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E网

搜索
查看: 11059|回复: 1

[城事早知道] 潜山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复制链接]

0

收听

0

听众

225

帖子

E粉新星

注册时间
2020-2-18
精华
0
发表于 2020-10-24 10:5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潜山市槎水镇逆水村位于大山深处,全村一共3千多人,相继走出了334名大学生,34人硕士和26名博士,是潜山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我们都知道,农村孩子的学习条件比城市孩子差上很多,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掉了一段距离。若是想要弥补回来,农村的孩子们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见的能够赢过城市的孩子,多数情况下仍然会落败。

如果有人说某地农村的孩子读书都特别厉害的话,肯定没有多少人会相信,更大的可能把它当作是一个传言。
然而,安徽安庆潜山就有这样一个村子。它奇迹般地创造了村民人数与走出大学生人数比例10比1的惊人结果。

这个村子叫“逆水村”,地理位置算不上好,处于大别山东南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山中村。该地之所以取名为“逆水”,是因为此处一条河流自西往东而来,属于“递水”故而得名。
这里的村民有一个观念:孩子们拥有大好的前途,不应该把一生都浪费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走出去为社会做贡献才是他们的归宿。
这种想法很朴实,也是中国传统农村人最普遍的想法。不过真正能够走出农村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其实这个比例并不高,很多农村孩子长大后只能选择到外地务工,终究还是会回到出生的地方。


在老一辈人看来,真正能够走出农村的方法就是学业有成,这样就能够在城市里面找到合适的工作,买房买车生儿育女,避免走上长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路。
同样,逆水村老一辈人最看重的也是学业。为了支持村里孩子们学习,每年村集体企业都会支出几十万帮助他们免除掉一切学习上的花费。除此之外,这家企业还花费巨资给村里修建了一所现代化学校并建立了一套奖学金制度,每次考试前几名的孩子就可以得到最高400元的奖金,极大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奖励制度的双重作用下,村学校的孩子们学习成绩都非常不错。另一方面,因为这里有着非常优秀的生源,也吸引了很多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前来执教,这种“强强联合”才造就了逆水村如今的盛景。

根据村长的描述,逆水村拥有40个村民小组,985户,3326人。到如今,村子里面已经涌现出了26名博士生,34名硕士和334名大学生,比例之高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涌现了这么多高学历人才,村里不少家庭一整家人都是高学历者。其中一个村民的弟弟与女儿女婿全都是硕士、博士,都可以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了。

村子涌现大量高学历者的原因除了人杰地灵之外,村企业也立了大功。
可能很多人都看明白了一点,那就是逆水村人才不断涌现的背后少不了集体企业的支持。据说这家企业自从93年开始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业绩,距今的20多年里每年都会支出几十万元用于村里孩子们的学习,这一点真的非常难得。

要知道一个偏僻村子搞集体企业难度非常大,产品难销售是一个方面,不好管理才是最大问题。一般情况下,这类集体企业很容易倒闭,管理层贪污腐败往往就是诱因。逆水村这家企业能够做到20多年来都保持良好的业绩,足以说明村民都非常齐心,能做到这点令人佩服不已。
逆水村的优良事迹被报道出来之后,引起了大量网友的点赞和评论。有评论写道“看完之后深有感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村长目光长远,村企业也是”。还有网友这样写“那些走出去的孩子再回报乡村,然后良性循环,当然也离不开孩子们的努力啊!”

的确,逆水村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老一辈人的功劳非常大。正因为他们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个道理,才会一直关心支持村里下一辈的成长,让他们顺利成才。这些走出去的孩子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在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支持了村子的发展。如今的丽水村虽然比不上经济发达省份那些富裕村,但在偏僻山区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好也是非常罕见的,值得所有人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收听

1

听众

4123

帖子

E粉明星

注册时间
2014-7-15
精华
1
发表于 2020-10-26 14: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那代人的梦想,从农村到城市,惟读书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合作|人才招聘|手机APP|Archiver|

GMT+8, 2025-9-12 06: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800020001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