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我市中医医疗联合体组建工作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市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满足城乡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我市日前出台《安庆市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6月30日,安庆晚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我市计划今年初步建立市域、市区和县(市)域中医医疗联合体,不低于2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中医医联体;2017年确保所有公立中医医院、65%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部分综合医院进入中医医联体;2018年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中医医联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诊疗总量力争达到30%,并在“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升。 据了解,我市将根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任务、服务范围以及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按县(市)域、市区、市域分片组建纵向中医医联体。市区建立以安庆市中医医院为龙头,市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市区中医医疗联合体,覆盖城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部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提供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服务,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建立技术协作和双向转诊的分工合作机制。县(市)域建立以县(市)中医医院为龙头,县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的县(市)中医医疗联合体,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分工协作的县域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基本医疗服务、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诊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层医疗机构层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积极创造条件设置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能够提供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推进中医医联体内部实现管理和服务资源整合、信息系统整合以及大型设备资源整合。建立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机制,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担任首席专家,对双向转诊工作予以把关和指导。探索按专科成立医疗团队,吸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加入,提高专科各个环节诊疗水平。 医联体内部上下机构间要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书,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根据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结合专科会诊意见,本着急慢分治、治疗连续、科学有序、安全便捷的原则,引导患者自觉自愿配合,实行畅通的双向转诊。 |
GMT+8, 2025-9-11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安庆E网生活网站 © 2001-2013 Comsenz Inc. ( 皖ICP备05012696号 )
安庆瑞易文化 地址:华茂1958-C7栋 联系电话:0556-5306667 联系邮箱:17779721@qq.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和邮箱:0556-5306667 177797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