图五:海校第三分校的真实照片


  华东海校第四大队迁到安庆柏子桥校园后,对洪水淹后受损的部分校舍进行了维修,在军分区接管校园时毁坏的国立安大校门原址上修建了新校门,并在校园内修建了礼堂、膳所等建筑物。1950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正式在此开学上课。1950年底,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海军司令部借鉴苏联海军的建设经验,将华东海校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联合学校下设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四个分校,在安庆的华东海校第四大队改建为第三分校。图六:海校第三分校的历史照片


  1953年6月,因苏联专家认为海军学校应设于海边才有利于培养真正的海军人才,海校第三分校又从安庆迁往青岛沙岭庄。随后在本校校园开办的是海校的预备学校——海军文化学校。华东军区海军学校创建时,由华东军区领导,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仍按部队的体制设立:学校下设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各大队设大队长、政治委员等。在安庆的第四大队队长兼政治委员由原陆军三十五军教导团团长李玉萍担任,副政委为朱俭,副大队长为陈小龙。第四大队下设五个中队,学员约六、七百人。图七:海校第三分校


  今天卒子特调阅历史相关照片,其中就有一九五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革命军人证明书相当于毕业证书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政治委员刘道生签发编号022133被证明人苏州市汪埙。图八:海校第三分校毕业的学员证明


  1950年华东海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后,学校隶属海军司令部,为军级建制,校长为原陆军三十军参谋长夏光,原陆军三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孔繁斌任政治委员。在此办学的第四大队随之改为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通信学校,学校为师级建制,初由原大队长李玉萍任教育长(未设正、副校长)负责学校日常工作,胡志坚为政治部主任。1952年后李玉萍任负责学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并调谭天哲、何力山任正、副政治委员。学校下设六个中队。苏联专家鲁可雅诺夫担任顾问。图九:海校第三分校的地板与墙壁和屋顶


  1950年底,华东海校按照苏联海军学校模式改建为海军联合学校后,担负起培训水面舰艇工程技术人员和指挥管理人员的任务。兵器、机械、通信和舰务四个分校各自负责培训一部分专业人员以满足海军建设的需要,联合学校校名由苏联专家建议命名,意即海校培养的人才联合起来即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图十:海校第三分校


  在此的第三分校承担了海军通信人才的培养任务。海校的学员为部队选拔的骨干党员和高中以上文化基础的知识青年。三分校在安庆改建时,下设信号科、机务科和通信科三个专业。信号科主要学习海军旗语等内容,机务科的培训目标为使学员熟练掌握制造、使用通信机器的能力,通信科则以培训收、发报等通信业务操作人员为主。1952年后再增设舰管、雷达、声纳专业,共计六个专业。学员的学习时间,根据海军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定为两年左右,以缩短培训周期,争取多出人才。图十一:海校第三分校的楼梯


  海校的建立同海军的建设一样,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学校创建时教员严重不足,为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师资问题:一是从原海军技术人员中选调,二是从新参军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部队技术人员中选拔培养,三是从地方大学中聘请。由于以前没有兴办过正规海军学校,为此海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以参考苏联海军的教材自己编印为主。海校组织专门人员组成教材编写班子,一方面广泛收集材料,另一方面认真听取苏联专家顾问的意见,同时编写人员集体对教材进行讨论修改后才定稿。图十二:海校第三分校面临拆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起,每年海校部分学校的学员就一直承担着国庆节天安门前接受检阅的光荣任务。为办好海校,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各方面对海校的建设予以全力支援。三分校在安庆期间,由于安庆当时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停电,学校的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学校为此向东海舰队求援,东海舰队通信处随即无偿调拨了一部13千瓦的发电机组供学校使用。海校三分校在安庆与当地政府、军分区、长江航运管理部门和当地群众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海校积极配合安庆的各项建设发展,安庆港口曾为等候海校的苏联专家而推迟过发船时间。图十三:海校第三分校的过道


  1950年初华东军区海军学校第四大队正式在安庆柏子桥校园开办时,共有学员六、七百人,加上教员干部共计千余人。1952年后,总校调舰管专业一个团来校,共有学员七、八百人,并开办了一个女生队,至此学校共有官兵2000余人。1953年初,三分校在安庆培养的第一批学员毕业,他们成了人民海军自己培养的第一批专业技术军官,女学员也成为新中国海军第一批女军官。他们中的一些成绩优秀者被选送至苏联留学,其中一人学成回国后任北海舰队政委。遵照中央军委、政务院的指示,三分校于1953年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培养了该国第一代雷达指挥官,后又为越南培训了一批军队通信技术人员。图十四:海校第三分校的局部


  1953年5、6月间,根据苏联专家建议,海校三分校由安庆迁往青岛沙岭庄。这里随后迁来了海军文化学校。1954年夏,安庆发生特大洪水,学校校舍大部被淹。是年秋,文化学校因此迁走。当卒子走近临近拆迁的海校旧址时,被墙角的一个五十年代的人造革沙发吸引,这个沙发已经走过近七十年的光阴,如今已经被人遗弃在拆迁一角,海校也如同这个沙发一样,被历史遗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保护这幢有着历史痕迹的建筑。图九:海校第三分校里的旧沙发


(本篇完)

2017-12-25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2: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横师山与湘军瞭望岗——卒子走遍安庆
五横师山与湘军瞭望岗
——安庆风景与近代军事系列
第142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五横社居委原五横村的师山风景和百年前这里的湘军瞭望岗。图一:远望大龙山五横乡师山(远处山包)


    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北门,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距市区三十里。全乡总面积约五十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一万余亩,山场面积近五万亩,属浅山丘陵地区。图二:清军中的湘军


  五横乡交通区位优越,三十里地连接市区,有两条路直接连接市区。五横乡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生态保护十分良好,全乡森林覆盖率达一半。图三:五横乡师山


   古人说,“仁者乐山”,安庆有着数不清的山,与山结缘、与山相伴,正是安庆人的特色,也是一份割不断的情缘。在安庆宜秀区的五横,有一个山头名为师山,卒子到访此处已经多达四次。问询当地百姓,才渐渐了解,这里曾是百年前,曾国荃手下的湘军的一处山寨,山头上还设有瞭望岗。图四:五横乡师山湘军瞭望岗


    在湘军未到此处时,此地无名,百姓也只称为小山包,湘军向来以山为师,湘军置身于秀山峻岭、雾岚戏风,在与太平军长达十多年的战斗中,又以在安庆战斗最为激烈。湘军来到此处山顶,又觉天高地迥,万里风来,群峰皆伏于下,于是陶然悠然,顿生逸兴飞扬之感,于是师山便从此得名。图五:清军中的湘军装备


    师山海拔约五百米左右,路途有若干弯道,有几处坡度较大,登山之路,崎岖难行,荆榛挡道,乱石嶙峋,高崖峭壁,横入苍暝。图六:五横乡师山


     师山半山之间,仍有多处壕沟,有壕沟均约一米余宽,深一米余,长达数百米,虽然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至今仍然能够看到壕沟。图七:五横乡师山湘军瞭望岗


    穿过松树小林,经千难、历万险,还要越过一处坡度非常大的土坡岭,才能到达瞭望岗,登入高处,蓦然云开日现,光芒万道,照彻雾海云天。图八:五横乡师山顶部


    “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名言,会强烈地撞击你的心扉。人生也会懂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强烈的感受师山作为湘军的近郊防御点的选择,可谓人的砺志之师。图九:从师山顶部看到整个五横乡


     师山之顶,其实就是大龙山的一个余脉,它连接着大龙山的一个山系,在这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游师山,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经寄情于山,有多少英雄豪杰曾经驻足于岭?他们或留下高雅的情致,或谱写血染的浩歌。图十:走遍安庆


     师山湘军的瞭望岗的巨石上,有“仰之疆高”四个大字,百年前,当湘军或立、或仰、或卧、或坐,他们在欣赏安庆风景时,也用他们的闲情留足安庆,当这些异乡斗士在安庆留下他们残缺斑驳的遗迹,却给了今天我们安庆留下深远厚重师山文化。图十一:五横乡师山湘军瞭望岗上“仰之疆高”


    南宋杨诗人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下山,翻过一座山梁,迎接的依然是山。登高山、入森林,可以强健体魄。行走在师山中,观奇石怪松、兔走狐追、鸦雀争食,人亦可萌生野性,欲大吼奔跑,展脚伸拳,摆脱平日里身心受到的种种束缚、压抑、扭曲,这时,清新有力的血液灌流全身,平日的委琐也随风而去。图十二:五横乡师山


    师山湘军瞭望岗,设立于清朝咸丰年间。湘军瞭望岗在安庆被发现,还有多处,卒子之前已经介绍过一些。此处的湘军岗哨,山丘不高,从山脚经过约一小时就能登上这座小山丘顶部,进入这座当年烽火前沿的瞭望岗。图十三:五横乡


   师山脚下的上了年纪的百姓,还能指出清军在此驻扎的情形,山上有壕沟通道,直通下山下的坡道。师山湘军瞭望岗与大王庙街狮子山湘军瞭望岗,都是湘军在安庆周边的军事设施。图十四:五横乡师山


    在与太平军战斗的时期,师山湘军瞭望岗可以俯瞰周边的五横乡全貌,近而控制整个安庆北面的主要通道。这里的自然风景很美,山体还有部分夯土修筑防御工势,工势依起伏的山势而筑,前后各有一条深一米左右的壕沟。图十五:五横乡师山上的奇石


    北面五横师山湘军瞭望岗的设立,充分说明当时的湘军对太平军的环形包围,湘军从山沟两侧,可近距离观察对方的活动规律,以加强防御。湘军瞭望岗成为安庆研究太平天国时期的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战争遗址实物证据。图十六:五横乡师山


    安庆曾是安徽的省会,清中期是座有着数十余万人的小城,同时也是南京重要的西部门户。为防守安庆北面道路交通要道,特设立的瞭望岗。湘军与太平军血战宜城下,曾国荃曾在北门血战,双方各有伤亡。图十七:五横乡师山顶部的奇石


    北门大龙山涉及几个乡镇屯兵数千、修缮城池、筹备军粮、火器弹药。曾国荃来到安庆驻防后,据曾国藩日志上记载“守土吏闭垒旅拒,功之辄拔。迟不过旬日,或以百记”。图十八:五横乡


(本篇完)

2018-01-03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5: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集贤关太平军战壕——卒子走遍安庆
集贤关太平军战壕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42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罗冲村一处太平军战壕旧址。图一:从集贤关顶看太平军战壕,深深一条沟壕就是

安庆城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之赞誉。七百多年间,攻城与守卫在这城墙内外不知上演了多少回。而发生在1860年6月至1861年8月间,长达十四个月之久的“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更是将安庆的这一战略地位演绎到了极致。图二:太平军与清军
安庆城是1853年始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八年来安庆逐渐成为太平军最重要的战略据点之一。其重要地位在于居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的上游,军事上是天京的屏障。同时守住安庆,就能保证长江水道的畅通,保证军需物资的补给。图三:集贤关曾是太平军重要战略支撑
太平军洪仁玕曾说:“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而清军方面,则视安庆这一据点为“眼中钉”,湖北巡抚胡林翼指出:“安庆为长江咽喉,实平吴之根本,安庆未复,水陆阻梗,不能直抵江宁。”湘军主帅曾国藩认为:“若克安庆,则绝金陵贼粮三源,以杀江淮各贼犄角之势。”他还意识到安庆一战:“关系淮南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图四:集贤关由于是喀斯特地形,不长树木,难于隐蔽
集贤关太平军战壕位于大龙山镇罗冲村,距安庆市区十公里。明胡缵绪编纂的《安庆府志》、清康熙十四年《安庆府志》、《怀宁县志》及清道光《皖省志略》、光绪何绍基《重修安徽通志》等志书的有关章节均作“集贤岭”。图五:集贤关太平军战壕遗址
清朝咸丰年初,翼王石达开部由他地进驻安庆,即驻军于此。整个集贤关面积约上万平方米。东边为营房遗址,中部有一南北向长约数百米的战壕遗址,西边有饮马池、羁马地等遗址,整个遗址较完整。图六:程学启曾是集贤关太平军守将之一,后投靠清军,他的性格也是枞阳人性格的完全体现
安庆市北面,大龙山在这里与怀宁的山脉连接,像一条大龙的脊背拱起,远在宋朝、元朝时期,人们就把这里叫做“脊见岭”,后也有称姊妹岭。由于“脊见”与“集贤”音相近,而“集贤”意义典雅。图七:集贤关太平军战壕宽约一米余,深约一米余
集贤关,对于大多安庆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安庆北大门的天然屏障,距安庆约十公里。过去集贤关一直是安庆与怀宁的分界线,如今是安庆大观、宜秀两区分界线。集贤关,坐落在脊见岭上。集贤就是“脊见”二字,以讹传讹的谐音而得名,并非“集贤”之意。由“集贤”二字,又派生出“集贤门”和“集贤路”之安庆重要地名。图八:集贤关太平军战壕
集贤关,气势磅礴,大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关外的赤岗岭和集贤关一线,为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后期英王陈玉成率太平军与清军殊死拼搏之战场,也是著名的安庆保卫战主战场之一,这里至今尚存太平军将士与清兵浴血奋战的战壕遗址。图九:清军中湘军武器装备是相当先进的
集贤关路面呈八字形,关内的一撇长而稍缓,关外一捺则短而陡峭。站在关外稍远处望去,仍见集贤关的山势雄伟、险峻,不失当年英雄风采。所不同的是关隘变得更为宽广,两侧的断面山体裸露出来,没有青草、树木覆盖,不易隐藏。站在集贤岭上,赤岗岭尽收眼底,三两战壕、营垒的痕迹在眼前晃动,仿佛看到、听到太平天国时期的烽火连天、战鼓咚咚、厮杀一片悲壮场面,脚下的的集贤关,此时,显得如此的重要。图十:集贤关太平军战壕附近发现带有标志的石碑
安庆城素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江第一洲”之赞誉。湘军主帅曾国藩认为:“若克安庆,则绝金陵贼粮三源,以杀江淮各贼犄角之势。”他还意识到安庆一战:“关系淮南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图十一:集贤关太平军战壕
自1859年9月起,安庆保卫战的大幕渐渐拉开,曾国藩、胡林翼开始用兵于安庆周边,先后攻克石牌、太湖、潜山诸镇。至1860年6月枞阳镇被攻克,清军完成了对安庆城的全面包围。然安庆城池坚固,守军众多,短时间内攻陷并非易事。图十二:集贤关姊妹岭
曾国藩制订了“围城打援”的战略部署,一方面切断安庆城内的物资补给,另一方面打击前来救援的太平军。在这次战役中,承担围城任务的是曾国藩之弟曾国荃,他率领的万余湘军攻至安庆城外,长久驻扎于城垣周围,并开挖两道战壕,前壕用于围城,后壕用于拒援。图十三:集贤关太平军战壕
在外围负责“打援”任务的是悍将多隆阿、李续宜、鲍超等。在围攻安庆的十四个月里,他们击退了以英王陈玉成为首的太平军四次大规模救援行动。图十四:电影电视剧中关于清军服饰与真实清中服饰画像对比
在多次解围攻势中,尤以1861年春夏间的战斗最为激烈。英王陈玉成亲率三万太平军主力抵达集贤关,控制集贤关及周边后,兵抵菱湖北岸,并筑垒十三座。同时城内守将叶芸来也率兵出城在菱湖南岸筑垒五座,从而通过菱湖水道打通了城内与援军的联系,使安庆城内获得了物资补充。同时,陈玉成又增派吴定彩领兵五千入城助守,一时间安庆城之围有望获解。图十五:集贤关太平军战壕
清军中湘军诸部甚是勇猛,在击退外围太平军后,又将陈玉成部围于集贤关内外。陈玉成见势不妙,只留刘玱林领精兵四千多驻守集贤关外赤冈岭等四垒。剩余兵将随陈玉成突围,赴桐城与洪仁玕援兵会合,又商定分三路大军再救安庆。后来遭遇严阵以待的湘军伏击,伤亡惨重,残军退守桐城。图十六:站在集贤关太平军战壕可以瞭望安庆动向
湘军趁机反扑,鲍超部进攻赤冈岭,刘玱林率军奋战,终因弹尽粮绝,四千多太平军精锐或死或俘。赤冈岭之役的失败,是对太平军的重创。图十七:真实清军照片
太平军集贤关战壕约五公里,就是太平军赤岗岭古战场遗址,两地相距约五公里。赤岗岭古战场遗址位于安庆市市郊总铺乡永宁村,石门湖畔。程学启曾是集贤关太平军守将之一,后投靠清军,他的性格也是枞阳人性格的完全体现。图十八:集贤关太平军战壕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的一场重大战役。发生在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陈玉成第三次援助安庆,于集贤关外赤岗岭设营垒,与清军曾国荃部对峙。经过二十余天血战,最终太平军因孤立无援,弹尽粮绝,营垒先后被攻破,守将与几千士兵壮烈牺牲。图十九:清军与太平军玺
集贤关与赤岗岭其实是太平军安庆城北重要防守的驻地,两地相续的失守,使太平军救援安庆变得更加困难。最终安庆于1861年9月失陷。图二十:集贤关
(本篇完)
2018-01-16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0: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夫子寨——卒子走遍安庆
黑夫子寨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系列
第143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山区的太平军著名山寨黑夫子寨,相信这个山寨能够让更多喜爱太平军历史的朋友更加热爱安庆。图一: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军驻守安庆


    太湖古有驿道一条,横貫东西,东经潜山、桐城而至庐州,西经宿松而至鄂省(湖北省)。境内小池驿(今名小池镇),为邻近几县知名的驿站。位于太湖县东二十公里,东有一带小山,临街有一条小河。相传原是小湖,后淤为陆地。据旧志载,唐朝开始建驿站,明朝嘉靖年间,有屋三十七间,清朝嘉庆年间,有马九十匹,马夫七十二名,有一条小街,虽不足百户人家,但是个非常重要的驿站。历来为兵家所必争。图二:太平军黑夫子寨位置
    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年底至十年(1860年)年初,曾国藩的湘军与英王陈玉成的太平军曾在此展开了一场震撼山岳的激烈战斗。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秋八月,浙江布政使李续宾、曾国藩胞弟曾国华在安徽舒城三河镇中太平军埋伏,战败身死,这一突发事件致使围攻安庆(其时为太平天国西征军大本营)的湘军被迫仓皇撤出。曾国藩闻讯,除为痛失爱将胞弟而流泪外,还深为皖鄂形势担忧。图三:黑夫子(广西人皮肤较黑)
    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八月,清廷令曾国藩援皖。曾国藩与湖北巡抚胡林翼商定攻皖策略——先进攻安庆市太湖县,后进攻安庆。所谓顺江而下,节节进逼。自己由湖北省进驻安庆市宿松县,令福州副都统多隆阿、总兵鲍超从宿松县进军八里冈(今太湖城西乡境内,与宿松县交界)。图四:黑夫子寨寨门正、背面
    清朝咸丰九年十一月,多隆阿移营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鲍超由太湖棋盘石渡河,移营太湖县岔路口(现晋熙镇岔路村),互为犄角之势,以困太湖城内的太平军。先前已由唐训方的训字营三千人围住了太湖城。这样城内太平军形势更加危急,太平军方面,英王陈玉成只好亲自率军从安庆驰援。图五:太平军驻守安庆最高将领英王陈玉成
    清朝咸丰九年十二月十五日,陈玉成由安庆统军至安庆市桐城县,捻军首领张洛行及龚得树等亦自安徽怀远、定远、庐州、舒城一带率部前来会师,联合西进,号称二十万,实则六、七万人。同时,清军方面,新任战场统帅多隆阿命令鲍超之霆字营急趋小池驿抵御。当时鲍超的霆字营仅有三千人马,便投入小池驿一线。图六:黑夫子寨寨门
    清朝咸丰九年十二月十六日,鲍超营垒未成,英王军大队人马骤至,鲍军拼死苦战,才得以扎营于小池下街头的蛇形山。英王的太平军从潜山地灵港至小池后山和罗山冲一带,连营数十里,清军望之,无不胆寒。十八日,太湖城内太平军得知援军大至,从城内而出,夹击鲍超军。二十四日,陈玉成以主力军专打霆字营,更番迭进,昼夜环攻。霆字营棚帐皆为炮裂,士卒伤痍、樵汲几断,危在旦夕。图七:黑夫子想像图
    鲍超鞭笞士卒,死守营垒。据逸闻,鲍超不识字,只能自书其姓,于是在纸上大书一“鲍”字,外加圈数重,派人火速送往曾国藩。曾国藩阅后大叫:“老鲍陷重围矣。”霆字营乃湘军精锐之旅,曾国藩视为王牌,于是飞檄各路驰援。湘军或派马队运送盐米火药给鲍军,或分兵袭扰英王军的前后左右。图八:黑夫山寨四周风景
   多隆阿压力更大,作为战场统帅他不能让鲍超出事,为了给霆字营解围,他率军绕到英王军背后,与之战于后冲花山尖,被太平军击败,伤亡一千三百余人,副都统衔西林布、喀尔库及参将吴明亮等均被杀毙。多隆阿不罢休,在霆军接受连续猛攻之后,多隆阿又命令唐训方,跟着自己再进入小池驿。多隆阿的计划是,各人选出一支精锐部队,进驻鲍超的左营;原来驻守左营的将士,因为连日激战,伤兵不少,那么这些人全部移入鲍超的中营去休息,由多隆阿的士兵接防。然后多隆阿部队在左营边新立一营,训字营在霆营的右边扎营。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军事动作,就是两支军队要突然冲入重围,冲入之后呢,首先是在霆军的左营换防,这有一些难度,更难的是接下来,两支军队一边作战,一边要给自己建一个新的营垒。图九:清军总兵鲍超字迹想像图
  湘军的营规是,每到一地,营垒修建要"一时完成",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钟头。一般情况下,两个钟头就要把营垒全部搭建起来,防御工事就要建造起来。多隆阿扎下了营,鲍超的军队士气就起来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多隆阿带的是骑兵,和步兵配合在一块,实力就不一样了,对于防守,或者对于向外攻击,都是如虎添翼。图十:黑夫子寨四周及山间小道状态
    在太湖和潜山之间的小池驿,方圆几公里,全是营盘。在白天看上去,那就是人头济济,有运东西的,有在营盘里操练的,如果没处于交战的情况下,就几乎是这样。白天看着很热闹,但是一到夜里,双方都不出声、不点灯,一片死寂,就隐隐约约看见,好像有些帐篷啊墙啊,但是你看不到人,也听不到人声。双方都是有名的将领,都懂得这一套。图十一:黑夫子寨寨门一侧
  今天卒子介绍的太平军驻扎的山区的山寨,太平军那么多人,要守粮食、养伤兵,还要占据重要位置。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二十五日,多隆阿部队卷土重来,选精骑从太湖县新仓镇渡河,与英王太平军战于余贯嘴,多隆阿佯装失败,引诱英王军进攻,候补道蒋凝学、总兵朱品隆的伏兵从两翼杀出。曾国藩又派候补道金国琛、天头山总兵余际昌从潜山红土山袭击英王军背后,鲍超军此时亦突围而出,几路清军与英王军展开了一场血战。清军组织兵力,专攻山上英王太平军,这里指的山上,就包括今天卒子介绍的黑夫子寨屯兵的山寨。图十二:黑夫子寨寨名
    那年时值东南风骤起,清军火器“触处立燃”,山上树木起火,风助火势,冲向英王太平军。英王太平军大小营垒“百有数十”都陷入火焰中,“烟尘不绝者十余里”,林焦山赤。英王军虽英勇奋战,无奈寡不敌众,前后受敌,伤亡两万余人。陈玉成不敢恋战,于当天傍晚撤出小池驿,率余部回安庆。翌日晚,太湖城内太平军亦撤走。 小池驿之战,霆字营虽未覆没,但已受重创,鲍超死里逃生,战后常存余悸,“见军士必垂涕”。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奏疏中陈述:小池驿之战,实为“军兴数年以来仅见之大战”。图十三:从黑夫子寨看到小池
    一百多年后,在声势浩荡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安庆之时,太平军在小池镇的山区使用当地的石料构建起城墙城寨,用于防御,时光飞逝,今天这里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卒子为方便广大文史爱好者,特在此地留“黑夫子寨”四字。黑夫子寨位于群山之间的一条小山脉间,山较为平坦,攀登黑夫子寨可以说毫不费力,黑夫子寨既不是山顶型山寨,也不是盆地型山寨,而是山脉之间的通道型山寨。这里四周视线良好,近可观岔路乡、晋熙镇多地田园风光,远可眺仁小池镇,是处绝佳的屯兵驻防的好地方!图十四:黑夫子寨寨门
    黑夫子寨,据说是当年防守山寨的将领是广西老将,外号黑夫子而得名。这里的寨墙、旗杆眼都有,加上流传于民间的太平军与清军鏖战故事,让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日前,在安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卒子介绍的太平军黑夫子寨旧址,未被列入其中。图十五:黑夫子寨寨门与当年修筑寨门石料遗物
  太平军黑夫子寨旧址,从现存遗址遗物看,黑夫子寨曾是太平军的中军较大一处山寨,现存寨墙和寨门遗址,寨墙边有许多栏杆桩眼。山寨东北的山沟,据说是太平军饭沟,是当年太平军做饭之地,现存做饭的捣米面用的石臼。相传为当年太平军练兵集合和遇敌情传令时用;黑夫子寨都要集结多数人马,为当年太平军储存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分守一部分在黑夫子寨,当地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太平军的故事。图十六:黑夫子寨瞭望敌情
  经过对黑夫子寨旧址的初步研究,卒子发现太平军在小池驿之战中,是以晋熙镇、岔路乡、小池镇及周边几个乡镇的多个山寨连为一体,共同建立太平军各部,长期驻守。太平军在山间屯积水、粮,报信放哨,使得太平军战旗长飘山寨。太平军浴血奋战,终因敌强我弱,弹尽粮绝,山寨被各个击破,最后黑夫子寨也仅存寨墙与寨门遗存了。图十七:黑夫子寨与附近的四面尖寨实为一体
(本篇完)
2018-01-2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收听

29

听众

5731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0-3-15
精华
13
QQ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13: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亭清军营垒遗址与三级古槐树——卒子走遍安庆
百花亭清军营垒遗址与三级古槐树
——安庆军事旧址遗址与古树系列
第144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游记”介绍和叙述难免有不够详尽、欠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专家的批评指正。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宜城路道路办事处百花亭社区的清军营垒与有着150多年的古槐树。图一:站在清军营垒上可以看到百年古槐树

    安庆是历史名城,安徽曾经最繁华的重镇之一。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势凌厉,安庆是天京的西大门,太平军高级将领石达开、陈玉诚、罗大纲等人曾经攻打并驻守安庆。在这个城池只有巴掌大的地方,二军各有著名的营垒数座。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百花亭清军营垒,在菱湖路二中加油站背后看,是一处高出地面约十多米的土堆。图二:清军构建的营垒
     据了解,这个土堆就是清军营垒。太平军与清军在安庆交战时,为固守这一战略地,清军在安庆各地建起数个大小不等的军事要塞,位于二中一侧,二中加油站背后的清军营垒,其营垒最坚。这一处营垒位于安庆师范学院斜对面,二中一侧,二中加油站背后,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外围构筑两道宽约十米、深五米的防御沟,两沟之间加筑宽七、八米的土墙。图三:清军营垒处的百年古树局部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分三路进攻安庆城,由于寡不敌众,清军多处营垒被陷,安庆城即失,清军退走。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百花亭清军营垒遗址保存基本完好,成为现在人们了解太平天国军事历史的见证。清军营垒西边开辟两条宽约五米不等的走道出入,并于东,南、北三面各筑炮台多座,其中炮台面对的分别是现在皖源大酒店、安庆师范学院、弘信花园小区等位置,设施严密。图四:清军与百年古树
    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是安庆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古城区,我们却很难看到一处太平天国期间,安庆保卫战中清中与太平军的历史古迹。无独有偶,在菱湖风景区北部,安庆文化广场东侧有一处与周围地势完全不同,凸出湖岸、非常险峻的山冈。山冈上绿树成荫,这里不但是旅游胜地,也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地,这里是太平军在占领安庆期间在安庆城内修建的菱湖杨家嘴营垒遗址。图五:清军营垒处的百年古树
    与菱湖风景名胜区北部这一凸出湖岸、地理险峻的山冈正是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重要历史古迹“太平军杨家嘴营垒”相同,今天卒子介绍的百花亭清军遗址就是那个时期的建筑。安庆市文物部门曾经在此地有过勘察和认定,结果不明。今天卒子介绍的位于菱湖南岸,高出地面约十多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的也是那个时期的重要营垒之一。图六:清军营垒处
    据了解,百花亭清军营垒与杨家嘴营垒遗迹,以菱湖为界,正好是一南一北二个军事营垒。卒子查询相关的历史资料,没有得到答案,故今天本文没有学术性,只是卒子对该营垒遗迹展开的一次个人的调查,发现百花亭清军营垒四周都有战壕的遗迹,卒子曾猜想,二中加油站当年在建设的时候,是不是当时就是在战壕遗址处修建的?图七:百年古树
    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庆城区中心,总面积约四个多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二个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二个多平方公里。如果卒子猜测不错的话,北面的杨家嘴军事遗址与南面的百花亭军事遗址正好是一南一北,控制整个菱湖的军事要塞。图八:百年古树直径约七十公分
   从菱湖路二中加油站,很清晰的看到清军营垒遗址高岗高出地面约十多米。过去菱湖一带,并非今天我们走在菱湖路笔直的大道,而是河道纵横交错、植被丰富,环境隐蔽幽静,在这片区域垒土设岗,可以有效控制菱湖南面一带。图九:百年古树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长毛”造反时,安庆城内百姓大部被杀或搬迁他地;太平军攻克安庆城时,百花亭营垒为围城作战的指挥部,与安庆城内和城外数座营垒一样,现遗址已经经过棚户区改造居民已经搬迁出去,现在遗址亟待专家们进行认定。图十:百年古树局部
   安庆菱湖地处安庆城特殊地理位置,这片区域过去水流曲折,无舟不通,竹林茂盛,野草丛生之地,历史上是兵家驻守和争夺之地。太平军在保卫安庆的战斗中,仅在安庆菱湖诸地均有多处营垒,并在攻守的拉锯战中与清军发生过激烈战事。图十一:百年古树
   位于百花亭清军营垒坡下的有一棵槐树,槐树的铭牌上已经完全锈蚀,看不清楚。槐树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荚果俗称“槐米”,是一种中药。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图十二:百年古树的保护牌
    这棵槐树高大,根茎处多有刀迹伤痕,百年过去,古树仍然枝叶茂盛。目前这棵古树生存在几处高墙的夹缝之间,生存状态并不乐观。图十三:百年古树
(本篇完)
2018-02-09

http://www.aqlife.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7/16/102145vllpjgrj85gjlie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