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安庆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第三轮质量监测正式启动。启动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由1个主会场和9个分会场组成,12个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分管负责人、160所样本校的校长和市直非样本校的分管校长参加会议。市教体局副局长周泉主持会议并讲话。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主任王烽、中国教育报刊社品牌中心副主任袁睿适、北京惠众教育研究院院长石邦宏出席。 石邦宏在会上表示,安庆建设国家级试验区已历时7年,经过试验区的建设探索,前两轮质量监测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展示了安庆教育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第三轮质量监测要注重吸收前两轮监测的工具优势、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和测评工具,增加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和信息素养三项必备关键能力的考查,增加影响学生有效发展的环境变量的考查,以更好地适应新高考和新课程的新要求,发挥导向性作用。 迎江区教体局、潜山市梅城小学、安庆市外国语学校从本区本校改革探索的实际出发,既总结了前期发展的成果,也对做好第三轮质量检测工作作了表态发言。 周泉要求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及160所样本校要充分认识到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对于优化教育生态、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树立全局观念,按照市局总体部署和第三轮监测的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并促进监测结果的科学合理应用;要继续学习,勇于探索,以科学测评为依据,切实把握评价改革实验的着力点,把握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在试验区建设中继续探索提炼符合教育实际的“安庆经验”。 会后,王烽作了《面向2035的学校变革》的专题报告。他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切入,分析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当前基础教育的六大重点任务,并以“智慧学校”、“家门口的学校”、“慢学校”、“果核学校”等为例,探讨了如何构建多元共育的学校生态。 据悉,安庆市早在2013年就成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国家级实验区,通过实验区建设,该市已初步构建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力图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多元评价的新路,助力教育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