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1192|回复: 1

[城事早知道] 祝贺!安庆籍院士获国际奖项

[复制链接]

0

收听

0

听众

1万

帖子

资深E粉

注册时间
2015-10-15
精华
580
发表于 2024-10-11 15: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量子通信、测量与计算(QCMC)国际大会宣布,授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段路明院士2024年度国际量子奖(International Quantum Awards 2024),以表彰其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域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其提出的用于长距离量子通信的DLCZ(Duan-Lukin-Cirac-Zoller)量子中继方案、 用于可扩展量子计算的Duan-Kimble方案和近期实现的包括300个离子量子比特的最大规模的离子量子模拟计算机。该奖项于今年在第16届QCMC国际大会上正式颁发。QCMC国际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是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领域水平高、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学术盛会。
自1996年起由QCMC国际大会设立的国际量子奖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在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和量子计算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历届获此奖项的科学家其后有3位获诺贝尔奖(David Wineland、Serge Haroche、Anton Zeilinger),4位获沃尔夫奖(Ignacio Cirac、Peter Zoller、Anton Zeilinger、Charles Bennett),3位获科学突破奖(Charles Bennett、Peter Shor、David Deutsch)。段路明院士是继潘建伟院士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物理学家。
640.webp (1)_副本.jpg
段路明(图左二)
段路明,1972年8月出生于安徽桐城市 ,物理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姚期智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段路明1990年从安徽省桐城中学毕业;先后于1994年、1996年、199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段路明自1994年读研阶段开始便一直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是该方向的世界领军科学家之一。

段路明
段路明长期从事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成果。
完成了量子信息领域系列开创性工作,提出DLCZ(Duan-Lukin-Cirac-Zoller)量子中继方案和网络量子计算方案,为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和可扩展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提出通过量子网络互联进行规模化量子计算的方案,为近期离子量子计算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受邀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现代物理评论》上撰写此方向的综述;其提出的量子纠缠判据(DGCZ判据)在量子信息领域大量应用,被写入专著且章节目录为“DGCZ判据”。
最近五年在清华,实现了二维原子存储阵列和拥有225个存储单元的量子存储器,刷新量子存储容量的纪录;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和量子中继模块之间的高效纠缠链接;首次实验实现了拉比-哈伯德模型在14亿亿维态空间中的量子模拟,超越了现有超算的直接模拟能力;首次利用同种离子编码两种类型的量子比特,以使得多比特量子计算体系中的串扰错误率低于容错量子计算阈值。

来源: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光明日报
hulihutuyouhulihul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979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5-3-8
精华
0
发表于 2024-10-12 10:3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段路明,中科大的本硕博,是中科大的嫡传弟子,郭光灿院士的得意门生,郭光灿院士有意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他。
但段路明志向远大,执意出国去美(我猜段路明有摘取诺贝尔物理奖的雄心)。
可惜美国暴殄天物,对来自中国的优秀人才不屑一顾。跟大多数在美华人科学家一样,段路明在美国业绩平平。
段路明在中科大留下的资源和平台被潘建伟独享,并屡创佳绩,名扬四海,只是潘建伟本科不是中科大,不算中科大嫡传弟子。
段路明把自己最好的青春留在美国,最后还是黯然回国,不好意思回量子科学的强校中科大,去了名气更大、但量子科学研究一般般的清华。
回国后的段路明厚积薄发,成果爆棚,又是斩获院士头衔,又是拿国际大奖。
虽然获得院士头衔、拿国际大奖的时间比潘建伟迟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5-9-9 14: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