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18 08:30:12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23-11-29 19:15 编辑

   卒子走遍安庆——介绍安庆专辑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卒子游记”

卒子走遍安庆,介绍风土人情。让更多外乡人了解安庆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民俗;让更多本地人了解安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安庆是中国第103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同时申报城市中唯一批准通过的历史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旅游城市、国家一级口岸、中国首批对外开放一类口岸、中国最早通商口岸之一、中国最早设市的城市之一(1927年11月25日)、中国长江十大沿岸城市之一、中国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中国辛亥革命先驱城市之一、中国戏曲之乡之一、中国黄梅戏之乡、中国京剧发源地、中国黄梅戏发祥地、中国禅宗佛教发源地、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中国现代文明发源地、中国军事工业发源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诞生地、中国第一艘轮船诞生地、中国第一支枪诞生地、中国第一部电话机诞生地、明清时期中国操江巡抚驻地、明清时期中国安徽巡抚驻地、太平天国时期中国安庆保卫战发生地、中国近代长江三巅城市之一、北伐时期中国国民党清党地、中国国民党成立于北京安庆会馆(非安庆) 、中国共产党启蒙地、中国第一个民营外贸经济诞生地、中国窗口经济模仿城市、中国集体经济模仿城市……
前言: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卒子走遍安庆,介绍安庆及安庆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风景点。《卒子走遍安庆》是一张介绍安庆及安庆周边地区旅游景点的名片,向全市旅行或旅游爱好者推荐更多旅游景点,为读者服务!
卒子游记通过一个人坚持做一件事情,将地方历史文化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串联起来,持之以恒便是一个励志故事;哪怕处处碰壁和吃亏,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够承担得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梦想。未来卒子将继续沉心对安庆将逝去的古老地名(如潵血岗、烂泥坳、落马河、营盘岭等等)和两段著名军事题材的战斗遗址(太平天国时期、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散落在安庆各乡镇尚未列入保护范围的民俗或文物、古树名木等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
卒子秉承——绝不落俗与常人之理论、绝不延续与他人之眼光,来自网络的草根卒子将独树一帜地成了一名地方历史文化爱好者和潜心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学者,并且愿意与各界人士广泛交流和交换意见。

本文原创,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一)近代中国机械工业的摇篮
老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就在安庆市区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人民路迎江区委内),有一处曾经赫赫有名的军械所,那是近代中国机械工业的摇篮。今天我们就从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是中国现代文明发源地,是中国军事工业发源地,是第一台蒸汽机诞生地,中国第一艘轮船诞生地的这里说起。    1861年9月,湘军攻占安庆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即在此着手筹建机器局,并派人访募技术人员。江苏巡抚薛焕访求得常州金匮人徐寿、华衡芳送至安庆,委以幕客身份,筹建机器局。同时由督筹洋炸泡,蔡国祥督造轮船(注:地址可能在西门造船厂附近)。清咸丰十一年(1861)设立安庆内军械所,为安庆机械工业之始。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同时也是安庆重要的历史。次年蒸汽机试制成功,即开始试制轮船。经工匠施工,完成轮船模型的研制,于1863年底造成中国近代史第一艘螺旋式汽船,但仅行驶一里,因蒸汽耗尽而停顿,后对船身进行改造,同1863年试航,曾国藩坐船中督看,蔡国祥驾驶。
同治三年(1864年)徐寿等在此基础上放大制造,同年内军械所迁南京。次年完工。可以说,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近代史的可圈可点之处,也是安庆的骄傲。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安庆造币厂置办机器鼓铸银元(至今安庆小商品商场后街还有一条小路叫造币巷),后改为安徽省制造厂,制造弹壳,修配枪支,并设电灯厂。民间到抗日战争初期仍只有清末民初开办的几户机器修配店,解放后,市政府扶持私营工业,手工业恢复生产。50年成立安庆机器厂,为当时全省七家国营机械工业企业之一。
可见,安庆的过去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推动中国走向工业治国的先驱。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0 09:13:31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6-5-17 14:45 编辑

    (二)老安庆的老字号食品、商店


胡玉美酱园
       谈起安庆的老字号,就不能不提到胡玉美,提到胡玉美,就一定要提到胡玉美酱园。      清道光十年(1830)胡兆祥和其岳父甘家在南庄岭开设四美酱园,不久因生意清淡歇业。后在四牌楼开设胡玉美酱园,同治十三年(1874)在西城口开设胡广湖酱园,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小拐角头开设水作店,宣统二年(1910)在四牌楼开设麦陇香南货店,民国7年(1918)在四眼井开设胡永康大酱园后开罐头厂,制冰厂,并远销南京、汉口、上海等地,名气很大。

    安庆论陷后,酱园一蹶不振,胡玉美经营者为避战而远走他乡,抗战胜利后,胡玉美家族重*旧业,终于恢复昔日景象。在安徽省商品陈列展览会上,胡玉美蚕豆酱获银质奖章,其他产品获铜质奖章,同年在上海举办西湖博览会上,胡玉美蚕豆酱、枸杞菊花酒分别获金牌和银牌(注:当时茅台酒也是同期得牌产品)。

    民国年间,安庆先后出现了胡广源、天源、赵义源、永源等六大制品店(现多关停,其中在金华联超市里还能看见一二种),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有些产品远销湖北、浙江、江苏等地,还有马来西亚等。

    清末,前店后坊的糖杂业有前万益、荣泰和、冠生园、方复泰、柏兆(此字念逃)记等店,光绪二十六年(1900)胡氏家族在四牌楼开设食店,取名苏轼名诗“麦陇风来饼饵香”改店名麦陇香,并聘苏广两派糕点名师,尤其是墨子酥久盛不衰,店号也名声大振。回发柏瑞卿开设柏兆记店坊生活清真糕点,也非常有名,其中雪片糕、蛋糕、软糕、月饼、麻饼、芝麻片、元宝糖、十金糖等,其中还获1917年巴拿马糕点金质奖章。

清末民初,城内有私营炒坊十几家,多为夫妻店,前店后坊,手工生产。现有名的西门外有查志利、陈复盛、永和祥、杨恒和、德昌祥、广泰等户,还有火正街的王庆发、东门外小拐角头的永利、三牌楼的茶昌等户。


小沧浪浴室
    坐落于人民路。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始人方青山,浴室设男浴、女浴,有大池塘,还有水泥浴盆。解放初期,浴室继续私营,后被市财政局接管。79年拆旧房建三层新楼房,一楼为浴池,二、三楼为旅社,底层门厅面积130平方米,夏天供应冷饮(注:小时候还常常吃到那里的绿豆汤)后转经营,门面相继出租给奥康等鞋类、服装类做商店。



江万春面馆
    位于建设路,经经营“江毛水饺”著名,其创始人江庆福清光绪年间在小南门、天台里和高井头一带挑担卖水饺、混饨谋生。由于他制作的水饺味道鲜美、生意兴隆。1914年江庆福在三步二桥租一间店面,取名江万春水饺店。店面不大,仅能放三张半方桌。沦陷期间,江庆福因病去世。其三个儿子均打起父亲的牌子,80年在原址上扩建店堂,除传统水饺外,还有杂烩面、油酥饼、开花馍、小笼包等。



马永兴饭店
    回民马维勤民国12年(1923)创办,为清真饭店。初时在吴越街搭援棚卖面,营业面积不足10平方米,后店址迁到市政街,门口按穆斯林的风俗,挂“马永兴粥店”后改名食堂,56年,参加公私合营,后迁吴越街15号,更名马永兴饭店。特色是清真菜品味全,闻名遐迩。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0 09:19:42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1 17:08 编辑



(三)安庆的九头十三坡

      有人说,提到安庆,就一定要提到安庆的九头十三坡,是的,生活在这个城市,自然有这个城市的特色,那么这个特色就是九头十三坡。那么头就是高井头、横坝头、大拐角头、小拐角头等等;那么坡就是登云坡、朱家坡,等等。


登云坡
      登云坡位居老城“九头十三坡”之坡首。顺登云坡一路攀上来,便是盛唐山岭。史载汉武帝曾由此登山一望。东晋建武元年(317),精通阴阳历算的郭璞也气咻咻登了上来,结果一抬头,水树千帆,云烟万岭,不由击掌叫绝,连呼“此地宜城”。


   登云坡东接小南门正街,街口过去在康济门西侧,出城门,便是小南门外。登云坡南的山裙之地,早先建有观景胜地——三江第一楼,登楼扶栏,“山以前身献,江以半壁收”,被誉为老城观江第一佳处。三江第一楼清康熙年间由山东提学任塾修建。后凤阳府训寻鲁琢在楼南修建私家花园养园,并洋洋自得曰“养园我筑大江头,恰拥三江第一楼”。



    登云坡的“坡”,主要集中在巷西,现仍存麻石条阶坡七十三级,坡之高之陡,在老城不多见。民国时期,登上坡顶是小小十字路口,南去为大南门内正街,向北是利民街,穿街而过,便是胭脂巷。南行十多米,另有一条插竹巷。出登云坡西巷口,曾建有长啸阁。由于位于盛唐山顶,登阁远望,长江如练,尽收眼底。与长啸阁齐名的,是小蓬莱茶馆,店内经营点心品种繁多,味美质佳,在老城独树一帜。其中出名的有千层油糕、翡翠烧卖、水晶包子、鲜肉大包、重油烧卖等。诗人苏曼殊在安庆任教时,也常“至小蓬莱吃烧卖三、四只”。


   康济门、镇海门被毁之后,登云坡渐渐失去光彩,虽然路面经过几次大的翻修,但其中 “登云”之感已无法找回。近些年周边高层住宅群拔地而起,更把一条登云坡巷挤得又窄又细,即使登上坡顶,立在盛唐山巅(大南门街至任家坡、插烛巷的十字路口),也南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了。

      现九头十三坡唯一被列文化保护单位只有登云坡了。




   图中还有朱家坡,墩头坡。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0 09:21:30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1 17:07 编辑

(四)老安庆的会馆文化江西会馆旧址


    老安庆的会馆文化的代表就是江西会馆了,因为安庆人多数是从江西移民过来的,现位于龙山路依泽小学内。


    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光绪时重修。坐北朝南,现存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分为2进3路,中路为主殿,前殿两侧建楼房,后殿两侧为偏殿。


    近代,作为省会的安庆,商业发达,会馆文化盛极一时,然而如今,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会馆——江西会馆成了安徽会馆文化的最后遗存,而历经150年风雨,现在的命运也只是成为一方遭人遗弃的荒废危房。

  曾经辉煌老省府会馆云集,如今都快倒塌了,真心痛。


  清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饱尝太平天国战争八年之久的安庆,在迎来曾国藩的同时,也迎来半个多世纪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各地仕商重新大量云集作为省府的安庆城,与之相对应的各省会馆,雨后春笋般在这里重修与新建。会馆文化繁盛一时。



    据记载,至1949年安庆解放,老城街巷仅沿用“会馆”为名的,就有八条。

  民国初年,时局动荡,安庆各会馆逐渐衰落,失去了往日辉煌,纷纷改作他用,时至今日,安庆唯一的会馆文化遗存,只剩下江西会馆,也是安徽现存唯一古会馆。






   城区旧有会馆20余处,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已难寻觅。唯江西会馆至今保存尚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让江西会馆还保存,并给予亟待修缮。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0 09:23:33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4-17 09:31 编辑

                  (五)大观亭




大观亭旧址

    大观亭景观,古有“大观远眺”一景,一直是老安庆的一景。



    历史上享誉“安徽第一亭”。


    元至正十八年(1358)正月初七,天完红巾军陈友谅、赵普胜等汇集诸部环攻安庆城池,镇守安庆的淮西宣慰副使余阙率军阻击不力,身受重创十余处。面对天完红巾军重重包围,回望城内火光四起,后营不存,余阙知大势已尽,挥剑自刎,沉尸于城西清水塘。陈友谅攻占安庆后,深感其义,厚葬余阙于正观门外。23年后的明洪武十六年(1383),明太祖朱元璋谕知“表其墓”,遂在其葬地建墓立碑。后东西又建李宗可(余阙侄女婿)、马卒墓及烈夫人祠等,余忠宣公墓自此形成规模。



      明嘉靖年间安庆知府陆钶为纪念余阙,在该处建大观亭。原本凭吊先烈之地,后来渐成为安庆胜景之一的“大观晚眺”。安庆今有“大观区”,其名盖源于此。


      清末民初,大观亭景区是“皖省第一名胜之区”,被称为“省会绝妙江山”。但这种灿烂只持续了70年,1938年安庆沦陷,高高在上的大观亭,成了日军飞机轰炸的主要目标。到抗日战争结束,整个大观亭景区的建筑,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一些残墙断垣。

       据史料载,余阙,祖籍甘肃武威,后随父任官居庐州。大观亭旧址周围观音街、采菊巷、墩头坡街及居民区,大多是清末民初的老房子,值得大家一去游览。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0 09:25:16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1 17:11 编辑

(六)大观楼
西门大观楼

    大观楼坐落在西门渡江码头附近,坐西朝东。安庆的大观楼,始建于明嘉靖元年(公元1552年),距今五百多年了。

    在该楼附近就有著名的安庆四眼井。

    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苯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省会安庆,徽商云集。在老安庆风光的时代,大观楼是何等荣耀,而如今的大观楼,光彩已经不再,灰尘的背景也是一个城市的末落……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0 09:28:54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2 17:49 编辑

回复 6# 过河卒子


    (七)安庆郊区現存清代祠堂

叶氏宗祠     安庆有着几百多年的建城史,在安庆郊区,过去很多村子都建有祠堂,多是一姓一祠堂。经过城市的发展,很多已经倒塌甚至拆除了,但在开发区旺旺家缘附近就有这样一座祠堂有好几进,聚集在一块已经全部拆除的砖瓦丛中!此处祠堂具体清代何时建立,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是清代的建筑。


  叶祠坐落在安庆市大桥开发区叶祠小学附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后,村子发展壮大起来。村人建祠堂拜祖,该祠堂不大,占地约400~1000平方米,墙壁上有诗画,瓦面上顶有龙船角,走廊上刻有木雕像及花草。该祠堂门口堆满柴草,一看便知平时是不用的。村民介绍,这是村里唯一个祠堂。“这祠堂偏远,它与众不同之处是,走廊上刻的木雕像特别多,特别精美,而且瓦顶上有一排陶瓷人像,个个精工制作,栩栩如生。可惜的是,这排人像已残缺,村人心疼附近已经全部拆迁,只剩这唯一的祠堂聚,蔚为壮观。希望文化局和相关部门能够将其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0 10:08:49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3 08:23 编辑

(八)中共在安庆建立之一

中共怀宁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怀宁中心县委旧址,座落在安庆市西门太平寺巷19号(当时为11号),第三人民医院附近。从地方志上了解此处为中共怀宁临委旧址,旧址为砖木结构,座东朝西,共为三进。前为大门,门内为天井,一进平房设为厅室,二进为二层楼房,前半部右侧开一狭长天井,为明间。后半部为暗间,三进是厨房,前进宽4米;后进宽3.2米,进深28.4米,房子的建筑特点窄而深,加之二进后半部为暗间,十分隐蔽,地处深巷,很适宜进行地下工作。


  民国16年(1927年)“四 一二”大屠杀以后,安庆中国共产党组织遭到破坏,安徽省临委决定恢复安庆的党组织。8月,派王步文来安庆,负责建立怀宁中心县委(开始叫怀宁县委),怀宁中心县委书记是姚佐元,委员有姚佐元、周新民、葛文宗、郭诚淑等,为了能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作为县委机关,决定由姚佐元和郭诚淑以“夫妇”为名在偏僻的西门外太平寺11号租了三间房子(当时规定住房不租给没有家属的人居住),住在这里开展工作,实际上这里就是县委机关,当时怀宁中心县委(包括桐城、潜山、太湖、贵池、东流等县)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党群组织和组织武装暴动。
       如民国16年10月枞阳汤沟暴动,11月潜山起义等,都是由设在这里的县委机关指导进行的。在革命战争中,怀宁中心县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82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被开发区拆迁之后,如此没落,心痛得很。

更深的蓝 发表于 2010-3-20 10:34:28

好文章,大观亭没人开发,太可惜了!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0 10:49:40

回复 10# 更深的蓝


    (八)中共在安庆建立之二




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



  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座落在安庆市北门拐角头内巷,北房所附近。       从地方志上了解此处为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旧址为砖木结构,前为大门,旧为某家大院,十分隐蔽,地处深巷,很适宜进行地下工作。


  民国15年(1926年)5月,中共安庆特别支部扩大为中共安徽地方执行委员会,隶属中共中共领导,主要活动在安庆,过去为怀宁县,机关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任书记李竹声,郭士杰,次年5月,中共安徽临时委员会在武汉成立,后在安庆成立中国共产党组织。


      现安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读哈诗 发表于 2010-3-20 14:49:52

希望多多介绍安庆的历史,你既然做了过河卒子,就只能拼命向前!向前!!向前!!!

Darling 发表于 2010-3-20 19:25:53

那墙上的牛皮癣真是糟蹋啊

往事随风--1 发表于 2010-3-21 12:08:37

为什么当地政府不去管理一下    西门是让石化厂害了 不会有人在那投资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2 09:03:21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4-7 08:25 编辑

(十)中共在安庆建立之三中共安徽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安徽地委)旧址




      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安徽省城文庙大成殿大成门。


      民国15年(1926)5月中共安庆特别支部扩大为中共安徽地方执行委员会,隶属中共中共领导,主要活动在安庆,过去为怀宁县,机关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任书记李竹声,郭士杰



      陈独秀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对全国党组织有一个统计:“在各地,受中央直接领导的区委共有八个……。
      有六个地委:一是山东、二是福建、三是南满、四是北满、五是安徽、六是四川。”



      安徽的这一地委名称究竟是“中共安徽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安徽地委),还是中共安庆地方执行委员也不再重要。



      中共安徽地委旧址在今安庆市龙门口街38号(安庆市第一中学校内)。成立于1926年5月,是当时全国直属中央的八个区委、六个地委之一,先后有郭士杰、李竹声、柯庆施主持地委工作,同时也是共青团安庆地方委员会的旧址。



      1958年毛主席同志曾经来安庆视察此处。该旧址系原孔庙建筑群中仅存的一座古建筑,基本保持原貌。1989年,经市一中维修后辟为校陈列室。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2 10:20:45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30 08:01 编辑

回复 15# 过河卒子


    (十一)中共在安庆建立之四

毛泽东视察安庆一中纪念地旧址
      1958年9月16日,是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的中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省长黄岩、中共安庆地委第一书记许少林、安庆市委第一书记方振华等陪同下视察安庆一中,受到全体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毛泽东主席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缓步向师生们走来,不停地向师生们挥手致意。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唯一视察的一所中学就是安庆市第一中学。因此,该校曾一度命名为“安庆市九一六中学”。现在的安庆市第一中学下属一所初级中学,仍命名为“安庆市九一六学校”。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2 10:53:01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2 11:00 编辑

(十二)革命先驱孙中山视察安庆


西门焚烟亭

      革命先驱孙中山,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与安庆结下不解之缘。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创立了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12年的一天,安徽都督柏文蔚得知装载大量鸦片的一艘英国商船在安徽省安庆县长江水域行驶,下令将该船查扣。英国驻安徽的领事说中国警察侵犯了英国在华商人的正当权益,提出“抗议”,要求中方在24小时内放行,交还全部货物,并向英方赔礼道歉。同时,在长江游弋的英国炮舰,将炮口对准安庆城。

    就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孙中山来安徽视察路过安庆,安徽都督柏文蔚登上孙中山的座舰“江赛”号,请示孙中山此事如何处置。孙中山闻听此事拍案而起:“非给英国鸦片贩子以沉重打击不可!”次日,孙中山在“江赛”号甲板上向前来欢迎的群众激昂陈词,历数了林则徐禁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罪行,面对英军的炮口,果断下令:“将缴获的所有鸦片,悉数烧毁!”


    这纪念这段历史,安庆建焚烟亭,在西门轮渡口。

zzz3715 发表于 2010-3-22 13:46:06

历史要发扬,保留完整才是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2 15:07:43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2 15:26 编辑

(十三)老安庆的教育之一
      明、清之际,安庆的教育已经盛行,有书院8所。清光绪24年(1898)创办求是学堂。28年,吴汝纶依照日本学制,在安庆创办桐城学堂,至宣统3年(1911),先后开办学堂40多座,其中高等学堂2所,中等学堂6座,一批革命志士和社会活动家都就读或毕业于安庆的学堂。       今天,我们再给大家简单说一下安庆的高等学堂。
    敬敷书院


      清顺治九年(1652)建于龙门口(今一中内),初名培原书院。


      乾隆初更名为敬敷书院。咸丰年间毁于兵战,同治初移建于孝肃路姚家口,光绪二十四年(1898)移建柏子桥今安庆师范学院内。1983年拆除讲堂改建宿舍。


      今建筑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东西长71米,南北宽50米,以东西向长廊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各筑书斋5组,保存完好。


      后在附近修红楼。90年左右均定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2 15:25:21

(十四)老安庆的教育之二
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


      民众教育馆是民国时期社会教育浪潮中兴建的民众教育中心机关,其主要职责为教育民众。座落在人民路繁华的肯德基对面的一栋西式小楼,曾是民国时期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历经近百年风雨,后成为安庆市群艺馆住宅楼。
  一场大火吞噬百年老楼,在一场火灾后,繁华的商业街被这栋老楼化为乌有,为正方形建筑,属于典型的西洋风格,内部全部用木材建造。


  这里曾是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第二民众教育馆在芜湖。

  据民国时期地方文史专家程小苏撰写的《安庆旧影》和安庆市地方志记载,1922年曾在这栋老楼成立省立安庆通俗教育馆。1927年改为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内设图书部,藏书5000余册。后几度更名,1973年,安庆市图书馆和安庆市人民文化馆一直合用这栋三层楼房。


  安庆市地方志办公室年鉴科科长刘帅刚告诉记者,著名图书馆学家蒋元卿先生曾在这里教书立学。


  据安庆市文物管理局介绍,该楼还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这栋历史悠久的古楼有可能登记入册。


  这么重要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没了!可惜。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2 15:40:44

(十五)老安庆的教育之三
省立安徽大学(求是学堂)旧址


      


    1897年,清代安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学校菱湖校区内,揭开了百年育人的序幕。



    著名思想家、经学大师刘大櫆、王亮吾、全祖望、姚鼐等都先后担任过敬敷书院山长(相当于现在的校长)。



    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谕令改为求是学堂;1902年,改为安徽大学堂,后为安徽武备学堂、安徽陆军学堂、安徽法政专门学校;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此建立;1946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创造了近代安徽高等教育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中心转移,这里几经变迁,但办学不辍,相继办过海军学校、师专和安师大分校。





      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安庆师范学院。



      1998年,学校隆重举行了百年办学庆典。



      2001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以安庆师范学院为基础,建成综合性的安庆大学。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2 16:14:47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2 16:31 编辑

(十六)老安庆的教育之四


省立安徽工业学堂(巡警学堂)旧址



   清末安徽巡警学堂所在地现安庆市二中后门附近。为纪念烈士壮举,民国元年(1912)安徽都督府在此建徐公祠,并立“徐锡磷刺恩铭处”碑刻。祠与刻石今已不存。

      清末安徽巡警学堂后改名安徽省官立工业学校。


      安庆二中现市文物保护对象“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经考证,前身是安徽巡警学堂旧址。主要依据如下:


   《安徽省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安徽巡警学堂创办,校址在安庆市百花亭楝树湾(今安庆二中)。主要为组建不久的全省各级警察机关培训骨干,所以又称‘警官学堂’……巡警学堂开办周年之际,因该校会办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事件发生,学员有的被捕,有的被遣散,学堂遂告停办。”


    1932年安庆女中编印的“大事记”:“本校(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地址系前巡警学堂旧址,徐烈士锡麟刺杀恩铭地也。继改为安徽实业学堂(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旋停办。民国元年秋,徐方汉奉委筹备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十一月二十三日开学上课,是为本校有史之始。”



      徐方汉《省立第一女子中学二十周年感言》:“民元夏秋之交,方汉受邓绳侯先生命,创办此校。时邓先生正司本省教育事,仲秋某日,先生约陈君仲甫及方汉相度校址,即今本校西偏一部寝室及职教员住舍,旧为前清实业学堂(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遭驻军摧毁,垣穿榱折,蓬蒿没人,三人者徘徊久之。

   《中国新舆图》附“怀宁街道图”(1908年前后绘制,1913年出版):安庆城东北角,“百花亭”之西南,“卫山头”之东北,为“巡警学堂”。有两条路可抵达,一是走“小石桥”,北行;一是走“升官桥”,先北行,再东折。两条小路汇于“巡警学堂”,往北,至城墙。



      安徽巡警学堂是安徽近代司法改革和司法教育的源头,是辛亥革命的起始地,对于研究安庆、安徽近代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很多专家学者建议,尽快确认现安徽官立中等工业学堂旧址,为安徽巡警学堂旧址,并逐级向上申报为安徽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米 发表于 2010-3-22 16:18:46

卒子别来无恙,还是那么关注安庆的人文历史啊~难得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3 09:10:51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30 08:03 编辑

(十六)老安庆的教育之五




安徽藏书楼旧址


      


    安徽最早的图书馆,当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安庆藏书楼为嚆矢,而藏书楼又是继承了敬敷书院的藏书。历代地方藏书,多以书院为主,安徽也不例外。省垣──安庆敬敷书院的藏书,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燹。同治初,两江总督曾国藩移建近圣街后冈(即拐角头)。


         陈独秀一生中发表的极富影响力的演讲有几十次,但其最早的演讲是在安徽藏书楼。


      1902年春天,陈独秀从日本回到安庆,与柏文蔚、郑赞丞、葛温仲、何春台等人组成“青年励志社”。为了实现“传播新知,牖启民智”的目的,他们集资购置了一些图书,这些图书大都是上海、南京等地出版的进步书刊;还在安庆城内孝肃路北正街创设了“藏书楼”,藏书楼实为潘晋华和他的继母戴少英等捐资兴建。


      安庆当时为安徽省省府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大量的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藏书楼便成了皖省宣传革命的中心和策源地。该年夏天,陈独秀开始在藏书楼发表演讲,其内容是对清廷与沙俄所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密约进行抨击,因而触犯了当局,被清政府列为首要分子,加以追捕,陈独秀被迫于当年秋天再次东渡日本。



  1903年陈独秀因剪掉在日本与进步学生作对的清廷官员姚煜的辫子而被迫回国。同年5月,因沙俄在东北的驻军违约不撤,全国掀起了第二次拒俄运动。陈独秀联络一些志士仁人于5月17日在藏书楼发起皖省首次拒俄大会。尽管当天大雨瓢泼而下,但到会的仍有300多人。他们是安徽高等学堂、安庆武备学堂的青年学生和一些爱国进步人士。因藏书楼甚窄,很多人立于门外,冒雨倾听演讲。陈独秀在大雨中激情昂扬地发表演讲,他指出:当今“外患日亟瓜分立至,吾辈恐有不足为牛马奴隶之一日”。在此情形之下,“非提倡军人精神,断不足以立国”。在讲到国民中有一部分人“平日口谈忠孝,斥人为叛逆,一遇国难,则置之不问,绝不肯兴办公益之事,惟思积款于外国银行,心怀有执顺民旗降敌一大保身妙策,是为国贼,是为逆党,是等国贼、逆党不杀尽,国终必亡”。陈独秀还谈到了当年在东北时耳闻目睹的沙俄侵略者欺侮乃至残杀我东北父老乡亲的种种事实,很是打动人心,激起满座欷嘘。陈独秀在演讲中,对国民劣根性的精辟分析,发人深思,令人猛省,且在鲁迅之前就已提出了国民性改造的命题。演讲结束后,陈独秀宣布正式组织“安徽青年励志会”,签名者126人,公推陈独秀、潘晋华等7人组成章程起草委员会,声明“拟与上海爱国学社一起,并联络东南各省志士,创一国民同盟会”。这一年,陈独秀才24岁,他的这次演讲,后来被誉为“安徽革命第一声”。



      《安徽俗话报》的往事,并有诗纪之:“藏书楼址依稀认,忍过山阳听笛声。”追回旧迹,悼念故人,情溢乎词。藏书楼旧址,后为安庆地区广播事业局的所在地,旧址留有藏书楼,藏书楼的匾额,是当时安徽巡抚王之春写的。此楼图片为多年前拍摄,现不知保留于否?文物普查时尽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3 09:32:46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30 16:00 编辑

(十七)老安庆的教育之六



基督教圣公会培媛女子学堂旧址


      培媛女子中学学堂旧址位于二中后门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开学,系中华圣公会创办于百花亭初等女子学堂旧址。     1928年秋与戊辰补习学校合并,改名为培德女子中学,1938年日寇占领安庆时停办。     同年开学的还有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前面已经介绍),是安徽提学使沈曾植创办于百花亭巡警学堂旧址,时招生37人,设造纸、染料等科。次年冬增设农商工科,改称实业学堂,本科3年,预科2年。1911年停办。    次年,安庆富绅吴季白创办女子师范学堂,初设于风节井(今安庆市中宜大厦内),时设本科1个班和附属小学。后又增设预科1个班。1912年迁至百花亭巡警学堂旧址。
    同年秋更名为安徽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还有宣统元年(1919)设立的座堂中学,是由中华圣公会在原大二郎巷同仁医院和附设的崇实英文男子学堂旧址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全校设5个班,其中初中3个班,高小2个班,计有学生150余名。

过河卒子 发表于 2010-3-23 10:23:19

本帖最后由 过河卒子 于 2010-3-23 10:29 编辑

(十八)老安庆的教育之七




基督教圣公会圣保罗中学旧址



      圣保罗中学前身为崇实英文男子学堂,创办于1903年。最初校址在大二郎巷,1910年迁往现址。 创办圣保罗中学,房屋结构与教育设施均采用西式。内设8个班,其中预科2班,上下各有3班,学制7年。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升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与武昌文华大学正科深造。创办之初,校长由美籍牧师李遹声兼任,继任校长为主教委任的美籍人士麦加德。校址在百花亭西侧,解放后改为安庆第二中学。


  由于废科举、兴学堂顺民意,得人心,安庆各种学堂如雨后春笋,除兴办上述高等学堂和中等学堂以外,还先后兴办了许多小学堂和特种学堂,如官立第一两等学堂、官立两等小学堂、官立高等小学堂、官立东路半日学堂、官立西路半日学堂、官立南路半日学堂、官立北路半日学堂、官立新增北路半日学堂、官立中路半日学堂、公立尚志两等小学堂、第二公学、萃英女子小学堂、素清贫民女子小学堂、公立育正两等小学堂、公立清真两等小学堂、公立开运两等小学堂、公立务实两等小学堂、公立皖江初等小学堂、崇圣初等小学堂、私立敦义初等小学堂等等,多达20余所。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卒子走遍安庆》长篇“卒子游记”(建议从后向前看)——到访安庆212乡镇1518村居