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14482|回复: 7

[城事早知道] 教育部官宣!事关大中小学!

[复制链接]

0

收听

1

听众

162

帖子

E网小编

注册时间
2017-3-1
精华
26
发表于 2020-7-16 13: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小闻 于 2020-7-16 13:24 编辑

7月15日,
教育部公布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文件明确,
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上满课时,
甚至考核结果还会作为毕业依据之一。
↓↓↓
640.webp.jpg

学什么?
小学生要学洗衣做饭等家务

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究竟要学什么?《纲要》中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来看看都有什么内容:

小学生:
要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等。
指导高年级学生参与家居清洁、收纳整理,制作简单的家常餐等,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参加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初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


中学生:
对于中学生,《纲要》提出,要让初中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劳动等。适当体验包括金工、木工、电工、陶艺、布艺等项目在内的劳动及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尝试家用器具、家具、电器的简单修理,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
高中生除了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外,还要选择服务性岗位,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等。


大学生: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除了要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外,还要强化服务性劳动,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管理服务等。
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等。

640.webp (4).jpg
资料图:学生进行软陶制作。中新网


学多久?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学生每周要学多久呢?

《纲要》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中,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

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

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另外,《纲要》提出,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其中,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640.webp (2).jpg
资料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清扫教室和教学楼前落叶。中新网


谁来教?
老师家长都有份

对于劳动教育课程谁来教的问题,本次印发的文件中也有明确规定。

《纲要》提出,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进行劳动教育规划、组织实施、评价等,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另外,要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的作用,利用少先队、共青团、党组织以及学生社团等各方面的力量,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长及当地人力资源,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当然,除了老师,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劳动技能方面也有自己的责任。

《纲要》就明确,中小学要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宣讲、网络媒体等途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明确家长的劳动教育责任,让家长主动指导和督促孩子完成家庭、社区劳动任务;学校要与相关社会实践基地共同开发并实施劳动教育课程。


怎么考?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最后,对于学生每学期的劳动教育如何考核的问题,《纲要》中也进行了明确。

依照要求,学校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在平时表现评价方面,要覆盖各类型劳动教育活动,明确学年劳动实践类型、次数、时间等考核要求。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教师、同伴、家长、服务对象、用人单位等他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改进。要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收集整理相关制品、作品等,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在学段综合评价方面,学段结束时,要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结合综合素质档案分析,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对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纲要》还提出,要建立诚信机制,实行写实记录抽查制度,对弄虚作假者在评优评先方面一票否决,性质严重的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另外,在高中和大学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高中学校和高等学校要将考核结果作为毕业依据之一。推动将学段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


网友:数学老师会不会来占劳动课?

对于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不少网友都持认同态度,表示是时候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朋友们体验一下什么是劳动了。还有人对劳动课究竟要教什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640.webp (1).jpg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也有网友对于劳动课是否能达到初衷感到担忧。

不过,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实问题,教育部方面也在文件中强调要加强督查。

教育部要求,要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学生劳动实践组织的有序性,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保障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督查和指导。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开,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

劳动成为必修课,
你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1

听众

125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3-1-17
精华
1
发表于 2020-7-16 13:3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折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385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04-10-17
精华
0
发表于 2020-7-16 14:2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1

听众

4456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3-5-1
精华
0
发表于 2020-7-16 16: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侄孙子还未上小学,手机游戏已经玩得十分熟练了,不知未来如何处理做作业和玩游戏的关系,只能长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428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19-11-13
精华
1
发表于 2020-7-16 17: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未来一代迟早要毁在手机和相关内容上,美帝列强的网络不发达?人家是真的不行吗?仔细品吧,成年人废了就废了,孩子是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1

听众

2352

帖子

资深E粉

注册时间
2011-1-25
精华
7
发表于 2020-7-16 19:2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看抖音和快手上,真真假假,宣扬无底线无节操,国家放任这些无良自媒体和直播平台,年轻人一有时间都在刷屏,哪有心思去研究事业和技术,甚至夫妻俩从下班回家到早上上班出门,彼此都不说话,宁可抱着手机也不抱对方了。现在的人还有所谓的信仰吗?天天都是经济增长技术领先,社会诚信度百姓幸福感都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107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3-4-2
精华
0
发表于 2020-7-17 10: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中小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参与任何家务,学习安排的太紧

各种辅导班

一个只看成绩的畸形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收听

4

听众

3142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06-2-26
精华
6

白丁一个

发表于 2020-7-17 11: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除网络,让人类回归自然
相逢是首悠扬的歌,相识是杯醇香的酒,在静静无人的时候,总会想起你---亲爱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5-9-11 0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