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射蛟台下 于 2021-4-12 10:54 编辑
按说,我没有什么资格对安庆多说什么,一是因为我是从安庆府剥离出去的乡下人,二是我是一名在企业做工的,本身就缺乏文化,需要补课。但是,我对安庆又有不同寻常的情结,因为祖父在北上天津之前曾在安庆两校教书多年,父亲、姑妈在清末民初上的新式小学及中学上过学,安庆一中与我家有三代之缘(在我这一代中断了,因为初中所在中学的干预,我高中是在枞阳上的),女子师范与我家有两代之缘,我从四川调来安庆工作了三十二年,在安庆生活了已经四十五年。枞阳人,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但钱鸾、钱如京父子,钱澄之、何如宠、左光斗、刘大魁、吴樾、朱光潜、光明甫、房秩伍、李光烔、吴汝伦、章伯钧等都密切关系着安庆府的文化,清末民初,就几个枞阳佬硬是把整个安徽搅的天翻地覆。 唯如此,我对安庆当今的某些事关文化的事情不免深为关注,因此就对在事关文化上出现的谬误与正宗的安庆人一样,深怀不安,甚至自作多情地把自己当成了安庆人了而引以为羞。 远的我且不说,单说近些年,在安庆的一些风景区改造美化中,就出现了数起难以容忍的错误。 我说的第一宗居然出现在号称文化广场地面上的刻字,竟将文化大县桐城的篆书“桐”字刻成了“缺”字! 第二宗是出现在黄梅戏博物馆前面的字也是错别字。 第三宗是“明月清风园”中张英这位大学士的握笔姿势的笑话。看到这篇帖子后,我在回安庆后专门实地去看了下,结果在张宰相身上又找到了好几处饰物(朝珠弄成了项链)及着装规范上的错误。 第四宗是御碑亭的本末倒置的安排,甚至将枞阳石矶人钱澄之的诗中的“长江万里此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错成了“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听来怪吓人的,封喉!?难道安庆乃大凶大恶之地,长江到此可就面临灭顶之灾,万劫不复了不成?而且“长江万里”颠倒成“万里长江”,本来全诗对仗工稳的七律就在此处平仄失对了。 而且这两句诗放的位置也有不妥,这两句是首联,除了平仄合对之外,词意毕竟不是对仗的,挂在柱子上,还是选适合做楹联俗称对子的更为妥帖。 以上错误居然都出现在以文化之名建成的项目上! 还是这句话,有着历史文化名城招牌的安庆,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出现这类难以解释,如此不堪的错误,是不是要找找原因,甚至有必要追究追究了?是谁在主导这些文化项目,如果你实在太缺少文化,你就自觉点,挪个位置当你级别相当或者级别更高的的官去,或者退而求其次,你还来管这些事,那就请千万放低点身段,每个这类项目上马之时,请些安庆的文化人帮帮忙,把把关,三堂会审好不好?安庆不缺这样的人才(汪军、张健初、杨积盛、旗杆街、过河卒子等等,多了去了),拜托您了!别再给安庆人丢脸了。 因为我实在不希望再有第五个、第N个这样的丑事再现。这不是安庆人的水平,安庆人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不是安庆人。
补记:发帖之后,又看到旗杆街先生所发的帖子,是关于新开放的博物馆里的老地图的,这是我不幸言中的第五个了错误了。 明年回去,我打算带上干粮,在博物馆呆上至少一个整天,博物馆就得耐下性子,静静的,一个人,慢慢地看,特别是我感兴趣的。不是到此一游的事。但愿不要再发现了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