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31386|回复: 5

[城事早知道] 好消息!“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修缮方案编制完成

[复制链接]

0

收听

0

听众

1万

帖子

资深E粉

注册时间
2015-10-15
精华
580
发表于 2021-7-16 1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记者从迎江区文旅局获悉,备受市民关注的“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以下简称“二陈读书处”)修复工作有序推进,目前修缮方案已编制完成,处于报批阶段。

311a595b-1d43-48c4-ba25-141bc7254d6f.jpg

  “市区两级文物管理部门在5月份开始启动策划‘二陈读书处’保护维修工作,区文旅局还组织召开了专项会议。我们设计院6月份完成了文物本体的现场勘测工作和方案的编制。”承担本次修缮设计工作的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古建所所长朱晓明介绍,“二陈读书处”位于迎江区南水关巷22号,为一组晚清民居式建筑,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五六岁时先后在此读私塾,辛亥革命后进入新式学校学习。文物本体坐北朝南,共四进,每进建筑面阔三开间,穿枋式木构架、硬山顶、小青瓦合瓦屋面,占地面积444.16㎡,建筑面积约300㎡,1995年被安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陈读书处”原为南水关“道院”公房,后一直为多户居民居住,2017年市政府将住户全部搬迁安置。目前该旧址建筑除第三进还保存着木构架,其余各进及院落均有较大改建,传统的建筑形制遭严重破坏。而且由于年久失修,多处屋面倒塌、墙体歪闪,亟待进行全面维修。依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此次“二陈读书处”本体维修的性质确定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须落架大修。

  文物本体的修缮需遵循哪些原则?朱晓明介绍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文物保护工程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和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四保持原则。“尽量恢复原有的建筑形制,还原历史风貌,参照三进木构架和其它建筑部位遗存的原始信息,对‘二陈读书处’文物本体进行修缮。”朱晓明说。

  “‘二陈读书处’是陈延年、陈乔年接受国学启蒙教育的地方,它见证了两位烈士少年时期的成长、求学经历。启动‘二陈读书处’修缮保护工作,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以及今后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重大纪念意义。”朱晓明说。(全媒体记者 方芳 文/图)

hulihutuyouhulihul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1

听众

3240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4-11-15
精华
0
发表于 2021-7-16 15: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希望尽快能够在旁边恢复重建二陈故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收听

5

听众

3906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09-2-17
精华
3
发表于 2021-7-16 15: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好了以后干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0

听众

28

帖子

E粉新人

注册时间
2015-3-13
精华
0
发表于 2021-7-17 16:5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着早日动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收听

1

听众

667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3-8-12
精华
0
QQ
发表于 2021-7-18 11:0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居是住户逝去的场所,大家不要叫这里故居了,曾经住过的地方叫旧居,叫二陈读书处也很合适,因为这里不是出生地,也不是逝世地。
名片,彩页,不干胶,广告扇,车贴。价格招牌设计等。QQ:75670097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收听

1

听众

667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3-8-12
精华
0
QQ
发表于 2021-7-23 01:5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捂顏窺歲月 发表于 2021-07-18 11:48
恕我有所不知,湖南那个是不是叫“故居”?那就是出生和住过的地方,怎么不叫”旧居“?


1626976499896061128.jpg
名片,彩页,不干胶,广告扇,车贴。价格招牌设计等。QQ:75670097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5-9-15 0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