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保障局主动作为,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举不断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一是拓展服务做加法,提升服务质量。通过门诊补偿、住院补偿、慢性病补偿、分娩补偿、意外伤害补偿、大病保险补偿以及大病救助的形式力所能及地帮助参保群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近期已开发出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居民医保住院分娩定额补助医院即时结报等多项功能提高保障水平。2020年上半年,住院补偿50925人次,慢性病补偿211392人次,门诊统筹88222人次。 二是简政放权做减法,提升工作效率。 减证便民。打通市县间慢性病结算“壁垒”,实现实时结算。开展“两病”申请“即刻办、延伸办”,慢性病申请、异地急诊备案、居民医保缴费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双轨经办”。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利用“互联网+医保”实现36项医保经办业务“只跑一次”,12项业务“零跑腿”。零星报销从受理到支付最多10个工作日,达到省内最优。解答问题“一口清”。来办事人员提问时做到耐心、热情,回答政策文件及工作程序所需材料等相关手续一次性告知,减少了办事群众的往返路程,缩短办事环节,提高经办效率,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实现业务办理“不见面”。将异地转诊服务延伸至医院,让转院人员办理业务“不跑路”。截至目前,我市异地就医结算省外备案人数已达 2633人,本地已有39家医院接入国家结算平台,2020年上半年异地即时结算省外1310人次,基金支付2241.08万元。 三是廉政建设做乘法,提升部门形象。准确运用“交换律”,在确保结果不变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宜的方式优先开展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媒体、党课教育、标语、工作简报等多种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准确使用“结合律”,懂得排列组合才能找到捷径。根据岗位职能职责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点”查找,对排查出的岗位风险点进行分析、排查、规避。准确应用“分配率”,学会把问题分开来解决,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每周定期开展内部审核,规范业务操作,完善基金管理方式,确保医保基金运行安全平稳。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是改进作风做除法,提升职工素质。制定窗口服务规范。让群众办事“只跑一次”、受理资料要“双手接递”、服务准备要“三提前”、经办工作要“四办”、工作服务要“五心”、服务接待要“六个一样”、服务办事行“七制”,实行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行柜员制服务。实现“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一站式办结”。创建“新医保·心服务”经办服务品牌。拉高标杆,提升效能,树立“人人都是窗口、个个都是形象”的窗口服务理念,对来办事的单位、个人一视同仁,做到认真负责,不推脱、不扯皮。努力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